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點傳統文化,提高財會工作素養

學點傳統文化,提高財會工作素養

點擊「行財解釋」關注我們

老子在人世間的修行中認識到人力與神力都是有限的,人需要法地,地要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應求索得道,才能德充,而不是在追求外在形式(如仁義禮智信等)的完美上浪費時間。因此,留下《道德經》,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可以從中獲得無盡的力量。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人們心理的健康,都已經成了人類發展進化中的困難,西方許多學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作為國人,我們更應當對傳統文化做一定的學習與了解。因此,今天,就從傳統文化角度來看我們如何做好財務工作。

一、兩種極點與模式

(一)做思想的工作

人,往往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時候聽別人說,聽別人勸,有時候,自己心裡在想,在與自己爭論,有時候會偏激,等等,這些,都是道的體現。人,不管怎想,怎麼做,無非就是兩極,變來變去也是如此,但是,在具體的人生中,卻變得異常複雜起來,複雜的原因,有人說是智慧不夠,有人說是自己想不通,有人說是自己的知識不夠,總之,都有各種情況。但是,最基本的,不變的卻是有一個:就是人可以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也可以做別人的思想工作,許多人的轉變,想法、做法的改變,往往就是思想工作的結果。所以,做思想的工作,是每個人都應當意識到的問題。對於一個事情,在思想上不理解,想不明白,你是不會認真去做的,最多就是敷衍一下了事。你就是參加各種培訓班,也不會認真去學,也學不好。因為思想上這關沒有過,思想上想不通,就不可能去認真做、認真學。而要如何做思想的工作,無論是做別人還是做自己的思想的工作,在我看來,最有效的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裡我講三點以說明。

1、思想的兩個極點

前面說了,人的思想,總是在兩極之間徘徊,要麼自信、快樂、喜悅、滿足,要麼抑鬱、痛苦、沮喪、貪婪、焦慮、憤怒。這些思想或情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要研究這些,是很困難的。先說一個孔子與老子討論仁義的故事,《莊子天運》里說:

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釋:孔子拜訪老聃時討論仁義。老聃說:「飛揚的米糠屑掉進了眼睛,天地四方看起來位置都變了;蚊虻之類的小蟲叮咬皮膚,也會通宵不能入睡。仁義作祟而擾亂我的心,沒有比它更大的禍害了。你只須使天下人不失去淳樸的本性,你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處世,又何必費儘力氣好像敲著大鼓去追那逃走的人呢?天鵝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潔白,烏鴉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浸染而毛色自然烏黑,烏鴉的黑和天鵝的白都是出於本然,不值得辯論;名聲和榮譽那樣的外在東西,更不值得推廣。泉水乾涸了,幾條魚一起困在陸地上。互相吐氣來濕潤對方,互相吐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記對方。"

這就是兩種對待人生的態度:一種是要立言行的規距,以顯示仁義的作用,偏執於外在的形式;一種是以自己的理想為重,把自己放在更大的時空里,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老子的意思是孔子你講的是低質量的生活,人要有追求,要在大環境里發按揮自己的才能。

一是不要只看到環境的缺陷,別人的缺點,以為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是仁義的體現。這樣子做,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抱團取曖,獲得的僅僅是蠅頭小利,苟延殘喘,而不是人生的追求。

二是精神世界有多大,現實世界就有多廣闊。人,要有追求,要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相忘於江湖。若如此,還需要強調仁義嗎?我們只有在偏執於斤斤計較的時候,才會互相指責對方:你仁義嗎?

還有一個老故事,許年前在網上看到的:說是新加坡的一個佛教寺廟舉辦的一個敬老院里,一位老人中風,大小便失禁,身上搞得很臟,敬老院的人就急忙打電話給老人的女兒,女兒急急忙忙到敬老院,一看到自己的母親臟成這樣子,扭頭就跑了。敬老院的人很著急,其中有一個頭腦靈活的人,就打電話給基督教會,教會來了兩位年青飄亮的修女,把老人清理乾淨,然後用救護車接到教會醫院治療去了。後來寺廟裡的一位老和尚說,這就是慈悲,佛教不應該固步自封,應當向一切方面學習。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兩個方面的表現,都是人的思想決定的。

慈悲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寺廟是天天、時時講慈悲的地方。但是,思想問題不解決,就不能落實到行動上;

以上兩個故事,都說明做人要有大目標、大勇氣、大胸襟、大毅力。有了四大,人生才會更精彩。

2、思想對人的作用

思想對人的作用非常巨大,可以說,人正是因為思想而活著,有些人自尋短見,就是因為思想上想不通了,過不了思想這一關,覺得沒得必要再活下去了。活著的人,思想是豐富多彩的,為什麼人生多姿多彩,就是因為有豐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決定了不同的人向哪方面努力,只有人的思想接受了的內容,人才會去努力學習與做好。我們做財務的,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做財務,那財務工作就做不好,也有的人接受是接受了,但是,只是為了生活,這樣子也是做不好。我曾與一些老師探討,孩子上學,為什麼有的認真學,有的不認真學,關鍵還是孩子的思想沒有接受,若是孩子在思想上接受了,那是不用大人去督促的,自然會學好。

所以,財務也一樣,不管辦什麼業務學習的班去講業務,思想上不能接受,其實是沒什麼用處的。如果把思想做通了,接受了財務,或者,把財務工作看著是一項客觀的事情,必須要去做好,那麼,就會把涉及到自己工作的這部份內容完全精通而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那就會自覺去學了,而且對業務培訓之類的也會感興趣,多看多聽多學多思考就會形成習慣,就會成為真正的財務專家了。

因此,思想決定一個人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比如:老子與孔子,他們之間的區別,就是思想呀。

3、人如何駕馭自己的思想

(1)相互作用

人真正駕馭自己的思想很困難,因為人的思想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今天是這個想法,可能眼睛一眨就變了想法,真正最後穩定下來的想法,是自己左右權衡認為是最優的,或者是影響力最大的那些因素確定的。

有些人平時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向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學習,平時的一些想法也只是自己的想法,往往對許多事情聽不到多方面的意見,尤其是朋友的良好建議,或者不能從多方面來看事情該如何處理,那麼,導致行為偏極的機率就會大得多。

所以說,人真正駕馭自己的思想,也是很困難的。

但是,我們實際工作中,需要駕馭那些思想嗎?需要。

一是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遊玩的環境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接受的問題。若是喜歡,就肯定是主動接受了,那麼工作、學習、生活、遊玩,就會很開心,很主動去做,比如主動協調,主動解決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等等

