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盯上GPS市場!北斗導航認證啟動 全行業齊心研發「純國產」核心技術

盯上GPS市場!北斗導航認證啟動 全行業齊心研發「純國產」核心技術

北斗導航認證啟動。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誌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僅過了半年,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品檢測認證聯盟已經開始了北斗衛星導航產品和服務的認證試點工作。

據聯盟介紹,試點工作將首先針對新品、板卡、模塊、天線、接收機等核心產品展開認證。隨後,將根據相關部門指導,將認證工作逐步擴大到配套設備、信息系統、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以此形成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統一的、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標準,促進全產業鏈發展。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5年來,已廣泛應用於交通、海事、電力、民政、氣象、漁業、測繪市政管網等十幾個行業領域。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2550億元,業內預計,2018年產業增速仍有望保持20%以上,產業總產值也將有望突破3000億元大關。

北斗系統對待 GPS 等其它導航系統的邏輯是「兼容」和「自主可控」。一方面,北斗系統不排斥 GPS,探索與GPS等其它導航系統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增加定位精度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中國需要獨立自主掌握衛星導航技術。

晶元行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也決定了很難依靠一兩家企業做大做強。為了在技術上趕超國際強手,北鬥技術研發採用了開放平台的模式,將多而散的國內導航晶元研發企業籠在一起,如果一家做不了,那就放開大家一起做,共同打造「國產核心硬體」+「國產核心演算法」的國產北斗導航定位晶元「雙核心」研發和產品架構。

藉助「北斗晶元開放平台」,聯合產業鏈多方研發資源,以一種全新的「聚力」研發模式推動國產北斗導航晶元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將會極大地加快北斗導航定位晶元核心技術的攻克速度,從而促進國產北斗導航定位晶元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規模。

未來,「北斗+」能在許多領域和場景實現突破,炙手可熱的案例是「北斗+車聯網」。《白皮書》顯示,2017年我國北斗車聯網呈快速發展態勢,用戶規模突破2200萬,較2016年增長37.5%,車聯網硬體市場規模達到264億元。按機動車保有量3.1億計算,北斗車聯網的市場滲透率為7.1%。

亮點不只是車聯網,國內近些年興起的智慧城市建設,同樣成為「北斗+」的溫室。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100%的副省級城市、87%的地級市,總計有超過500 個城市正在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簽約總量超過4000個。

此外,交通運輸行業仍是衛星導航應用的主流,除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的邊坡監測、尾礦監測、精密測量、城市地下管網管理和精準農業等應用外,其它領域如高鐵路基沉降與平準性監測、交通事故判定與救援、車輛自動駕駛、無人機物流等方面,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條前瞻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車聯網市場快速發展 車聯網發展前景分析
談笑風生!索菲亞亮相多倫多 大方合影粉絲還稱自己可能會當科技記者

TAG:頭條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