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本進擊東南亞

資本進擊東南亞

引言

戈壁創投自2007年開始關注東南亞創業投資市場,並於2010年正式進駐東南亞,是第一家走進東南亞的中國VC。目前已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分別設立辦公室,並成立了完全本地化的戈壁創投東南亞團隊。「走進東南亞」欄目是戈壁創投整合多年來在東南亞地區的創業投資觀察、創業投資風向、投融資消息等內容的專欄。

「東南亞有很多人想成為馬雲,想做扎克伯格的人很少。」這恐怕是東南亞很多創業者的真實心聲。

十年前,中國向矽谷學習;如今,中國卻成為東南亞最好的「Copy」對象,且似乎中國模式並未水土不服。

對這一切變化感受最強烈的,是蜂擁而至的資本,以及在東南亞那片熱土上,開始燃燒的創業者們,他們是「改變」的源頭。

去哪兒?東南亞!

玩著王者榮耀,吃著雞,刷著抖音……這些在中國習以為常的場景頻繁出現在了馬來西亞年輕人的生活里。物聯網、AI技術、Fintech、區塊鏈、共享單車,這些近年來中國最夯的名詞在東南亞也已經屢見不鮮。

中國企業出海,越發傾向東南亞。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曾做過一項調查,受訪的中國大型企業中,大約47%把東南亞視為未來三年的首選投資目的地,17%企業瞄準拉丁美洲。

「過去十餘年來,政府不斷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人們生活水平改善很多。」一位在吉隆坡政府供職的華僑對投資界說,在他看來,這是跨國公司願意進入的前提。現在,作為「一帶一路」的重心,東南亞11個國家的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或升級改造,都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機會。

東南亞市場擁有大約6億消費者、11個國家。在旅遊行業,東南亞(除日韓港澳台外)已成為中國遊客的重要目的地。中國人喜歡到東南亞旅遊的原因,除了當地的旅遊資源,費用不高、飛行時間短、性價比高,服務、餐飲都很便宜等都是優點。

在TMT行業,包括VIVO、OPPO、華為等在內的手機企業,以及BAT在內的中國互聯網巨頭都在布局東南亞市場。今年三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向東南亞最大電商平台Lazada追加20億美元投資,加上之前投資,總計40億美元。「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東南亞大幹一場,」CEO彭蕾這樣寫道,「快速增長的商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十分振奮。」

在房地產行業,從2013年開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就出現中國房地產企業的身影,碧桂園、萬科、綠地等中國公司的到來,直接拉高了當地房價,甚至助長了泡沫的出現。

嗅覺最靈敏的,還有風險投資者們。由Kroll和Mergemarket聯合發表的一份「在印度和東南亞的顛覆性技術投資」調查報告顯示,相比2016年的65億美元,2017年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在該地區的科技創業項目投資上漲近三倍,總金額高達180億美元。報告稱,2018年第一季度,價值26億美元的170項技術類投資交易已記錄在案。

夾在中國與印度兩大市場巨頭中間,東南亞始終隱藏著光芒。如今,當中國和印度項目因為資本的扎堆、VC的熱炒,項目價格已經高得離譜,甚至廝殺成一片紅海時,東南亞這一「次級」市場,終於等到風投的眷顧。

本土風投:「荒蕪灘頭萬物生」

2018年5月,馬來西亞還在雨季,那裡天氣燥熱,每天下午準時一場大雨,沒有任何徵兆。首都吉隆坡市中心高樓林立,一個關於「構建東南亞與東北亞創投生態圈」的峰會上,與會者近乎囊括了布局東南亞的百餘家投資機構和幾十家創業公司,涉及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物流、旅遊、AI等諸多領域。

這場大會的召集者是活躍於東南亞地區的戈壁創投,這家來自中國的VC更像是東南亞地區的東道主,招呼著八方來客。

11年前,當戈壁創投第一次踏進東南亞時,那裡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本土與外來創投都寥寥無幾。很多在中國、美國投資的LP會有同樣的心態:中國(美國)市場本來就很大,又在增長,有太多投資機會,為什麼還要出去?加之他們對東南亞並不熟悉,更沒有投資東南亞的動力。

但最近幾年,受中美風投行業以及本土創企成長的影響,東南亞的大財團、富裕家族的心態悄然改變,甚至出現180度的轉彎,他們也加入LP的行業。有些不甘於LP的角色,甚至自己去做GP。