若是不喜歡,就會覺得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學習、生活、遊玩,簡直是受罪,但若是脫離不了的話,就會被動接受,做什麼事都不會積極主動,甚至會製造困難與問題。

更多的時候,人的思想上午會主動接受,下午可能就會變得被動接受了,甚至不能接受了,這些,也是會轉變的。一旦變成了被動接受或者不能接受,那麼人的思想就是消極的,不健康的了。

這些,都是一種相互的作用。

那麼,學習傳統文化,就是或許能從中受到啟發,學會使自己的心靜下來,思想穩定下來的方法;使自己即使是在主觀上不能接受的環境里,也能積極地工作、生活、學習、遊玩。

(2)對自己的主動鍛煉

由於人會遇到各種環境、問題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人更需要的是在自己不適應、不喜歡、不能接受的環境里,如何駕馭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能夠接受,並且在心理上能主動接受,這樣,人的思想才是正直、純樸與健康的。

一是不以外物為羈絆,心如止水追求自己的目標。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舜獨也正,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嘗死者乎!彼且擇日而登假,人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譯:魯國有個被砍掉一隻腳的人,名叫王駘,可是跟從他學習的人卻跟孔子的門徒一樣多。孔子的學生常季向孔子問道;「王駘是個被砍去了一隻腳的人,跟從他學習的人在魯國卻和先生的弟子相當。他站著不能給人教誨,坐著不能議論大事;弟子們卻空虛而來,學滿而歸。難道確有不用言語的教導,超脫形式而靠心靈感化的嗎?這又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回答說:「王駘先生是一位聖人,我的學識和品行都落後於他,只是還沒有前去請教他罷了。我將把他當作老師,何況學識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魯國,我將引領天下的人跟從他學習。」

常季說:「他是一個被砍去了一隻腳的人,而學識和品行竟超過了先生,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遠了。像這樣的人,他運用心智是怎樣與眾不同的呢?」仲尼回答說:「死或生都是人生變化中的大事了,而他完全不受影響;即使天崩地裂,他也不會跟著起伏。他通曉無所依憑的道理而不隨物變遷,他洞徹萬物的變化,而信能守住自己的根本。」

常季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鄰近的肝膽雖同處於一體之中也像是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很遠;從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萬事萬物又都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將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何種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遊在忘形、忘情的渾同境域之中。外物看到了它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它因失去而引起差異的一面,因而看到喪失了一隻腳就像是失落了土塊一樣。」

常季說:「他運用自己的智慧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他運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如果達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眾多的弟子為什麼還聚集在他的身邊呢?」孔子回答說:「一個人不能在流動的水面照見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靜止的水面,只有靜止的事物才能使別的事物也靜止下來。各種樹木都受命於地,但只有松樹、柏樹無論冬夏都郁郁青青;每個人都受命於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為端正。幸而他們都善於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行。保全本初時的跡象,心懷無所畏懼的膽識;勇士隻身一人,也敢稱雄於千軍萬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夠這樣,何況那主宰天地,包藏萬物,只不過把軀體當作寓所,把耳目當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賦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從不曾有過衰竭的人呢!他是隨時可以提升到玄遠之境的人,所以,人們將緊緊地跟隨著他。他還怎麼會把外物當成一回事呢!」

二是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申徒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產同師於伯昏無人。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今我將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見執政而不違,子齊執政乎?」申徒嘉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子而說子之執政而後人者也?聞之曰:『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猶出言若是,不亦過乎?」子產曰:「子即若是矣,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譯:申徒嘉是個被砍掉了一隻腳的人,跟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子產對申徒嘉說:「我先出去那麼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麼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子產和申徒嘉同在一個屋子裡、同在一條席子上坐著。子產又對申徒嘉說:「我先出去那麼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麼我就留下。現在我將出去,你可以留下嗎,抑或是不留下呢?你見了我這執掌政務的大官卻不知道迴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執政的大臣一樣嗎?」

申徒嘉說:「伯昏無人先生的門下,哪有執政大臣拜師從學的呢?你津津樂道執政大臣的地位把別人都不放在眼裡嗎?我聽說這樣的話:『鏡子明亮塵垢就沒有停留在上面,塵垢落在上面鏡子也就不會明亮。長久地跟賢人相處便會沒有過錯』。你拜師從學追求廣博精深的見識,正是先生所倡導的大道。而你竟說出這樣的話,不是完全錯了嗎!」

子產說:「你已經如此形殘體缺,還要跟堯爭比善心,你估量你的德行,受過斷足之刑還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嗎?」申徒嘉說:「自個兒陳述或辯解自己的過錯,認為自己不應當形殘體缺的人很多;不陳述或辯解自己的過錯,認為自己不應當形整體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無可奈何,安於自己的境遇並視如命運安排的那樣,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一個人來到世上就象來到善射的后羿張弓搭箭的射程之內,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卻沒有射中,這就是命。用完整的雙腳笑話我殘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臉色陡變怒氣填胸;可是只要來到伯昏無人先生的寓所,我便怒氣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態。真不知道先生用什麼善道來洗刷我的呢?我跟隨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從不曾感到我是個斷了腳的人。如今你跟我心靈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卻用外在的形體來要求我,這不又完全錯了嗎?」子產聽了申徒嘉一席話深感慚愧,臉色頓改而恭敬地說:「請你不要再說下去了!」

三是形全之人更應追求德全之境。

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孔子曰:「丘則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無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之人乎!」

譯:魯國有個被砍去腳趾的人,名叫叔山無趾,靠腳後跟走路去拜見孔子。孔子對他說:「你極不謹慎,早先犯了過錯才留下如此的後果。雖然今天你來到了我這裡,可是怎麼能夠追回以往呢!」叔山無趾說:「我只因不識事理而輕率作踐自身,所以才失掉了兩隻腳趾。如今我來到你這裡,還保有比雙腳更為可貴的道德修養,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蒼天沒有什麼不覆蓋,大地沒有什麼不託載,我把先生看作天地,哪知先生竟是這樣的人!」孔子說:「我孔丘實在淺薄。先生怎麼不進來呢,請把你所知曉的道理講一講。」叔山無趾走了。孔子對他的弟子說:「你們要努力啊。叔山無趾是一個被砍掉腳趾的人,他還努力進學來補救先前做過的錯事,何況道德品行乃至身形體態都沒有什麼缺欠的人呢!」

