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禾:面對「無路可走」
面對「無路可走」
作者 章禾
三年前,幾個影友結伴去科爾沁大草原採風,因為要拍草原日出,路途又遠,所以凌晨2點鐘我們便爬了起來。3台車9個人,沒有當地的嚮導,用手機導航。剛開始走的還很順利,一個小時後當我們進入草原的深處時,手機信號斷了,迷路了。空曠無邊的大草原一片漆黑,這下大家都有些發懵了。
去過草原的都知道,在草原深處沒有任何參照物,遼闊平坦的大地,哪兒都是路,哪兒也都不是路,感覺走哪兒都對,又感覺走哪兒都不對,叫你無從下腳,無法選擇,那是最容易迷路的。當時由於是後半夜,星星們也都收工了,整個草原深不可測、黑不見指,我們就像進入了一個黑洞,東西南北都很難分得清,就更別說是找路了,真的是進入了無路可走的境地。
我們要去的位置,是廣大影友公認的拍日出很好的一個地方,也是大家拍出了很多所謂精品的地方。我們幾個都是第一次去,大家鉚足了勁要彌補空白、清除遺憾,拍出與其他影友同樣精彩又不同意境的作品,可是現在卻陷入了無路可走不敢貿然行事的兩難境地之中。走還是不走?是趁天還沒亮趕緊走,好趕在日出之前到達拍攝地?還是等天亮在走,以便找個人能問問路?是往東還是往西?是往南還是往北?是走這邊還是走那邊?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互不相讓。有悲觀的,認為這下可好了,在預定的時間,到達預定的地點,拍攝預定的片子肯定是不行了,因為已經無路可走了。有樂觀的,認為那不一定,搞不好我們能另闢蹊徑闖出一條更好的路,在更好的時間,拍出更好的片子。爭論的最後,另走新路的意見佔了上風,因為大家一致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探索著走出一條新路,總比呆在原地不動要強,抱守殘缺只有死路一條。
意見統一後,我們馬上研究了一下大致的方向,確定了新目標,懷著既忐忑不安又充滿希望的心情重新出發了。1個小時後,奇蹟真的出現了。當天空有些變亮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在我們車的正前方出現了一座緩慢的山坡,去過草原的都知道,在草原拍照沒有高度、沒有角度是最令人頭疼的事了,而眼下我們卻遇到了一個面積不大但也不算小的高地,大家別提多興奮了。當我們上了高坡往下看時,更大的驚喜擺在了我們面前,只見坡下是一片漂亮的五角楓樹林,在還不太亮的晨光中或高或低、或遠或近,樹影婆娑、錯落有致,大家興高采烈又蹦又跳,趕緊支起三角架,放好照相機,調好焦距,準備了起來。太陽出來了,整個五角楓林在晨曦的照耀下一片金紅,場面別提多壯觀了,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沒有人說話,就聽見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音響個不停,此起彼伏,人人都拍到了滿意的場景,人人都有了滿意的作品。收工之時,大家都對今天的選擇讚不絕口,都對今天的「艷遇」心滿意足,紛紛表示,多虧了迷路,多虧了無路可走讓我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拍攝地,拍到了比預定地點更漂亮的日出「大作」。
返程的車上,對當天的運氣大家還在發表著各自的高見,隨著車輪的微弱顛簸,我的思緒也起伏飄動轉了起來。
我想,這次能有如此收穫,全在於無路可走時的大膽選擇,全在於對預定結果的果斷放棄,全在於在迷茫無助時的勇於挑戰。
看來,「無路可走」是最不可低估的。因為「無路可走」,實際預示有更多的路在等待著你。「無路可走」,也預示著你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多成功的機會。
當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上,看似有著一條光明之路時,其實,也便封死了你通向其它更光明的所在。因為,你往往沒有了嘗試更大成功的勇氣和取得更大成功的機會,因為,你無法、也很難判別,放棄可預知良好結果的道路後,迎來的是輝煌還是險惡?
所以,有路有時也不一定走得更好。
所以,有路可行和「無路可走」,還真說不準哪一個是更有益的境地。
所以,「無路可走」,有時真是一種機遇和境界,你能說「無路可走」不是一種幸運嗎?
這次的經歷,就說明了一切。
(文及原創攝影:章禾)
(作者簡介:章禾,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喬夫工作室》特邀專家)


TAG:思說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