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無奈食子,最終為自己國家贏得建立新王朝的機會

他無奈食子,最終為自己國家贏得建立新王朝的機會

商朝後期,紂王屢次對外發動戰爭,對內濫用酷刑,殺害忠臣,殘暴無比,百姓苦不堪言。還過著奢靡無比的生活,引起朝臣和百姓的極大不滿,不過當時商朝雖然不得民心,但是軍隊實力還是很強盛,舉兵謀反並不容易,說不定引來一場腥風血雨,受難的還是百姓,於是大家一直忍耐著。

周國在一眾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也是最有能力與商抗衡的。周國的首領名叫姬昌,是周太王之孫。紂王疑心姬昌有逆反之心,誘使他前來王都,等他一到,立馬關進大牢。不過如何處理是個問題。想滅口,又擔心殺了他會使局勢更不利於自己,讓他回周國,又怕是放虎歸山,正是煩惱。這時寵姬妲己獻出一計:將姬昌兒子伯邑考殺害並做成包子讓他吃下,倘若他是能人,自然知道這是兒子的肉做成的包子,必定拒絕;反之,則只是個平庸之人,大王不足為懼。紂王一聽有理,就照妲己的計策施行。

姬昌在監牢中早已通過卦象算到兒子伯邑考即將前來商國,也猜測到那一籠包子的餡料是被殺害的兒子,但是那時他不得不裝作不知情的樣子,瞞過紂王得以脫身。

回到西岐,姬昌和其他諸侯國領袖謀劃如何才能一舉滅掉商國,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直到公元前1066年,殷商王朝內部矛盾激化。王子比干被殺害,不少朝廷重臣被囚或出逃,紂王眾叛親離。當時周國的王是姬發,他誓要為兄長報仇。國師呂尚也認為時機成熟,對他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是以周武王聯合其他諸侯國領兵伐紂,最終取得勝利。

周文王與周武王的忍耐力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正因為他們的隱忍,才有後來滅商的機會。這個事件中,讓我們心痛的是伯邑考,他是朝代更替的犧牲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溥儀在慈禧的喪禮上哭鬧,攝政王說了十個字,印證清政府的倒台
成語「呆若木雞」本意是褒義?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