(3)要從客觀的角度來觀照自己的思想

在《道德經》里,老子提倡無為,他說「無為而無不為」,什麼意思呢?無為,不是毫無作為,不是不做一切事情,無為,是無我之為,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道的自然法則行事。所以,我們要主動從客觀的角度觀自己,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了。

(二)工作的兩種模式

1、領導重視模式

你做的工作達到領導心裡的要求就行了,至於這個工作做得怎麼樣,那是另外的事情,沒人誰會追究。為什麼?領導說做好了,就是做好了。如果你是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認為自己盡了最大努力,認真地把工作做好了,但是,領導說你做得不好就是做得不好。這就是領導重視模式。

領導重視模式的優點就是具有靈活性、及時性,一般在非常時期,尤為需要。

領導重視模式,並不存在好不好的問題,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里,基本上都是領導重視模式,如果領導英明,那麼那個時代就會很興旺。比如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太宗很英明,再加上以魏徵為代表的賢臣,使得初唐經濟、政治、文化等等都發展得很好。

領導重視模式的易使人的價值觀趨向於官本位,一切以官階來衡量人生的意義,所以古代讀書人都是為了當官,往往一個成功的家庭,男的官位是入品的,夫人的身份也是入品的。導致其他方面的成就,也需要官位來衡量才有價值。為什麼古代的科學發展不起來,價值觀造成的。以致於影響到現代,院士最後也要以當官為主,才能顯示對其成就的肯定。

2、制度重視模式

在制度重視模式下,人們的工作是按制度的要求認真工作,同時也是在不斷為制度的進化而工作;在制度重視模式下,人與人之間會淡化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都會重視制度的規定,制度的改變。單位的人只有按制度工作和維護、促進位度進化而工作的集體與個人。

不僅是單位的人,就是全社會的人,也是在制度規定的範圍內工作,以制度來衡量人的成就,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價值觀的取向會發生變化。

現在網上有些文章說,單位里混的人評價幹事的人,存在不合理的現象。若是真正實行了制度重視模式,就不會存在這些現象。因為單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與工作職責,每個崗位都有相應的工作管理制度,誰會混呢?

3、實際工作中的進化(堅守制度的底線)

隨著人類的進步,制度重視模式將逐步增加其分量。從我們的財務工作就可看出,制度在逐步完善,檢查監督的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提高。所以,我們應堅守制度底線,不唯主觀想像,不唯領導的口頭指示,一律以具體的文字要求為準則。在實際工作中,應做到每項工作都有制度為依據,每筆支出,都應事先有預算,事後有績效。

(三)工作與生活是分開的

1、生活的思維模式

生活的思維模式,就是主觀上的為自己,一是享受生活,二是提高自己,三是如何通過提高自己來提高生活品味、生活質量。

2、工作的思維模式

工作的思維模式,就是追求無我之境,以自己的能力、水平,如何做好制度上規定的事情。要覺得自己不是自己,就是一個客觀的工作過程。因為有了我,就有了各種名利、情感方面的慾望,就會影響了自己的工作質量。

3、如何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

這兩種模式,就是有為與無為之間的切換。

二、制度是我們工作的「道」

(一)道是什麼?

1、道是世界存在的依據,制度是我們工作的依據

《道德經》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釋:道,是虛空的,但是用之,卻既不會滿,也不會盡,就象是萬物的本源一樣。道是沒有銳氣,沒有紛爭的,做人當遵守道的法則,抱謙和的態度,挫刻薄的銳氣,解紛爭的矛盾,共享道的光輝,生活得從容自如,各得其所。(什麼複雜、尖銳的矛盾或紛爭,遇到道就瓦解了。就如再複雜的爭端,一對照制度就解決了。)

戰國時,有一位思想家叫楊子。

此人氣宇軒昂,言行舉止透出不凡氣質,備受關注,為當時的風雲人物。但他也有自己的煩惱——感覺總被人高高地供在上面,不能和別人融合在一起。比如,他到客棧去,人們看見他就恭敬地站起,表示歡迎。老闆把他奉為上賓。很快,客棧又被圍得水泄不通,都想一睹這位思想家不凡的風采。

楊子為此十分苦惱,但又不知該怎麼做,他想:我並沒刻意表現和炫耀啊,怎麼這麼引人關注呢?他決定去拜訪老子,希望得到他的教誨。

當時,老子正要到秦國講學,楊子聽說了,就在老子的必經之地——大梁等他。老子剛到大梁,遠遠就看見了楊子。還沒等他開口說話,老子就仰天嘆息:「以前我還很看好你,認為你前途無量,必將有一番作為。可是,現在看來,我錯了。」

楊子一聽,愣在了那裡,不知說什麼好。而老子也沒接見他。

楊子百思不得其解,他每天苦思冥想,還是不明白老子的話。因此,過了一段時間,他決定再次去拜訪老子。

見到老子,他誠懇地說:「多謝您的指點,只是我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不足?還望您指點迷津!」

老子回答道:「君子的德才並不表露在外,相反,真正的君子看上去還有些愚蠢。而你呢?面帶驕傲之色,只是你不自覺而已。一個人有了派頭就會冥頑不靈,慾念橫生。快捨棄這些吧,讓自己再笨一些,平凡一些,結果定會不同。」

楊子細想,覺得很有道理,高興地說:「多謝教誨,我一定牢記、遵守。」

從此,楊子自覺地收斂驕傲之氣,不露鋒芒,不再昂首挺胸,不再有氣宇軒昂的樣子。相反,他心平氣和,謙卑低調。在許多場合,他故意降低身份,主動說自己的「糗事」。漸漸地,人們覺得他盛名之下其實不副,也就不高看抬舉他了,他們終於看到這個眾人崇拜的人,原來也會犯錯誤,也有不如意。所以,當楊子再去客棧時,人們便毫無顧忌地和他爭搶座位,開玩笑,對他既尊敬又親近了。

「銼銳解紛,和光同塵」。經過老子的點撥,楊子提高了自覺和自知,懂得低調收斂,謙卑處下,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示人以驕傲,不露鋒芒,沒有讓人難以親近的高高在上之感,真正做到了親切平和,隱於鬧市,和光同塵,與大家打成一片。既融洽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也不再有受人關注的煩惱和盛名之累。

這是真正的修養,也是真正的智慧。

2、道就是告訴你知止的法則,制度是為了保證你不受道的懲罰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慾望永無休止,當一個慾望滿足時就會產生下一個慾望。實現慾望的過程就是一個招致無窮煩惱的過程,就會招來損己的事情。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適可而止,過了就是錯,做人處事,道理一樣,「謙受益,滿招損」。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好比利器,雖然磨得銳利,但容易遭到折損。銳利之器是不可長保的,所以有「剛則必折」之說。做人也是一樣道理,不要鋒芒畢露。

