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當鄭爽、穎兒瘦成紙片人時,她卻胖得很開心

當鄭爽、穎兒瘦成紙片人時,她卻胖得很開心

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七月徒傷悲,八月徒傷悲......但某些女明星可不這樣想。

就說闞清子吧,前幾天一組機場照出來,網友們紛紛表示:姑娘,你的臉是怎麼了?!

好吧,if 姐也覺得她這張臉確實是圓了不少。可人家自己好像並不是很在意啊,還在微博上調侃來著。可以說是胖得很「佛系」了。

同樣經常「佛系發胖」的還有劉亦菲。

幾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網友說她胖了,傳言頻率堪比當年的「謝娜懷孕」。

前段時間,她和黃曉明出席代言活動,看照片還是天仙本仙呢。

看完活動直播之後,網友們紛紛表示,上面這張照片修得也太狠了。

可是,明明在去年的時候,劉亦菲的腿還是像左圖這樣纖細的,短短一年不到,已經發展成了右圖。

於是,一些網友也開始坐不住了,紛紛對她發起了聲討。

她自己不急,網友們卻替她著急,「恨鐵不成鋼」。

畢竟去年年底,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官宣劉亦菲將出演花木蘭,而且還是迪士尼唯一一個沒有王子陪襯的巾幗女英雄。

八位公主中唯一一位華人公主,其角色的含金量之高簡直不言而喻。

劉亦菲能從1000 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外形接近迪士尼的設想,身手好、英語好都是她得天獨厚的優勢。

面對這麼重要的角色,劉亦菲不僅沒有開始減肥,反而是火鍋照吃不誤,一點沒見忌口。

大家擔心,如果劉亦菲的身材照現狀發展下去,這「迪士尼首位華人公主」的稱號,恐怕就要變成「迪士尼史上最胖公主」了。

有人說,作為藝人,她能允許自己胖成這樣完全是一種不自律、不敬業的表現。

可是,if 姐到現在還記得,這個姑娘當初為了拍好打戲,可是強迫自己練就了十八般武藝的。

在如今的娛樂圈裡,可真沒有幾個女演員能做到這一點。說她不敬業,未免有點冤枉。關於身材,她只不過是有一些自己的考量罷了。

劉亦菲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不為了某個角度的好看而瘦,那個我沒動力,如果說讓我演一個 80 斤的人,我會特別有動力去瘦。」

換句話說,如果是某個角色需要她減肥,她是一定會做到的。除此之外,她更希望能開心地做自己。

講真,if 姐是挺欣賞這種心態的。需要瘦的時候,我隨時可以瘦,但不需要的時候,也不用太糾結。

當然,姐也能理解,有些女明星,她們害怕自己上鏡不好看失去觀眾。

過大的壓力讓她們對於外形和體重的管理問題變得敏感、焦慮。甚至還有人,因為過度減肥讓自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就比方說鄭爽吧,參加綜藝節目飯都不敢吃幾口,被爸爸關心幾句,她卻頗為無奈地說:「我也想吃,可是...」

可事實上,在鄭爽過度節食的那段時間裡,伴隨她上熱搜的,永遠是「紙片人」「暴瘦」等等的負面辭彙。

替換高清大圖

再比如,《千山暮雪》中的穎兒曾被網友 diss 為「最胖女主角」。她倒是很爭氣,沒過多久就瘦下了幾十斤。

可是,這清晰可見的肋骨,就真的比嬰兒肥時期的她更好看嗎?

還有楊紫,她就是傳說中那種「喝口涼水都會胖」的體質。因為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健身,就只能靠節食來減肥。

就連清水煮的菜,她都擔心會發胖。

結果呢,人不僅沒瘦下來,還因為太餓,拍戲的時候,連說台詞都沒力氣。

回頭再看看劉亦菲,確實如她本人所說,是用角色在控制體型。

2011 年,她出演新《倩女幽魂》,臉和身體都是勻稱得恰到好處,既有小倩那種清瘦飄逸的感覺,又不會讓人覺得瘦的可怕。

出演《第3種愛情》的時候,整個人看起來確實有些圓潤,下頜線條也沒有平時那麼硬朗,可是這樣的身材,看起來也沒什麼違和感。

面對發胖,同樣心態非常樂觀的還有霉霉 Taylor Swift。在 「Reputation」 巡演首站上,霉霉這大腿看起來確實是非常的「結實」。

要知道,曾經的她可是走上過維密舞台的,那身材,跟維密大模站在一起都沒有輸!

