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家——《非暴力溝通親子篇》讀後感
家長和孩子都需要被尊重,但是由於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總覺得家長是高高在上的,說的話一定要聽,導致我們現在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做什麼事都以命令的口吻。自從讀了《家庭心理學》以後,從書中學到了許多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自己。
想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去逼著他做,是要和他進行合作,只有雙方的意見達成一致,孩子才會開開心心的做,家長也會高高興興的,這就是雙贏。
當孩子行為中出現錯誤的時候,不要直接否定他或者說一些刺激他的話,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們應該關注他,讓他自己說出來,當他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在一起想辦法解決。
自我尊重,現在家長都太以孩子為中心,都忘記自己的需求,總覺得孩子是第一,孩子照顧好了就行了,其實把自己照顧好才是最關鍵的,只有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也要讓家人和孩子知道我們的需求,要不時間長了我們就會被忽略掉,所以我們要適當的放鬆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整天處在緊繃狀態,這樣會影響健康,也影響和家人和孩子的正常溝通。
現在的生活節奏變快,生活壓力變大,家長們都忙於工作,有時候也會忽略孩子,不過白天再累再辛苦,晚上我也會陪著孩子看看書、做做鍛煉,只有經常陪伴和溝通,這樣才會更了解孩子,孩子大了我們也不會有遺憾。
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也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去攀比,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又不是複製粘貼的,都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我經常和我孩子講,不和別人做比較,我們和自己做對比,今天比昨天做的好,這次比上次做的好,有進步就行。
對於獎勵和懲罰,估計大部分的家庭都會有,比如考試考的好就會給予獎勵,考的不好就要懲罰,不例外,我也用過這個方法,本來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方法去激勵孩子,但是沒什麼效果,後來就取消了。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也一直在學習、在摸索,尋找合適我們家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首先家長的目標要明確,在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之下,當然就是希望孩子知識淵博,以後可以為社會、為國家出一份力,那作為父母的我們現在就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要言傳身教。然後也可以問問孩子有沒有目標,可以讓孩子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帶領孩子向他制定的目標去做。平時也要多傾聽,行為背後的需要還是要多傾聽,只有認真傾聽了才會理解,出現了問題不要直接否定孩子,應該先聽聽他的說法,再去判斷。有些事情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的時候注意語言溝通的方式方法,對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肯定孩子,讓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如果經常否定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沒有主見,會變得自卑、懦弱!使用尊重的語言雙方去溝通,將批評和職責轉換成帶有尊重的需要表達,這樣孩子覺得自己得到重視了,就會敞開心扉的和家長聊天。
每個人都有需要,我們做每件事情的時候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也要為我們的需要負責。當家長和孩子之間遇到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孩子是在表達他們的需要,但是如果我們覺得是不合理的,我們可以使用策略讓孩子了解我們的需要,不光是我們要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要讓孩子聽聽我們的心聲。
由於家長們白天上了一天班下來,白天的緊張工作,下了班可能一時情緒還沒有調整好,回來教育孩子學習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那麼多的耐心了,小孩認真聽話的還好,調皮搗蛋免不了一頓責罵或者一頓打。記得我們家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才開始學寫字,握筆姿勢不對,教了好多遍都改正不過來,小手被我打的紅紅的,後來他看到我的手稍微動一下,他的身體就會害怕的縮一下,事後我心裡也在反思,可能我的情緒過於激動了,把情緒都發泄在孩子身上。現在我在想,當時他是多麼害怕和無助,他當時的感覺肯定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現在我會及時調整好心態,耐心的聽他講解和溝通,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讓他有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