人生在世,不要為外物所累,金玉本來就是身外之物,即使滿屋金玉,哪個又能守得住呢?誰又能在百年之後帶走呢?真正能帶走的是道與德,這樣才能「子孫以祭祀不輟」。富貴都是世人期盼,而世人一旦富貴,則容易忘乎所以,乃至招來禍害,成為咎由自取的禍根。所以,人應該保持超然物外、洒脫人生的境界。

既然金玉與富貴都是身外之物,難以長久,所謂功業也是一樣的道理。上天從不居功,從未期盼萬物能回報什麼。人當學習天道,不要將功績佔為己有。所以功成身退,合乎天道。不是不允許俗世之功業,相反,有能力造福眾生的功業是很好的修行,但修行的人應當遵循天道,不要在取得功業後居功不退,甚至居功自偉,學會在功業成就以後,還能將其所產生的名利等身外之物主動辭去,才是合乎天道的法則。

曾國藩是清朝的中興大臣,但他同時又是一位秉承道統的儒生,深得儒道兩家明哲保身和功成身退之智慧。

當初,曾國藩一手創建了他的嫡系部隊——湘軍。湘軍是在清朝的八旗兵力量走向衰弱之際脫穎而出的。於是清政府不得不利用漢人和漢軍。

湘軍與清朝的其他軍隊完全不同。八旗兵和綠營兵皆由政府編練。遇到戰事,清廷便派遣將領士兵出征,戰事結束後,交回軍權。湘軍則不然,所有將士都由各哨官自行選募而來,哨官則由營官自行選募而來,營官都由曾國藩的親友、同學、同鄉、門生等擔任。

可見,湘軍實際是「兵為將有」,是曾國藩自己的部隊。所有上下將士都絕對服從曾國藩一人。試想,這樣一支具有濃烈個人和家族特色的軍隊,不僅清政府難以調遣,而且也不能放心呀!

湘軍成立後,矛頭首先指向太平軍。在曾國藩的指揮下,湘軍憑藉勇敢作戰大敗太平天國。清政府的八旗兵腐敗無能,不得不重用曾國藩的湘軍。於是在1861年11月任命曾國藩統領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軍務,這四個省的巡撫(相當於省長)、提督(相當於省軍區司令)以下的文武官員,皆歸曾國藩管轄。可見當時曾國藩的權力之大。這在有清以來,是前所未有的。

後來,曾國藩的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之亂,曾國藩因戰功卓著,被封為毅勇侯,可謂功成名就。但他並不為此得意,也從不表現出來。他深知功高震主、樹大招風、高處不勝寒的道理。雖然位高權重,但他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他明白,自己雖深得皇上和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但他以及他的軍隊,對清政府仍是個心頭大患。他明白自己漢人的身份,更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所以不敢功居自傲,不敢有得意之色,而是時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懷著戒懼之心,居安思危。

此時,他想得更多的不是享受功名帶來的富貴和名譽,而是擔心功高招忌,恐遭兔死狗烹的厄運,他想起歷史上很多身居權要的重臣因不懂功成身退而身敗名裂的例子……

他決定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他還寫信給他的弟弟曾國荃,囑咐他將來一有機會,儘快抽身引退,如此方可「善始善終,免蹈大戾」。

他上奏摺給清廷,說湘軍打仗過多,時間過長,隨著勝利,軍中也積聚了惡習,已無昔日之生氣,奏請將湘軍裁撤。以此表示自己沒有擁軍自立和震上之意,沒有野心陰謀,無心篡位,而是忠義之臣。然後,在實際行動中,他把軍權一步步有序地交給他的學生李鴻章,讓他這個高徒接任自己,發揮他在軍事、外交上的才華……

當時,清廷也在考慮如何解決湘軍的問題,湘軍如此強大,曾國藩如此有威信,實在是讓人心裡難安,正想拔掉這個肉中刺呢,但鑒於曾國藩及其湘軍的功勞,一時不知如何處理為好。曾國藩如此知趣主動,正合清廷之意,於是很痛快地答應裁撤湘軍。因為曾國藩正是功高招妒時,很多人想借他的嫡系部隊做文章,想置他於死地時,功成身退。這樣,既穩定了大清,也保護了他自己。

於是清政府委任曾國藩為兩江總督,而這正是曾國藩想要的,真是兩全其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過滿必溢,正因曾國藩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適時地選擇功成身退,從而持盈保泰,功名皆無損,安享晚年。

(二)道的特性

1、順應道的特性就會順利,及時適應制度的變化就會順利。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釋:道生化萬物,就有了美與丑、好與壞、善與惡、高與下、前與後等的區分,這個區分,是在相對的比較下分辨出來的,這些恰恰是道的辨證內涵的具體體現。人們知道什麼是美好,就懂得什麼才是醜惡。如果天下人都執著於「美」,那麼「美」就不是原始的、初衷的、自然的、樸質的,而是刻意的、雕琢的、有為的,相比無為自然的美,就變得相形見絀了。另一層意思也就是說美的東西它也會轉化為丑的,變成惡的、不好的東西,善的也會變成不善的,因為事物是不斷轉化的,一切都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

聖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從不會以自我為中心,也不會突出表現自己,而是順從於道的自然法則,教化民眾,以身教代替言教,做到以身作則,身先行之。無為是無我之為,不是消極的無作為,無為是依道的法則行事,不妄為。就象我們依制度行事,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感覺或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行事,就叫無為。

理解制度,順應制度的規定去做,不妄為,就會順利。不能因為制度的變化就覺得制度不對,好像制度前後矛盾了,其實正是如道的體現一般,一極向另一極的轉化。如果我們仍舊不及時執行新制度,就會跟不上發展變化。比如一年四季的變化,如果不能理解,順應季節的變化,就會覺得很矛盾,因為你覺得矛盾而不能順應,就容易出問題,比如夏天了還在穿著棉衣,或者冬天了卻穿著夏裝。

戰國時的張良,原是韓國人,祖上為貴族。秦滅韓後,張良一直圖謀恢復韓國,於是結交天下豪傑,曾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但沒有成功。隨後,他逃到下邳,遇到黃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讀,以圖復韓大業。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張良也積極響應,率領部下投奔了劉邦。不久,他聯合項梁擁立韓國貴族恢復韓國,擔任韓司徒。但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所殺,張良又投到劉邦門下,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

