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特立獨行的螞蟻

那些特立獨行的螞蟻

天地不仁,螞蟻長存?

為何恐龍滅絕,而螞蟻基業長青?

在億萬螞蟻中,總有特立獨行的遊手好閒者,走出一條高風險的新路。

看起來無用的嘗試,有可能是「無用之大用」。

一億年前,在恐龍的年代,已有螞蟻的蹤跡。滄海桑田之後,無數物種滅絕,螞蟻卻仍然活躍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億萬年之中,歷盡劫波。(投黑馬Tou.vc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個體聰明、強悍的物種難得笑到最後。螞蟻體型微小而智能分散,總有一些不走尋常路的螞蟻,進行著看似無意義,甚至高風險的嘗試。

他們走出了可能性之路,令螞蟻作為物種得以延續。

懶螞蟻效應

在我們的印象中,螞蟻總是「不停搬磚」,熱愛勞動的形象,而事實上,不愛幹活的另類螞蟻也廣泛存在。

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小組的螞蟻實驗,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黑蟻群進行觀察,並在nature雜誌發表報告。

他們的實驗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積極尋找、搬運食物。而少數「懶螞蟻」無所事事、東張西望,是「遊手好閒者」(idlers)。研究人員在標記「懶螞蟻」後,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勤快螞蟻變得慌亂無序,而「懶螞蟻」帶領大家向其早已偵察到的新食物源轉移。

研究者的結論是:「對昆蟲社會的長期存續性而言,懶惰工作者的存在是必要的」。

所謂「懶螞蟻效應」(Lazy ant effect)意味著:總有一些走神的閑逛者,擴大了螞蟻世界的可能性。「遊手好閒者」的探索了新領地,客觀上拯救了蟻群。

反觀人類社群,多數成員也都傾向於遵照習慣,順從「安排」,按部就班。我們頭腦中「打破慣例」的選項似乎已被剔除,重複性工作讓人感到滿足。這也符合多數人想像中社會運轉的常態:一切行為都是由規則或命令所推動的,而不是成員本身。如此,「踏實肯干」總是組織中的重要美德。人們寧可顯得忙,也不願「看起來很閑」。

「無事忙」讓組織和個人都覺得「充實」。然而,即便螞蟻在搬運食品時,有的拉,有的拽,一些螞蟻在食物上爬來爬去,想添一份力,但結果只是增加了貨物的重量,「無事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最終,看起來忙的螞蟻,代替不了探索者。

我們應該反思:組織(社群)中有這樣的探索者嗎?社群或公司會允許「特立獨行」的螞蟻存在嗎?

小型探險隊

今年3月,在成都機場,安檢人員查獲了100多隻巨型活體螞蟻,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去年(2017年)11月,成都空港口岸就首次截獲800餘只』偷渡』活體螞蟻。與此次活體螞蟻入侵事件一樣,這群非法』移民』均來自德國……生殖力強,境內無天敵。」

螞蟻不理解飛機,也永遠不可能理解長途旅行的意義,跨越大洋的偷渡依靠人的攜帶(故意或無意)。

雖然,螞蟻對生存環境也有一定要求,但由於基數無比龐大,螞蟻小分隊,(投黑馬Tou.vc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走錯路,犯錯誤,可能性也越多。一些探險螞蟻到處亂爬,也有可能發現新領地,探索新的居所。

螞蟻數量多,可能性也越多。反觀大型動物(個頭大,個體數量相對小,生存要求苛刻),轉身都難,探索的空間也有限。

與此類似,在一切組織、公司「從0到1」尋找新機會的過程中,小型探險隊的優勢顯而易見。主力團隊會為了資源駐紮或集體移動,在探索高風險創新機會方面,小團隊因為小而自由。因為投入小,而失敗的代價低。

在當前的時代,更多業餘創新者(Maker)也可以輕鬆使用數字工具嘗試,又能夠通過社交網路分享成果,通過將互聯網文化與合作引入製造過程。所謂Maker精神,就是動手(彷彿亂爬),而不是思考——在多次嘗試中找到感覺。

螞蟻探險隊,「不理智」或隨機行動,卻發揮了智能化的試錯功用。他們窮打誤撞,如果遇到機會,即可重新開疆闢土。探險隊並不需要「理解飛行」,一樣有可能實現「飛行」的結果。

