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成為學霸,關鍵是要主動學!3個內在心理是發動機!

孩子成為學霸,關鍵是要主動學!3個內在心理是發動機!

給孩子好的教育,遠遠不是一句「為了你好」就可以解決的!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關於「3個遊戲方法,提高孩子專註力」的文章(點擊複習:別總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給他這3個遊戲,你會發現變化在哪裡!),

很多家長表示嘗試有一定效果,但主要體現在孩子玩遊戲時(數學啟蒙,我們多用啟發思維式的遊戲來進行),而學習時雖然在專註時長上有所提升,但不夠明顯!

GIF

這是因為遊戲的方法主要鍛煉的是孩子大腦潛意識的控制力,有意識的培養,一定是有效果的。

但在更多的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源於主觀因素,孩子看不到學習的長遠意義,家長再怎麼強調學習很重要,也無法構成孩子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因!

而孩子能否做好一件事情,內在動機和主動性是決定性因素。

心理學家創立的自我決定理論說:人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

當孩子滿足這種心理時,主動性自然提高,再結合專註力的訓練,孩子「三心二意」的壞毛病就得以解決了!

接下來,我具體來解析這3種心理狀態!

歸屬感

即讓孩子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這個世上沒有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但不代表每一份愛都被正確表達出來了。

「我管你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很多家長都說過吧?

但是試想一下:

假如你小時候要去做一個你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而你卻感知到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愛你,完成不好就被他們嫌棄(也許並不是這樣,可孩子很單純,你的每句話甚至語氣都可以讓他們產生誤解),你對這件事還可能打心底喜歡嗎?

GIF

自主感

就是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仔細回想一下,你一定遇到過這類情景:

一包糖果,大人拿出一顆遞過去,孩子不要,非得自己去拿。明明沒有任何區別一模一樣的東西,孩子卻顯得特別心滿意足。

這就是因為可以選擇,由他自己決定,這是孩子心理自主需要的體現。

有時候孩子的認知是不正確,可說教、甚至打罵不僅沒用,孩子還可能產生逆反心理!不是說放任不管;

而是只要換一種語言表達,順應孩子的心理需要,讓他有自主選擇的感覺,孩子的配合度自然就提高了。

勝任感

就是讓孩子感覺自己能做到。

拿遊戲作為例子,孩子痴迷遊戲就是因為,大多數遊戲都會有及時反饋。

一關一關打怪升級,或者每一輪都得到比上一輪更高的分數,這都是勝任感提高的感受。

當孩子學習時,正確掌握這3種心理訴求來引導,會促使外在動因轉化成內在動因;

相反即使因為興趣而去做的事情,若這3種心理長期無法得到滿足,原有的內在動機也會轉為外在動機,出現「3分鐘熱度」的情況。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早教亦然。

給孩子好的教育,遠遠不是一句「為了你好」就可以解決的!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秋光學前數學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素質為什麼高?數學啟蒙揭示真相!3周只練一個知識點

TAG:何秋光學前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