他追隨並協助劉邦,一路出謀劃策,一直打到咸陽城,斬將奪關,攻下咸陽城。張良經常給劉邦講兵法。楚漢戰爭期間,鴻門宴上,張良與項羽、范曾周旋,使劉邦得以脫身,立下汗馬功勞。他建議劉邦不要立六國的後代為王,以免留下後患,並建議劉邦重用韓信,封他為齊王,以調動他攻楚的積極性。張良又建議劉邦乘勝追擊項羽,迫使項羽在烏江兵敗自刎。

然而,當劉邦建立起大漢王朝,當上皇帝後,劉邦論功行賞,賜給他齊地的三萬戶作為食邑,但張良沒接受,只要了一塊小小的地盤——留地——即他和劉邦初次見面的地方,以此表達他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

按說此時應是張良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了,但他決定急流勇退,歸鄉隱居。他想自己滅秦復仇的目的已經達到,由平民而位至列侯,也到了人臣之極,該滿足了。加之他親眼目睹了彭越、韓信等功臣的悲慘結局,又聯想到范蠡、文種復興越國後逃生留死的歷史教訓,深怕自己重蹈覆轍,因此不慕名利,決定回鄉,遠離官場紛爭,修性養心,研習黃老之學。

張良的行為,不只是自保,更是一種「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美德。所以他既能自保,也能流芳百世,達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境界。

2、按道的要求對待萬事萬物。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尤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釋:天地對待萬物不是以仁愛作為標準,天地效法的是道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既然有你仁我義,就必有你不仁我不義。所以人相處是在相對條件下才會有仁義。天地待萬物沒有偏愛,它視萬物為芻狗。同樣,聖人,是沒有偏愛與私心的,對待百姓如同天地視萬物一般一視同仁,像對待聖物那樣去尊重百姓。天地對待萬物之愛是一體同視的普愛,聖人對待百姓的愛也是一體同視的大愛。要求我們,對待不同的對象,應按制度要求去對待,而不能根據個人的喜好而採取不同的態度。

天地之間,靜則無生息,動則生萬物。虛空是沒有窮盡的,心靈虛空,才能產生真氣與能量,心生煩惱,就干擾了氣量的循環。人們說得多不如做得多,要效法天地之道,無所偏愛,守持自然清虛之道。

楊修的聰明放在了多言顯擺上而不是把聰明放在幫曹操成就大業上招殺身之禍

東漢末年的楊修,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他才思敏捷,靈巧機智,很有口才。

因為具有才華,他成為曹操帳下的一名謀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領文書,辦理事務。但楊修個性張揚,有些恃才傲物,不知自保,不懂收斂少言,經常是出言不遜,口無遮攔。

曹操建造一所後花園。落成時,曹操去觀看,轉了一圈,臨走時什麼話也沒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解其意,就去請教楊修。楊修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建的園門太寬大了。工匠們恍然大悟,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驗收。曹操大喜,問道:「誰這麼聰明,領會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是楊主簿。」曹操聽了,嘴上稱好,但內心妒忌楊修。

一次,塞北有人給曹操送來一盒精美的乳酪。曹操嘗了一口,突然靈機一動,想考考手下人的才智,就在盒上豎寫了「一合酥」三個字,讓使臣送給文武大臣。大臣們不得其解,就向楊修求教。楊修看了盒子上的字,竟拿起餐具來,建議大家分著吃了。大家問他:「我們吃了魏王的東西,這恐怕不好吧?」楊修說:「是魏王讓我們一人一口酥嘛!」在場的人無不叫絕。之後,曹操問起原因,楊修從容回答:「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嘛,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曹操聽了,臉上雖笑而心裡妒忌楊修。

曹操多疑,怕人暗害自己,就吩咐左右說:「我夢中好殺人,所以我睡著時,你們不要靠近。」一天,曹操睡覺時,故意把被子拖到地上,一近侍慌忙拾起為他蓋上。不想曹操即刻跳起,一劍把他殺了,然後復上床睡覺。起床時假裝做夢,故意問:「何人殺我近侍?」大家都以實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

從此,人們以為曹操夢遊殺人,只有楊修識破了,臨葬這位近侍時,他指著近侍的屍體嘆惜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聽到,更加憎恨楊修。

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困在谷口,想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想退兵,又怕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端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心有所動。夏侯惇進來問他口令。曹操隨口道:「雞肋!雞肋!」夏侯惇於是傳令下去,都喊「雞肋」!

楊修聽見傳「雞肋」二字,便收拾行裝準備撤退。有人報知夏侯惇,他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你為何收拾行裝?」楊修說:「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說:「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將士無不準備歸計。

曹操得知後,喚去楊修,大怒道:「你怎敢造謠言,亂我軍心!」喝令推出斬了,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一代才子楊修,就這樣死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謂言多必失,言多必敗。楊修自恃其才,不懂謹言慎行,所以死於非命。

在實際工作中,不應象楊修那樣,自作聰明,揣度領導的想法而招致毀禍,應當不管領導怎麼想,依然按制度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見,再由領導決策。

(三)運用道

1、運用道的無私性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釋:天能長生,地能長久。因為天地公而無私,按照道的規律生長,故能長久存在。它沒有自己的主觀意願,不為自己而生,不為自己而活,所以才能長生、久遠。有鑒於此,聖人遇事謙讓不爭,反而能得到眾人的擁戴。將自身置於度外,自身反而能夠得以保全。這不正是因為他無小我而能成就大我?

聖人,會將自身的小我放下,去其私慾,成就其大我。聖人遇到利益身退於後,遇到困難身趨於前,所以聖人自然得到大家的認可與擁戴,聖人的品德精神就可以傳承。

由此推理,天地萬物順應道法自然,無私無欲。聖人效法天道之理,不以自我為中心,去私存公,故能得到大成就。

祁黃羊大公無私。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

一天,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官還缺個名額,你看派誰去最合適?」

祁黃羊想了想,說:「派解狐去最合適!」

晉平公奇怪地問:「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推薦他?」

祁黃羊答道:「你只問我什麼人最適合這個職位,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晉平公採納了祁黃羊的意見,派解狐到南陽縣上任。

果然,解狐到任後,很有作為,政績突出,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實事,深得百姓的擁戴和稱頌。

一天,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誰能勝任?」

祁黃羊回答:「祁午最能勝任!」

晉平公說:「祁午是你的兒子,你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人家說你任人唯親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勝任法官這一職位,並沒有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於是,晉平公採納了祁黃羊的意見,任命祁午當法官。