遊手好閒者的探索

若要為「懶人的智慧」提供論據支撐,第一條恐怕是:「遊手好閒者」為了「偷懶」而拒絕循規蹈矩。

我們需要借個口去玩耍,到「無用之地」溜達,無目的的探索通常會帶來好處。

想像力與靈活性,至少意味著:人心未死。探索者不喜歡僅僅依賴肌肉反應去做重複工作,而首先反思做事目的,進而嘗試不一樣的路徑和方法。

當然,我們的前提是:「懶人」並不是真的懶,而是對觀察與探索世界懷有更深刻的熱情,沒有耐性去重複而已。

他們是好奇心尚存的探索者,善於從日常事務中抽身,在工作中用更多的時間,反思、觀察、重構挑戰、想點子,願意嘗試並有勇氣承擔失敗。

而大型組織中的團隊領導,好比電影《瘋狂原始人》里的原始人父親,卻一再告誡孩子們最好獃在山洞中,他最重要的人生經驗是:好奇心(curiosity)是一切危險中最危險的。

聽話的孩子(「好員工」),按部就班,忙碌工作,卻鮮有思考和想像,更不可能跳出來審視團隊的路線與見解。效率低的「遊手好閒」行為只能被歸入懶人團隊而已。

可是,「假如明天來臨」,若山洞坍塌,組織(公司)是否留了一條有可能創造價值的後路?

無用之用

作為個體,我們大多數人,花費了太多時間做「有用的事情」。

爭取多拿幾朵小紅花,背誦標準答案,考更好的分數,績效表格中的贏家……這一切都為了成為既定評價標準中的領先者。然而在單一標準的路上走遠了,卻忘了為什麼存在,忘了心中的熱情。

昆德拉反思說:

說到底,「有用」意味著什麼?自古至今,一切人的有用總和完全包容在今天這樣的世界中:所以,沒有什麼比無用更有道德了。

正所謂:「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有益或無益,其實也就是在談功利、非功利。然而,追求功利卻不見得能得到大功利。

如果只是努力,只是在錯誤的路上走下去,越來越遠,也未嘗可知。

閱讀、觀察、反思、嘗試,甚至用一部分的精力從事一些完全無益的事情。也許在下一個轉角,你發現了「無用之用」的真正用處。在更長的時間階段中,以前的「無用」變成了未來的有用。

即使功利上始終無用,但在挫折時,哲學、美學,也會帶來真正有用的慰藉。對我來說,生活的大部分快樂都來自於無用的觀察與反思。

從功利的角度上來講,停下來,再思考,而不是一貫保持勤勉,也是更好的行事策略。生活中勞動與「努力」畢竟是兩回事兒。差別在於:反思與洞察。

「辛辛苦苦忙個沒完沒了」,通常只是勞動罷了。(永澤語)唯有主動思考,反思、追問、探尋,才有可能實現創新,獲得真正的改變。

假如明天來臨

在我們的生活中,遊手好閒的「懶螞蟻」也許是反思者和發散思維者,也可能是具有研究能力或藝術特質的人。這樣的人需要獨立自主,天馬行空,厭惡重複和單調,「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無需談「改變世界」之類的大詞,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失敗的結果,將由特立獨行的螞蟻自己承擔,如果成功,則將為整個群體(社群、社會)帶來福祉。

在不確定性的時代,一切看起來另類的探索,都在客觀上降低了團隊的未知風險。每個團隊都應當包容少數探索者的存在——為他們賦權,讓他們有空間、有機會跟別人不一樣。

而對於個體,每個人也應該將生活的一部分時間精力,分配給私人的探險隊——用每天20%的精力做一些真正感興趣,卻無用的事情。

在多變的未來,我們將隨時面臨徹底的失敗——無論心靈還是物質。無用的探索,(投黑馬Tou.vc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為我們有可能的下墜,準備了一個緩衝氣墊。

換句話說,「無用之用」為組織,也為個人,留一盞燈,多一口氣。

(文章來源於:新思課摘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黑馬醬 的精彩文章:

一大波經典又雙叕被翻拍,會「二跳」的不止今日頭條
左手IP,右手AI,消費升級下怎樣玩出大花樣?

TAG:娛樂黑馬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