越來越多新基金開始出現。「東南亞早期投資這幾年正發生變化,家族的企業基金介入之後,競爭比較激烈。」戈壁創投東南亞基金合伙人邱家睦向投資界記者表示。

邱家睦提到,東南亞本身是一個華僑居多的國家,資本大量掌控在華僑手中。比如,印尼華僑占人口10%,掌控70%的經濟。近兩三年科技公司初創企業開始成長起來,這些家族基金開始介入,「印尼的幾家早期基金機構,都與家族企業相關」。

東南亞的市場情況與中國大陸不同,尤其是成長期,現在其實是處於一個資金短缺的狀況。很多早期基金都是東南亞的富二代設立的,500萬、1000萬美金基金規模,融資相對比較容易,所以投種子期和A輪的新基金現在越來越多。

「在東南亞,成長基金仍限於比較大的機構進行投資。一些公司可以融到種子期或A輪,但是要到B輪比較困難。」邱家睦介紹,東南亞創業企業融資金額種子期投資金額大約25萬-75萬美元,A輪投資為100萬-500萬美元,B輪則達到500萬-2000萬美元。真正只投東南亞B輪的公司,屈指可數,不到十家。

外來資本,「孔雀東南飛」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告別蠻荒,東南亞已經成為資本爭奪的熱土。它強勁的增長勢頭所造成的蝴蝶效應,足以「挑逗」各路投資者的神經。

在中國VC圈,2002年起步的戈壁創投算是「老前輩」。與中國公司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戈壁發現,東南亞市場對國內企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其曾投資的途牛,總收入中15%來自東南亞;其投資的Camera360擁有超過5億用戶,其中1/3來自東南亞,其在印尼有5000萬用戶,在只有3000萬人口的馬來西亞,有一半是其用戶。

在實地考察,確認東南亞是「下一個中國式的大機會」後,曹嘉泰在新加坡開設了辦公室,把掘金東南亞上升到了公司戰略的高度,之後,又陸續設立吉隆坡和雅加達辦公室。

在國內VC中,戈壁是第一家在東南亞布局的基金。彼時,國內多數機構還在遙望矽谷。認定目標、率先行動,這讓已在東南亞布局七年的戈壁創投嘗到了甜頭。

目前,戈壁創投在東南亞已投資43家企業,成長期企業投資4家,佔據10%。投出「東南亞版聚美優品」(Hermo)、「東南亞版今日頭條」 (Mainspring)、「東南亞版蜜芽寶貝」(Orami)等行業第一的創業公司。目前已有4家完成退出,最高投資回報約10倍。最新退出的項目是Hermo,其投資一年半,IRR達91%。

「東南亞正處於起步階段,跟中國發展時間落後大約10年,戈壁創投的策略是把北亞洲和東南亞結合,將在中國的投資經驗在東南亞本地化,捕捉成長中的東南亞互聯網巨頭。」曹嘉泰表示,「站在整個亞洲的視角,對初創企業進行投資,通過戈壁創投在中國15年來的經驗和資源幫助東南亞企業進行資源整合。」

短短几年間,戈壁創投看到了很多成長期機會,東南亞創投也迎來真正的機遇。「我們發現整個東南亞創投的活躍度越來越高,中國大陸創投界蠢蠢欲動,都在準備向外擴張。無論從商業模式、資金、政策,東南亞區域正迎來更多資本、更多資源的傾斜,這對於戈壁創投在當地做業務,甚至於基金融資都會有很多的幫助。」戈壁創投管理合伙人朱璘提到。

諸多從美國、日本等地聞訊趕來的投資者,如紅杉、500 startups、GREE Ventures、海納亞洲、軟銀等與中國的投資人展開了全球資本的逐鹿。而在這些投資者當中,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最為財大氣粗。

曾經,BAT都希望依靠自己的經營力量在海外市場分一杯羹。2012年,百度就在泰國推出了一系列核心產品,包括DU Battery Saver、DU Speed Booster、百度瀏覽器、hao123、魔圖、貼吧等。隨後2013年,阿里也開始大舉布局東南亞市場,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推出了淘寶國際。騰訊的微信也在當地與 WhatsApp展開了正面對抗。

然而差強人意的流量證明,外來的和尚想念好當地的經並不容易。於是2014年起,巨頭們紛紛放棄自營策略,轉而利用資金優勢,在海外大規模投資。

創新模式:不止「複製中國」

在吉隆坡市區,熟悉的場景是:摩的載著行人在擁堵的車流中穿插疾馳;馬路上豐田、三菱等日系品牌汽車互不讓道;街邊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廣告牌力壓三星;當地白領的手機桌面,除了當地公司開發的個別應用,其他基本被美國公司佔領。