祁午當了法官後,非常稱職、盡職,辦了不少大案,平反很多冤假錯案,深受人民愛戴。

所以,孔子十分讚賞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大公無私。

所謂大公無私,就是尊重客觀,一心為公,以大局為重,淡化私心,不計個人利益,秉公從事,中正無私,沒有偏斜。「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正因為祁黃羊尊重客觀,大公無私,秉公處事為人,所以能正確地推薦他人,為晉平公所用,使人盡其才,所以最終他能得到信任和重用。

2、選擇最有利的方法做出最有效率的事情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釋:上善是聖人的境界,君子的品德。喻如同水一樣,水恩澤萬物而不與之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棄的地方。因此,水是最接近道的。

萬物莫不依賴水的潤澤,而水對待萬物的態度卻是「天之道,利而不害」(第八十一章)。水常處於低洼、陰暗、骯髒、寂寥的地方,清靜自守,無為不爭,所以說水的美好品質,如同天道一般,這就叫「上善若水」。

居所的可貴在於適應環境,內心的可貴在於保持沉靜,交往的可貴在於效法天道,言辭的可貴在於尊守信用,為政的可貴在於公而無私,處事的可貴在於發揮所長,行動的可貴在於掌握時機。正是因為水的「不爭」,所以才沒有過失和怨悔。

這就是如何學習水的方法呢?居留容止,要避高就低,隨方就圓,處下無爭,聚養大德;修持身心,要沉寂如水,心靜徐清,清虛內守,波瀾不驚;與人為善,要仁德篤厚,善待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必行;言辭政令,要爭先執行,如水照物,明白守信,不存私見;為政治國,要如水貴平,公正無我,不忘初心,惠澤天下;處世為人,要如水攻堅,以弱勝強,無礙圓融,堅持不懈;選擇時機,如冬冰春釋,與時俱進。擇機而發,待時而動。

正因為水具有不與萬物相爭的可貴品質,所以不會招致過失。因此,道祖老子常常以水喻道,不吝讚美,並稱其為「上善」,因其利而無害、功而無過的美德用來喻道最為合適。正是具有上善的高尚品德,不與萬物相爭,因此,便沒有過錯。

如弦章不爭之德令人稱讚。宰相晏嬰是齊景公最信任的大臣,也是因為他能對齊景公直言,所以齊景公規避了不少錯誤。但自從晏嬰去世後,沒人敢當面直陳他的過失了,這讓景公十分不習慣,也很煩惱。畢竟,敢於直言的才是真正的忠臣呀。

齊景公宴請文武百官,大家都到齊了。散席後,齊景公在大臣們的簇擁下,到廣場射箭。

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無論中與不中,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太好了,太好了,真是箭法如神啊!」事後,齊景公把這件事說給大臣弦章聽。

弦章對齊景公說:「大王,以我之見,這事不能全怪那些大臣,古人云:『上行而後下效。』上面喜歡什麼,下面就迎合什麼。上面喜歡奉承,下面自然就常奉承了。大家不過是在奉承您呀!」

齊景公聽了,恍然大悟,立即命人獎賞弦章許多寶物。

弦章卻搖頭說:「那些奉承您的人,正是想多得到這些賞賜,如果我收了,豈不是也成了那樣的卑鄙小人了?」

齊景公一聽,欣賞地點點頭,說:「大家都爭著搶著希望得到這些財物,唯獨你不爭不搶,不在乎這些,真是賢臣啊!」從此他對弦章十分信重。

「上善若水」,水柔軟而利養萬物,水不爭競,但無人不需要它。「夫唯不爭,故無尤」,正是因為弦章有不爭之德,能不與人同流合污,所以得到齊景公的信任重用,也因此遠離了朝中的人事怨言和紛爭之禍患。

3、不讓慾望牽引。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尋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釋:眼睛之明,在於能夠辨別各種顏色,這些顏色,叫作色塵。眼睛經常受這些顏色的刺激便會不能明辨而若盲。五音、五味也是如此,若是過度追求就會耳聾,就會分辨不出味道,所以應崇儉守朴,心靈恬淡。

有鑒於明與盲、聰與聾、味與爽、靈與狂、常與妨的對比,我們需要明白:就像肚子是吃得飽的,眼睛是看不飽的,畫餅不能充饑,只會勾起各種慾望,因此,應當道德內充,憂道不憂貧,不為物累,不為塵憐。

對於財會人員經常經手的各種票據所反映的內容,應當視而不見,只是當作一項事情去做好就行了,而不應被刺激所牽引。

4、不計較得失,以全部身心用於工作,才是符合道。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若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釋:寵辱是人成長的一大障礙,干擾人的心態,影響人的情緒。容易引起禍患,須慎之又慎,防之又防。

寵為恩寵、榮耀,本來是不值得注意的事情。得到的時候心裡興奮緊張,為了保住這份虛榮,心裡難免又產生憂慮,而一旦失去了這份虛榮,心裡又更加煩惱與驚恐,這就是得之若驚,失之若驚。寵與辱對人的心理傷害是很大的,也是很危險的。

那麼,人為什麼把寵辱看得如同性命一般重要呢?人之所以患得患失,從而成為一個大的憂患,是因為太看重那個外在的自我,如果把那個外在的自我放下了,還有什麼憂患呢?

所以,如果一個人把天下當作自己的自我來看待或重視,那麼可以把天下寄望於他;如果一個人把天下當作自我一樣來愛護,那就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那麼,我們也只有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情,當成是自己的性命,那麼,我們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好。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

范仲淹的成就,完全是自我奮鬥的結果。他兩歲喪父,家境清寒。但他刻苦學習,從小立下為天下人謀福利的大志。

早年,他和朋友曾外出遊玩,遇到一個算命先生。范仲淹問:「你看我能不能當宰相?」算命先生心想:這個年輕人口氣好大。於是斜睨看他一眼,不想給他算。范仲淹忙改口:「那你看我能當醫生嗎?」算命先生問他:「你開始問的是宰相,後來問的是醫生,為什麼呢?」

范仲淹回答:「因為天下的職業,只有宰相和醫生最能拯救百姓。倘若我不能當宰相,那我就努力當一位醫生,救死扶傷。」

算命先生聽了,十分感動,鼓勵他說:「你志向如此遠大,如果你能博愛人民,為此努力,就一定能當上宰相。」

後來,范仲淹真的做到宰相的位置。他在職期間,發起慶曆新政,大膽改革。雖然因守舊勢力的反對沒能成功,但他開創了北宋知識分子議政的新風氣,廣泛傳播了改革思想,促進了社會進步,成為了後來王安石變法的前奏。

