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夏朝君主世系圖,脈絡清晰,四百餘年共傳14代17王

夏朝君主世系圖,脈絡清晰,四百餘年共傳14代17王

夏朝是我國歷史上首個統一的中央王朝。其君主為姒姓,所統領的夏族曾是黃河中游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原始部落,世代與黃河打交道,夏族的首領鯀gǔn曾因治河不成被舜處死。後來鯀的兒子禹繼承其父遺志,在對各地山川道路進行測繪的基礎上採用疏導之法消除了水患,禹因此被舜確立為繼承人。禹死後,他的兒子啟滅掉了依靠禪讓制度被確立為首領的益。這樣,「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就被王位傳子的世襲製取代,作為一個王朝,夏在啟確立了新興的傳子制度後應該才算真正建立。

夏代文字目前還未發現,但在二里頭遺址中出土了許多刻劃符號,刻劃符號雖然是獨立發揮作用的紀事符號,但其與早期文字頗有淵源,且緊隨夏之後的商朝已有相當成熟的文字,所以夏代已有文字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據《史記·夏本紀》、《竹書紀年》等古籍文獻的記載,可清晰勾勒出夏王朝的君主世系和其發展脈絡。夏朝早期的歷史是極其混亂的,經歷了失國、對立和復國等一系列血腥複雜的爭鬥。

夏朝君主世系圖,脈絡清晰,四百餘年共傳14代17王

太康是夏啟之子,與其父同屬只知縱情享樂而不恤民事的昏聵之君,終落了個被后羿驅逐身死的凄涼下場。后羿是有窮氏首領,尤善射箭,其在趕走太康後,「因夏民以代夏政」。此舉表明雖然夏王朝確立了新興的傳子制度,但古老的民主傳統仍有其強大勢力和影響力。

后羿代夏政後,不僅終日沉湎於狩獵娛樂,而且將政事盡皆委任給諂媚之徒寒浞zhuó。寒浞以偽裝善變為能事,將后羿殺而烹之後又霸佔其妻室。正當有窮氏上層發生激烈的權位更迭之際,太康之侄姒相聯合同姓諸侯斟尋,開始恢復家族勢力。如此,立志重奪國政的夏後氏遭到了野心勃勃的寒浞的殘酷鎮壓,姒相身死,而與之結盟的斟尋、斟灌兩氏亦被剿滅。寒浞似乎已經獨掌天下,但隱患已然生根發芽。

夏後氏的姒相身死時,其身懷六甲的妻子緡從牆洞逃脫,並誕下少康。少康身居有虞氏的綸地,以「一成田地(方圓三十里)和一旅民眾(五百人)」廣施德義,並積極謀劃復國。其派出女艾到寒浞之子澆的身邊作間諜,又讓自己兒子季杼zhù引誘寒浞另一個兒子豷yì,在接連掃平復國之路的兩個障礙後,對內採納夏王朝老臣謀略,對外依仗有鬲氏招攬遺民的少康一舉蕩平寒浞,重新奪回夏朝國政。自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前後綿延近百載。太康因「盤於游田,不恤民事」而失國,后羿是因縱情遊獵而被寒浞乘虛而入丟失權柄的,而少康則依靠施其德以收夏眾,消滅了「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的寒浞(慝tè,意為姦邪和邪惡)。從少康中興到帝杼、帝槐,夏王朝開始進入由「治」到「盛」的局面。

夏朝君主世系圖,脈絡清晰,四百餘年共傳14代17王

少康之子季杼因從小就隨父流亡,又親身參加了滅寒浞之戰,故其繼位後仍能廣施德政,並締造了夏朝的最盛國勢,徹底鞏固了對東夷部落的統治。而季杼之子帝槐又是「能率禹者也」,即能夠遵循大禹的德行並將其發揚光大的君主,所以九夷來朝,夏朝迎來輝煌時刻(九夷指先秦時期居於今山東東部、淮河下游一帶部族的泛稱)。

從第9王帝芒到第12王帝扃,是夏王朝基本保持穩定的時期。帝芒曾東狩于海,說明夏王朝的勢力已經發展到東部沿海一帶;帝泄時,則對白夷、赤夷、玄夷等頒行過新的王命,說明此時的東夷諸部仍然處於臣服狀態;而帝不降時,率師伐九苑(今嵩山東北、洛河以南),繼續向四鄰展示著他那還未生鏽的戰刀。但帝不降之子孔甲在位時,夏王朝開始在下坡路上極速跌落。孔甲特別信奉鬼神之事,致使朝政荒怠,諸侯離叛,所以史書有載:「孔甲亂夏,四世而亡」,即夏王朝在經歷過孔甲的禍亂後僅僅過了四代就滅亡啦。但夏朝滅亡的「功勞」要大部算在夏桀的頭上。

夏朝君主世系圖,脈絡清晰,四百餘年共傳14代17王

夏桀恃其武力,終日沉湎於聲色犬馬,並且自命為太陽,老百姓不堪忍受,紛紛詛咒道:「時日曷hé喪,予及汝偕亡」(太陽啊,你什麼時候能消失?我要和你一起滅亡!)。而夏桀面對怨聲載道竟想通過武力威勢進行恫嚇,其以有緡氏在諸侯大會召開中途就撤回為由,大興問罪之師,最後雖然滅掉有緡氏,但已然耗盡夏王朝累積下來的最後一絲氣血,真可謂「桀克有緡以喪其國」。與此同時,東方的商湯在伊尹輔佐下逐漸具備了推翻舊王朝的條件。其一方面團結各地諸侯,建立了反對夏桀的聯盟,即「湯行仁義,敬鬼神,天下皆一心歸之」;另一方面假借天命大造輿論聲勢,發布討桀檄文,曆數夏桀的種種暴行,聲稱要代表上天來拯救夏民。結果商湯擊潰夏桀軍隊,天下諸侯齊來朝拜,夏王朝退出了歷史舞台。

夏朝自禹至桀,共歷十四代,十七王,前後約四百餘年。夏朝世系取自《史記·夏本紀》,因《史記》記載的商朝世系已大多得到了甲骨卜辭證實,所以其記載的夏世系應是有可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德國歷史地圖系列——普魯士的版圖變遷,從2萬到30萬平方公里
西遼君主世系圖——共傳三世,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