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因為一個不大不小的「誤會」,今天漢地佛教僧尼都得姓釋

因為一個不大不小的「誤會」,今天漢地佛教僧尼都得姓釋

熟悉佛教的朋友一定知道,今天漢地的佛教僧尼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論男女老幼,都姓釋。比如,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中佛協會長釋學誠,台灣慈濟基金會創辦人釋證嚴……

為什麼,這些出家人都姓釋呢?說起來,還有個不大不小的「誤會」。

《大唐玄奘》里的法師

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漢地的出家人很少有姓釋的,而是跟著師傅(或師傅的出生地)姓。

譬如,康僧會來自康居(在今天的新疆),他的徒弟們姓康;又比如,譯經大師竺法護,本是西域月氏國人,但其師傅來自天竺,他就跟著師傅而姓竺。

到了東晉時期,出了一位高僧——道安法師。當時社會上佛教興盛,南方有道安,北方有鳩摩羅什,鳩摩羅什的功業以譯經最為突出,而道安的貢獻,則更多地在制訂相關規章制度上——其中之一,便是僧人的姓。

東南亞僧人

道安法師以為,不論是念佛的、讀經的、打坐的、參禪的,無一例外,都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徒子徒孫,所以,大家不妨都以釋為姓,表示自己身份上的歸屬。

這樣的規制,自然有其好處,那便是,不論出家僧尼所宗何派,不管你是念誦真言的密宗,還是以參話頭為務的臨濟宗楊岐派,大家都姓釋,身份上有所統屬,不至於因為見解不同而不認可對方出家僧人的身份。因此,這樣的規制,十分有利於僧團的團結,在一千多年裡,漢地佛教出家人內部,就從沒有因為宗派見解不同而產生大的衝突過。

塵緣

不過,道安法師在制訂出家姓釋的規制後,還有一段小插曲,鬧了點不大不小的「誤會」。

當時,北方翻譯出了《阿含經》,其中有言「……四姓之子,於佛出家剃除鬚髮,同稱釋子。」僧團內部有人看到這段話後,以此來論證出家人姓釋的正確性,殊不知,這裡的「四姓」是指古印度的種姓,而不是中國人所說的姓氏啊!

不過,從此之後,釋這個姓卻已經成了出家人身份的標誌,一直延續至今。

佛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她是清朝王爺的小女兒自幼體弱多病,出家後卻恢復了健康
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傳入後對中國文化的八大影響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