可是從去年開始,她在身材管理上就開啟了「放飛自我」之旅。

尤其是在去年年底的 Jingle Ball 演唱會上,她的大粗腿簡直讓粉絲們大跌眼鏡。

可是,腿粗了,發福了又怎樣嘞?

照樣也沒耽誤人家帶著新專輯霸氣回歸啊。

首支單曲《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發行僅 5 分鐘就迅速登頂美區 itunes 。巡演首站光是預售就刷新了體育館的此前的觀看人數記錄。

不止音樂事業上成績突出,人家胖著還收割了小鮮肉男友,偶爾秀個恩愛,撒把狗糧。姐看著都想長點肉了。

當然啦,姐講這些並不是說,大家可以允許自己肆無忌憚地胖下去。如果是為了改善自己的體質,提升自己的狀態,合理地去健身、節食、減肥,那當然是值得鼓勵的。

但如果你減肥不是為了「享受更好」,而是為了「逃避痛苦」,那 if 姐真心覺得,對於你來說,調整心態遠比減肥更加重要。

所謂的「逃避痛苦」,其實就是用行為來規避無處不在的自我攻擊。這些自我攻擊,會將一些單純的表象,延伸為對自己外形、內在的仇恨。比如:

我胖了,所以我一定特別丑

我胖了,是因為我懶惰、好逸惡勞

我減肥失敗,說明我沒有毅力,是個廢物

我這個樣子,沒有人會喜歡我的

誠然,「瘦」確實主導了我們的主流審美。

在審美單一而嚴苛的社會環境下,女孩子們只要是稍微比別人肉多一些,就會被 diss 成「肥」 ,就會被貼上「貪吃」、「懶惰」、「不自律」等等這些標籤。

女明星們的焦慮,不過是女性共同焦慮的縮影。

過大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很容易就會讓那些身材不好的女孩產生「自我厭惡」感。鄭爽的「不敢吃飯,胖了就沒人喜歡了」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if 姐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案例。一些媽媽在生了小孩之後,身材沒法恢復到懷孕之前的狀態。於是,她們開始焦慮,開始自卑,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產生抑鬱傾向。

可是,越是那些非常急迫地想要減肥的人,往往越是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減肥方式,比如說,只喝水不吃飯,最後餓暈,比如說,勉強自己去做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累到脫水。

甚至會病急了亂投醫,去嘗試那些「三無減肥藥」。

if 姐曾聽朋友說起過一個她同事的故事。那個姑娘從朋友圈的一個微商那兒花五千多塊買了一堆什麼安全許可標誌都沒有的減肥藥。

連吃了兩個星期後,有一天晚上,她突然覺得頭疼心慌,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這些都是「三無減肥藥」造成的不良反應。

後來,她聽醫生說,自己的這些不良反應還算是輕的,那些因為亂吃減肥藥導致大小便失禁、腎衰甚至送命的例子,在年輕的女孩中早已屢見不鮮。

咱們暫且不說這些減肥藥究竟有沒有效果,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真的有效果,這種「只求結果,放任過程」,甚至是以身體健康為代價換來的瘦,真的是大家想要的嗎?

if 姐覺得,如果我們減肥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在身體和心理上,都能提升到一個更好的狀態,那麼這個改變的過程也同樣是愉悅的,因為你能感受到自己每天都是在變得更好。

反之,如果你減肥只是因為厭惡現在的自己,那麼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會像是在贖罪一樣痛苦。甚至,還容易讓你走向極端。

那些求減肥速成的女孩,難道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嗎?只不過她們太緊張了,緊張到無法再多一段時間停留在當下的狀態中,慢慢去調整體型。