范仲淹不僅在政治上成就斐然,而且仁愛百姓,親民愛民,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戴和支持。所以在他離任時,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攔住傳旨使臣的路,要求皇帝順應民意,收回成命,讓他繼續留任。1052年,他調任潁州,帶疾上任。但只趕到徐州,就溘然長逝。

百姓聽到他的死訊後,自發前來哀悼,連日齋戒,自籌資金為他建祠塑像,以表其功德。

范仲淹「以身為天下」,一生都在積極實踐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追求,為此寵辱皆忘,不計私利。所以,他本人以及這句名言,也成為後代知識分子學習的榜樣和座右銘。

5、謹慎工作,時刻防止違背道(制度)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釋:古時候的那些善士,善於把握事物背後的、人所不可見之處(微),並依此找到影響事物發展的根本(妙),由此做出恰當的變化以應對(玄),使事情的發展暢通無礙(通)。這些人在常人看來,是那麼深不可測,難以認識,所以,勉強形容一下他們的樣子:

對待事物小心審慎,如同冬天涉足江河之冰面的樣子,慎之又慎。

清靜為本,如同謹慎居家,不擾四鄰,不受指責。

他們拘謹和嚴肅起來,就象是在別人家裡做客,圓融可親起來,就像是春來冰雪消融。他們本質敦厚而質樸,就像那未經雕琢的原木一般,時而昏暗無光,就像那濁水不清;時而又豁然開朗,就像那深山幽谷。他們就像那深沉的大海,淡然恬靜的時候,波瀾不驚;飄逸靈動的時候,又神遊八極,無所止境。誰能夠在事物動蕩混濁的情形之下使之平靜,慢慢地恢復於清靜?誰又能夠在事物寂然無息的情形之下使之發動,慢慢地呈現出生機?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往往不會任由事物發展到另一個極端。正因如此,才能夠看起來如同大道一般,不破亦不立。

三、悟道

(一)對制度負責

1、以制度為工作依據。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身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釋:最高明的統治者,順從道的法則,民眾只知道他的存在,而不知道他有何作為。

次一等的統治者,民眾尊重稱讚他有道,親近他,讚譽他。

再次一等的,棄道不用,以個人的情感和主觀意志行事,老百姓近於其勢而敬他、畏他。

更次一等的,昏庸無道,魚肉百姓,百姓反感他,輕侮他,甚至團結起來推翻他。

君主與百姓之間彼此不信任,君主悖離了真常無為之道,百姓就必然背離淳樸自然之德。這樣就很難相互取信,法政難施,那麼有道的君主,則深知以道治國的道理,不妄言、不輕諾。既說了,則必深思熟慮,依道而言,說一句頂一句,重諾必行。

如果都是以道的法則說話辦事,君主是有道的明君,百姓是淳樸的善民,則天下太平。功成於無為之治,百姓認為這一切彷彿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2、要嚴格遵守制度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釋:大道被廢棄了,才提倡仁義。

智謀機巧出現了,才會產生狡詐虛偽。

六親不和了,才提倡孝慈。

國家動蕩不安了,才出現忠臣。

在實際工作中,有了制度,必然會有人鑽制度的空子,找制度的漏洞,不然,制度也就沒有用了。所以,我們要嚴格遵守各項制度。

(1)老子繼續闡明自己的辯證思想:事物的產生總有其原因。因大道不存,才提倡仁義(如果人人都有道德,何談仁義?);因六親不和,才提倡孝慈;因國家混亂,才提倡忠君;因前者缺失,才產生後者;因為提倡智慧,才產生了巧詐。老子認為,無為而治是最高明的,所有人為的措施,都不過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2)老子洞察萬物,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就其觀點來看,儒家所提倡的仁義、孝親、忠君、圓融等,也不過是一種對道體之外的補充,是人們對大道不存所做的努力。

(3)人類發展到今天,科技文明已夠發達,但社會能否得到長足的發展?人類能否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和快樂?我們不停地創造文明,但是否在背道而馳?是否得不償失?路在哪裡?這個問題似乎變得越來越沉重。

(4)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其法天效地、順應自然、返樸歸真的思想,在今天這個人類損害自然、物質破壞精神的時代,顯得更有積極的意義。

(二)對領導負責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釋:孔德,就是大德、厚德、甚德、廣德的意思。人有大德,行為舉止就會遵循道的準則。如有厚得,則能載萬物。

道生萬物,道如果作為具體事物的話,它忽明忽暗,若有若無。道無法名狀,但它又實際存在給人以啟示,它又似乎難以捉摸,因為它體現在每一個具體事物之中時是那麼的錯綜複雜。這些錯綜複雜的背後,實則包含著一些簡單而微妙的東西可以被認知,誰若知道了它們,就可以進一步依據它們體會到道和存在,把握住它們,就能知道明白道是真實不虛的,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

無論現在、過去及將來,道都是一直永遠存在而不會消失的,我們可以通過悟道,來知曉一切事物並地時間空間的差別,無論多麼複雜的事物,其都是發源於道。如果我們要把握事物的本源並進一步掌握事物的發展,就必須依於對道認知。

春秋時期,由於鄭國攻打宋國,引起了中原十多個國家的不滿,它們聯合出兵支援宋國,使鄭國十分被動。

沒想到,楚國趁火打劫,出兵逼鄭國向它投降。鄭國只得答應,從而引起以晉國為首的齊、衛等十餘個國家的不滿。於是,齊、衛等國決定聯合討鄭,鄭國無力抵抗,只好請求與晉國和談。

鄭國為了討好晉國,送去了大批奇珍異寶:包括技藝超群的樂師、歌女、樂器、兵車等。晉悼公收下禮物後,非常高興,樂不思蜀。晉悼公便把幾名歌女送給有功之臣魏絳,並親切地說:「你為我效命多年,事無巨細,都辦得很穩妥,你我之間雖為君臣,卻如同音樂一樣合拍。現在鄭國送來了禮物,你就與我一起享用吧!」

但魏絳謝絕了國君的分贈,並且規勸說:「在您領導下,晉國朝政清明,大家同心同德,國泰民安,我個人無功可言,無功不受祿。我也要提醒您,在安逸之時不可忘形。所謂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望大王三思而行啊。」