激勵給予:家長給予孩子一般都認為物質滿足就是給予,其實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擁抱和愛語,這些更為重要。其實孩子也會給家長禮物,只是家長往往忽略了,像我家小朋友有時候在學校新學了一首歌,回來說要唱給媽媽聽,其實他就是在送我「禮物」,要和我分享他在學校的一些事情,但是有時候家裡的事情比較多,沒有多少耐心慢慢聽,只是應付孩子說唱的真好聽,其實我沒有用心去聽,沒有體會孩子的心情,沒有接受他的禮物,這一點我要改正,以後在忙,在孩子送我「禮物」的時候,我也要停下手中的工作,用心的接受他給予我的「禮物」。
使用尊重的語言:讀到這一張「給出沒有評判的觀察」,突然想到自己平時的語言溝通好像都是批評,以後要改正一下,讓批評的語言轉換為單純的觀察,孩子得到尊重了,他們會更樂意配合我們。如果有需要孩子幫忙的地方,我們可以提出「可執行的請求」,讓孩子自願幫忙而不是被逼迫的幫忙,雙方要合作愉快,我們還要學會傾聽,全身心傾聽自己的聲音,傾聽別人的聲音。
在成長中學習:人不管在什麼階段都要學習,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從小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成人之後進入社會,學習社會人際關係,現在為人母,更要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即可以為孩子做榜樣,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如果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可以和孩子和家人一起商量,所謂人多力量大,辦法總比問題多,如果問題解決了,一家人都會非常開心,都很有成就感,如果沒解決,那麼就一起學習,總結經驗。
讓我的家成為「無錯區」:以前遇到事情,總是會提高嗓門讓孩子去完成,覺得這樣聲音大就會鎮住他,而且效果也明顯,因為他害怕所以會立刻去做,可是我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現在讀了這麼長時間的書,也學會了一些怎麼和孩子溝通技巧,比如今天晚上我在家裡剝蠶豆,他在玩玩具,我就問他:「你要不要過來給我幫幫忙呀」,開始我以為他還想玩玩具,肯定不會來,可是他卻很開心的和說:「可以呀,我要幫媽媽一起做事情」,我們就一邊聊天,一邊剝蠶豆,很愉快的把這件事情做完了。所以語言溝通很重要,如果我今晚是以責備的語氣說:「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過來幫媽媽做事情」,也許他會過來幫忙,可是他會覺得沒有被尊重,就會帶著情緒做,這不是我想要結果。
長頸鹿文化與豺狗文化:在生活中,豺狗語言和長頸鹿語言都用過,心情平靜的情況下會和孩子好好聊天,會用長頸鹿語言鼓勵孩子,但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一急躁就會使用豺狗語言,給他貼標籤或者責備他,其實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但是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以後還是要剋制自己,不能用豺狗語言,要多用長頸鹿語言,讓自己和孩子都成為心胸寬廣的人,還要讓自己和孩子的視野更遠、更廣。看了後面的家庭活動,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我們可以試著做做,比如有一篇「主題:風盈生命之體驗」,標題:「感恩」,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做這個事情,每天寫一篇感恩日誌或者寫幾句話也行,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對什麼事情都是感恩的態度,不會計較。
這幾部分書中主要提供了大量的遊戲和故事,如何把評判解讀成需要,如何將憤怒轉化為感受和需要,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等等……有的遊戲可以和老公和孩子一起做,即可以從中學習也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我們跟著師傅一起努力學習,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最後祝福家人們的孩子都越來越優秀,家庭越來越幸福。
今天讀的主要是「無錯區」的故事分享,也是總結這本書的內容,故事是在教我們用什麼樣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怎樣和孩子合作,還有家長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怎麼樣可以滿足等等……
我們已經讀了2本書了,《家庭心理學》、《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雖然書的內容不是所有的都能記得,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在用,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比如現在小孩有問題問我,我都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以前問多了我就嫌他煩,還有就是他以前犯錯了我不等他解釋就一頓發火,現在同樣的情況發生,我也很想發火,但是我停頓幾秒不說話,發現好像就沒火氣了,接下來就會問他什麼情況,聽聽他的解釋,所以我覺得我在慢慢的改變,在這裡我要感謝師傅,帶領著我們一起成長,期待我們學到的更多。
TAG:翟光軍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