那些「因為胖,你就沒有任何價值」的自我攻擊,否定了她們存在的意義。

替換高清大圖

但是真的如此嗎?要知道,在審美最苛刻的時尚圈,依然有人在挑戰這種「只有瘦=美」的規則。

就像來自紐約的博主 Katie Sturino,絕對是又高又壯的代名詞。但她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各種名人的穿搭,姐先放幾張她的照片,大家來感受下…

模仿 Kaia Gerber,皮褲雖然駕馭得一般,整體還是可以看出一些酷勁兒的!

喬治·克魯尼的妻子 Amal Alamuddin 這麼會穿,自然不能落下,駝色風衣氣場妥妥的!

模仿 Yara Shahidi,白襯衫配弔帶裙也可以很清新。

不僅僅是搭配,有時連動作和神情都模仿得十分到位。

就連 Vanessa Hudgen 端著咖啡也沒有錯過,這波模仿可以說非常認真了。

和 Kate Bosworth 可以做到神同步...

模仿王妃 Meghan Markle,沒有人家那招牌的細腳踝,照樣敢這麼穿。

哈里王子也沒能逃過,Katie 偶爾還拉上戲精好友一起模仿,畫面十分搞笑。

雖說是照搬,但不是漫無目的隨便拷貝。Katie 每次都是選定自己喜歡的風格,才開始著手準備拍攝。有那麼幾套其實發揮得還不錯!

而且每次模仿用到的單品,她都會分享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她還強調:自信是最棒的配飾!

除了教胖女孩們如何打扮,Katie 對於她們在生活中出現的小苦惱也深有體會,還以此作為自己的創業靈感。

比如,因為在行走和騎自行車的時候,胖女孩可能會摩擦雙腿,可能會引發大腿皮炎。

不久她便推出了一款可以防止大腿摩擦的產品,光是在預售期就已經被搶空了。

當然,走紅的路上總少不了被一些網友酸:比起模仿,你們應該去減肥。

Katie 則反擊道:相信很多這樣留言的人,都還是沒辦法真正愛自己,接受自己當下的模樣。

所謂的,「接受自己當下的模樣」,其實就學會悅納自己,悅納自己的每一種狀態,甚至是缺點。

我們大家總覺得自己只要再瘦一點、再白一點、工作再拼一點......別人就會喜歡自己更多一點。

可是跳出固有思維來想,你會發現,一個人的價值,絕不是由體重、身高,或者能不能「讓別人喜歡」來決定的,不是嗎?

如果不能有自信,自己生而就值得被愛,那人生再奮鬥,也只是一場苦修。

用 if 姐一個閨蜜的話說就是:「我有段時間活的特別拼,每天都不敢多吃,總怕再胖一點自己就會變醜,就會被人嫌棄,每天就像有鬼在身後攆著我似的。但是現在想想,那會兒雖然苗條,可真的失去了好多快樂。」

說到「自愛」「自我接納」,我們最容易產生的誤區,就是只接納自己「好的部分」,而無法接納那些所謂的「缺陷」。

但人無完人,這些缺點也是我們的一部分,一味去否定它們的存在,是得不到前進的力量的。

「為了更好而努力」和「為了不要更糟糕而努力」,看起來差不多,但過程中感受卻截然不同,前者是充滿活力又有希望的,而後者則是一種「被鬼攆著」「停下來就是死」的心態。

自我接納並不是自暴自棄,而是通過對自己的愛,來獲取力量,更愉快和輕鬆的改善客觀問題。

if 姐知道,要改變這種種固有的觀念並不容易,姐自己也在不斷練習中。這篇文章,也正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姐的一點小思考。

不知道 ifer 們還有什麼別的想法嗎?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來討論和思考這個問題喲~

為敢於接納自己的女生,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f時尚 的精彩文章:

林允同款眼膜才10元,終於實現眼膜自由了
什麼情況?黃景瑜、杜江、王子文湊到一起就為了看這本書?

TAG:if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