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0多戶親如一家!駐馬店小伙兒患病,村民半天送來82萬

800多戶親如一家!駐馬店小伙兒患病,村民半天送來82萬

付運生、吳喜蘭夫婦,把村民送給兒子的救命錢都記在了紙上,放在了心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李釗 通訊員 牛志華 文圖

汝南縣宿鴨湖街道辦事處宋庄社區范西村民組的付品龍患尿毒症,一星期需要三次透析,宋庄的老少爺們知道後,僅半天時間,就送來了82萬多元救命錢。

「誰家有過不去的坎兒,老少爺們都會主動出手幫一把,不要愁錢的事兒。」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常運說:「這是俺宋庄的風氣,已幾十年了;俺們這個社區,800多戶人家親如一家人。」

半天,送來82萬多元救命錢……

「小好(付品龍的乳名)不在家,去縣醫院透析去了;一個星期,需要透析三次。」5月27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宋庄社區范西村民組付品龍家,品龍的父親付運生抬頭看了看天:「孩子得重病,家裡要塌天,是老少爺們頂著,俺家的天才沒塌下來。」

51歲的付運生,因兒子患尿毒症,兩鬢平添了不少白髮。

「小好的尿毒症,是去年臘月才發現的。」付運生說:去年臘月初一,小好突然視力模糊、頸椎疼痛,他去縣城瞧病,被確診患了尿毒症

「給孩子治病要緊,不要愁錢的事兒,趕緊去鄭州。」得知品龍被檢查出了重病,老少爺們一撥又一撥掂著禮品、拿著錢趕到縣城醫院探望。

「張寶塞給我兩萬塊,說讓先花著,不夠言一聲。」付運生說道這兒,眼圈濕潤了:去年臘月初三,轉院去鄭大一附院,一百多號老少爺們送行。臘月二十八,從鄭大一附院回到家,老少爺們給俺家備齊了過年年貨,派幾個村民代表送來。臘月二十九上午,來了一百多號人,送來的救命錢,堆滿了一桌子。

「大都是放下一把錢,安慰一番就走了,當時來不及記在紙上;事後一筆一筆整理,發現當天上午共收到現金82.5萬元。」付運生說:付常運、李孬各送來5萬,張寶又送來了3萬,在外打工回來過年的付如意送來兩萬;在鄭州做保潔的付紅兵,品龍在鄭州治病時,他來醫院送了5000元,這次回來過年又送來一萬元……

「都是自願送來了,不讓還。」付運生說到這裡,已涕不成聲:俺記在紙上,化在心裡,有能力了說啥要還這個情。

提起給付家送5萬元救命錢一事兒,68歲的張寶連連擺手,不讓採訪,說「一個村的,幫一把,應該的,不值一提。」

老少爺們,曾兩次幫付家邁難坎兒……

在俺們宋庄,一家有難,全庄人主動幫忙。這種風氣,天地下打著燈籠難尋。」付運生的妻子吳喜蘭告訴記者:小好患尿毒症,是家裡的第三個坎兒。前兩個坎兒,也是老少爺們幫襯才邁過去的。

28年前的初夏一天,付運生駕駛三輪,去自家地里給玉米澆水,三輪車翻進路邊深溝里。不省人事的付運生被村民送到縣醫院,經檢查體內大出血,肝、脾、腸、胰腺嚴重受損。開刀住院治療,花費近5萬元。

「28年前的5萬元,是個天文數字,錢是老少爺們主動兌出來的。」付運生在一旁插話:後來,俺家的經濟喘過氣來,還錢時,很多人不接,說家裡的日子比俺家好,啥時家裡徹底翻身了,再說還錢的事兒。

11年前,付運生家有了一輛「小洋馬」(大型聯合收割機)。買「小洋馬」的24萬元錢,是18戶老少爺們主動兌錢給他家買的。夏割小麥秋收稻,付運生、付品龍父子,開著「小洋馬」南下廣州北上黑龍江割麥收稻,忙活了十多年,家庭收入打了翻身仗。

「當年買『小洋馬』,陳大新給我1萬元,隔了那麼多年,去年還他時,他還是不要,說等俺家的日子比他家好了再說。」付運生介紹:陳大新在村頭開個理髮店,掙個錢也不容易;去他家多次,才說服他勉強收下。

「在俺們這兒,借錢從不讓打欠條,啥時有了啥時還;主動幫襯的,還也不要。」宋庄社區婦女主任賈美香說:15年前,村民付德運被查出腦瘤,由於家裡沒錢,決定放棄治療。老少爺們知道後,兌了3.6萬元,送付德運去北京做了手術。後來,付德運家的日子緩過勁兒來,其兒子付中原挨家挨戶去還錢,老少爺們不接,付中原就跪在面前不走。

宋庄800戶,親如一家人……

「宋庄社區,有范、付、宋、王等姓氏,800多戶人家從不排外,親如一家人。」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常運介紹:幾十年來,老少爺們之間沒吵過架,打架就更不用說了

記者在宋庄社區的13個村民組行走,發現家家戶戶幾乎都是小洋樓,不少農家院里,停放著私家小轎車。

「宋庄人,平日里都在忙掙錢,年輕人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面;偶爾相見,親還來不及,哪還有是非?」村民們給記者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宋庄人收入三大項,一是「收割」生財。全宋庄有300多台「小洋馬」,每年4月出征,南下北上收割水稻、小麥,每台年收入二三十萬元;收割機外出作業,一年掙回6000多萬。二是種菜生財。宋庄高標準蔬菜大棚1600多座,每棚年純利潤4萬左右;大棚蔬菜,一年收入6000多萬元;三是保潔生財。300多個村民,在全國各大城市開了300多個擦皮鞋門店,每個門店的年收入都在30萬以上。

中午時分,記者從宋庄社區范西村民組經過時,見五六個老人端著飯碗、菜盤,村頭扎堆正在吃午飯。你叨我盤裡一筷子青菜,我夾給你盤裡一筷子肉,又說又笑,其樂融融。

「端著碗,聚在村頭一起吃飯,你吃我的,我嘗你的,都部分彼此。」老人們說:以前窮時,誰家炸油條、蒸大米或燉雞子,能送幾家讓嘗鮮。現如今富了,誰家突然有了坎兒,幫一把是天理兒。「小好父母的腎,不匹配;現正在找腎源,一旦找到了,需要再花錢,大傢伙兒再幫一把。」

在宋庄社區,村民們雖大都有進城購房能力,但住房幾乎都不願離開宋庄。「人與人、戶與戶,相互之間的親,造就了俺宋庄的特殊『小氣候』。」村民們告訴記者:生活在宋庄,心情舒坦日子幸福;宋庄800多戶親如一家人,惹得十里八村都羨慕,說俺們這兒是最有人情味兒的地方、「金不換」的寶地。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王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報 的精彩文章:

許昌醉酒男子掰斷民警掌骨 獲刑1年
中國杯明日開戰,國腳將與國際巨星同場競技!里皮:不重結果重在成長

TAG: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