晉悼公恍然大悟:「愛卿所言極是。」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魏絳秉公謝絕收受禮物,正是「孔德」之表現,而他的德,也正是大道的自然流露。

說到對領導負責,我們做財務的,要嚴把原始單據審核關,原始單據不合格的,一律不得登記入賬,這就是對領導負責。

(三)對自己負責

1、要堅守正確的名利觀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釋:從社會層面來說,不崇尚聖賢,不標榜才智,不以聖賢自居,不以智慧安民,則百姓就會受利更多。以世俗層面來講,君與臣、上與下、親與疏,都以道德為準,不要刻意標榜仁義。道德出現危機的時候,才有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來作為讚譽。如果社會層面皆能以道德為行為準則,民眾自然上慈下孝。對我們現在的工作來說,如果大家都以財務制度為準繩,那麼,我們的財會工作就會做得非常好。

杜絕人的思想過於複雜,制止那些擾亂內心的智巧。何謂棄利?杜絕不正當的取利途徑,不要把利益看得太重,放下功利之心。如此,就不會有盜賊。從個人的修養來說,要時刻警惕自己的內心產生智巧和逐利之心。尤其我們財會人員,所接觸到的事情很多,容易會使自己內心不平靜。

此三者,就是絕聖、絕仁、絕巧。只是倡導它們,不足以治國利民,更不利於修己修心。而應當把這些作為行為準則。深入到一切事理中去,這叫「有所屬」。所屬即是不粉不飾、不雕不琢、復歸元始、抱朴守真的道性。常懷道性的人和社會,回歸自然,少私慾,少貪婪,一切自然純樸,清靜恬淡。

2、不與自然對立,不與社會對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就是要循規律、循事理去做工作,不能依個人的情緒、喜好去做工作和與人相處,與環境、與社會、與單位、與領導對著干。

3、要建立自己的信仰,既鼓勵自己也給後人做榜樣。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釋:善於建立的,堅毅不拔,善於抱定的,堅忍不撥而不可脫離。建立和抱定什麼呢?當然是道。這種精神叫作堅持,這種精神影響到後世,子子孫孫也能堅持不輟地奉行,這才能夠稱之為真正的信仰。這是子孫得以祭祀不絕的榜樣。

用這樣的榜樣來修身,他的德行就會返樸歸真;用這樣的榜樣來齊家,這個家庭的德行就會充實有餘;用這樣的榜樣來建鄉,這個鄉的德行就會傳頌久長;用這樣的榜樣來治國,這個國家的德行就會豐富盈滿;用這樣的榜樣來治理天下,天下的德行就會像陽光那樣普照萬物。這些都是堅持道所呈現出來的德,也是堅持道所必然收穫的德。

所以從一個人的身上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德行,以一個家庭的德行可以觀察一個家庭的情形,以一個鄉的德行可以觀察一個鄉的情形,以一個國家的德行可以觀察一個國家的情形,以天下的德行可以觀察天下的情形。我憑什麼知道天下必然的結果啊?就是以此推斷的。

葛洪,號抱朴子,是我國晉代著名的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藥學家。

葛洪以道家理論為宗旨,善於養生,據說他本人也活到近百歲的高壽。

葛洪一生遵行黃老學說,崇道輕儒,他認為儒家文化教人爭名奪利,不利於養生,而更推崇道家文化之清心寡欲,珍愛生命,與自然和諧一體的人生觀。

他認為追求功名利祿,就容易相互競爭、相互排斥、相互傷害,從而導致身心疲憊。與其這樣,不如無欲無求,清心寡欲,保養精氣神,保護好與生俱來的元氣,抱朴守一,修身養性。他說:「生命至貴,長生可得;內修守一,養精行氣。」

他的抱朴守一,就是老子所說的與自然大道同在,守道而行,保持本真、真元之狀態,即「守一」不變,從而不失本性,不失元氣,不受外界干擾,少煩惱痛苦,也就充滿精氣神,從而獲得長壽。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之《暢玄》中指出:「玄」是自然界的始祖,是萬事萬物的宗源。這裡的「玄」,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他認為,修身養性,就要守道而行,明心見性,讓心回歸虛靜。而要做到這些,方法就是「守一」,這裡的「一」,就是元真之氣,即元氣。「守一」就是拋棄外在的干擾,淡泊清心,達到平心靜氣,摒除雜念,調心入靜,潛心靜養,元氣就會充盛,人自然就會健康無病。所以,他認為修身養性的重要方法就是「守一存真」。

為此,葛洪要求自己不為物累,戒欲修性。先從內心領悟「玄道」,然後外在持守真元。

長壽沒有人不想,但世人多囿於名利聲色中,它們擾亂心志,為此喜為此憂,人生喜樂不止,痛苦不斷。然而樂極生悲,盈滿必虧。慾望沒休止,物慾不斷,就憂心痛苦不斷。所以葛洪告誡人們不要為物所牽,為名所累,因為無止境地追逐下去,一定不得善終。在他的《抱朴子》中列出了人生「十三傷」: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

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

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也;

汲汲所欲,傷也;久談言笑,傷也;

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

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卧,傷也;

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

陰陽不交,傷也。

可見,凡事不能過度,要適可而止,否則都是傷。世人就是在得寸進尺的追求中變本加厲地受傷,最後弄成傷痕纍纍。這樣,怎麼能長壽呢?人生怎麼能安樂呢?

所以葛洪強調:「養生以不傷為本,此要言也。」所以要節制慾望,為了少受傷,就少看少聞少接觸,少近「六害」:一害名利,二害聲色,三害貨財,四害滋味,五害佞妄,六害詛嫉。

葛洪認為,要驅除「六害」,就要做到以下六個方面:一要淡泊名利;二要禁止刺耳的聲音和淫色;三要降低對財物的慾望;四要降低對滋味的追求;五要除去不合理的妄想;六要去掉忌妒的心理。同時,還要做到「十二少」: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

他強調,只要擺正心態,少比較,不羨慕不妒忌,去除不切實際的想法,少勞心傷神,放棄損害真理的做法,淡薄喜怒的影響,丟掉做惡事的打算,就會不請福而福自來,不除禍而禍自去了。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葛洪的養生之道,正是堅守大道,抱朴守一的體現,現代為名利忙碌的我們,怎能不從中受到啟示呢?

(四)考核資金使用

財會人員一是要記錄、核算單位資金、資產的運行情況;

二是要對資金、資產的運行情況進行績效考核。

(註:5月25日下午在衛計委財務人員培訓班上的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財解釋 的精彩文章:

TAG:行財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