而在創新創業方面,東南亞顯然更多受到中國創業熱潮的影響。比如,O2O行業的創業經驗被複制到東南亞,成就了摩托版「滴滴」,而單在印尼,就湧現出八家提供該項服務的初創公司。GO-JEK和Grab Bike就是其中最大的兩家。

例如,在戈壁創投的投資圖譜中,東南亞的Carsome對應中國二手車交易平台車置寶,印尼的PICMIX類似於國內的Camera360;印尼住宿預訂網站Travelio,其模式即類似於途家;OnOnPay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參考支付寶。

2013年初,在一位中國朋友的推薦下,馬來西亞華裔Ian Chua被聚美優品CEO陳歐的創業故事吸引,在看了十幾遍陳歐訪談節目後,慢慢勾畫出自己創業項目的模型,不久後化妝品電商「Hermo」在馬來西亞註冊成立。

在Hermo,除了物流最後一公里通過第三方解決,整個電商產業鏈的其它環節都是由公司獨立完成。在物流、支付方面,每個國家都有最大的玩家。「很多公司想進來做支付,因此我們有很多選擇。如果支付寶、微信能打10分,這裡的產品能打六七分。」Ian Chua說。

2015年12月,Hermo做了接近100萬美元的銷售額。儘管與阿里3萬億的年交易額(GMV)沒有絲毫可比性,但在馬來西亞,Hermo已經創出歷史新高。彼時,公司剛剛獲得戈壁創投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這在東南亞市場,已是較大規模的融資。

中國的影響力在東南亞隨處可見。

越南一家手機錢包和手機充值公司OnOnPay成立三周年時,其創始人Sy Phong問員工,覺得最驕傲的是什麼?有些員工說找到融資了,也有一些認為是越南最好的創業公司,也有人說「因為去了阿里巴巴的總部,很榮幸」。

本地化旅遊共享平台Triip.me的首席戰略官Stacey是馬來西亞華裔,她完全可以用中文與記者交流。「馬來西亞有三種不同的學校,馬來語、華文學校或淡米爾文學校,以及印度人學校。現在可以看到一個趨勢,馬來人也開始上中文學校,因為他們感覺到了中文的重要性。」Stacey介紹。

創業生態:人才是最大障礙

個別行業的繁盛成長,掩蓋不了東南亞整體創業生態的草莽。相比中國政府對創業創新的支持,此前東南亞(除新加坡)當地政府支持力度並不大。

「在中國,已經有馬雲這樣的榜樣,只要年輕人去創業,父母一般都會鼓勵。但在東南亞,父母很少支持。並且即便創業,也很難找到投資人,因為東南亞的投資人只是想通過少量資金嘗試,賭今後的發展潛力。」閑聊中,一位越南創業者向投資界坦言。

現在,政府的態度正在轉變。在印尼雅加達公開場合,當地政府官員也表態,到2020年會支持1000家創業企業在印尼的發展。在馬來西亞,為了鼓勵創新創業,當地政府也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制定優惠政策,但畢竟「狼多肉少」。比如,科技公司可以去申請免稅,但只有少數公司能夠申請成功,並且效率並不高。

人才也在慢慢迴流。十年前,東南亞華僑從歐美留學回來都會到中國創業;現在,年輕人在海外有一兩年經驗後,會選擇回到東南亞。他們發現,創業不一定要集中在矽谷或北京,而應該找環境最好、成本最低的地方,而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便是理想之選。

不可否認,人才依然是東南亞項目發展的最大障礙。「當地可以找到合適的CEO、CTO人選,甚至不比國內水平差,但組建完整的技術團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戈壁創投東南亞投資團隊一致認為,就連很多拿到中國基金的項目,創始人多是華裔。

「東南亞現在處於插旗的時代,回到以前,中國也是以複製的模式發展,這是通往創新的一段路,雖然模式類似,但土壤不同,即使複製,也需要適應本土。」曹嘉泰表示,東南亞新創公司要把自己的模式做出特色,才能與別人比肩。

用國內成功的模式,在東南亞找類似的企業。將中國好項目的模式複製到東南亞,並把東南亞所投項目介紹給中國市場,這也是早期一度成為戈壁創投在東南亞投資策略之一。

作者:任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戈壁創投 的精彩文章:

2018年過去的90天,戈壁創投發生了什麼?
態度:如何在最佳時機建立公司價值觀

TAG:戈壁創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