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就有了的「熱水瓶」!你還不知道保溫原理?其中竟還有做人的道理

明朝就有了的「熱水瓶」!你還不知道保溫原理?其中竟還有做人的道理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傳統的熱水瓶越來越少了,漸漸被飲水機和電熱水壺替代。但現在也還是有很多熱水瓶,因為它很實用很耐用!現在的保溫杯也包含熱水瓶的原理。那麼大家知道這個簡單實用的熱水瓶其中含有什麼原理嗎?懂弟就在這篇文章為大家科普一下。

懂弟小時候見過...

據宋代的歷史文獻(《夷堅志》)表示,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熱水瓶,並且是用水銀塗抹在內膽。而現今更是出現了明朝的瓷器熱水瓶。

但是在專家的鑒定後被判為造假...

而現代熱水瓶的發明者是誰?這個問題也有爭議,有人認為是德國人霍爾德·伯格發明的,因為他在1903年獲得專利並製造出來上市售賣。

還有人認為是英國的物理學家詹姆斯·杜瓦發明的,因為他在實驗將氣體液化需要用到一個保溫的容器,就在1892年發明了「杜瓶」,這個瓶子和現在的保溫瓶原理幾乎一樣,就只有形狀不太一樣。現代熱水瓶到底算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也就見仁見智了...


熱水瓶的「工作」既然是保溫,那麼它就要減小熱的傳播,不讓它裝的熱水的溫度傳到周圍的空氣中。那麼熱的傳播方式有三種,輻射、對流、傳導,熱水瓶的內膽有三個設計就完美的應對了這三個問題。

首先是銀色的外觀,解決了熱輻射的問題,「熱輻射就像是你在火堆旁被火光照射到也會感覺溫暖,這就是熱輻射,銀白色的表面類似於鏡子能反射輻射以至於熱量減小流失。

還有就是內膽的小口徑,一般是用木塞塞住,木塞的作用就是減小空氣對流造成的熱流失,因為熱水如果放在沒蓋子的容器會有熱氣往上冒,這會加速熱的流失,而小口徑再加上導熱性弱的木塞就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

懂弟實在找不到圖了...熱水瓶內膽就和這個差不多吧,中間都是真空的

再就是內膽雙層中間真空的設計,大家如果打碎過熱水瓶就知道,熱水瓶內膽是雙層的,那麼為什麼中間還要真空呢?因為真空連空氣都沒有這使熱量很難傳導到外面,從而解決了傳導致使熱流失的問題。


如果摸一個熱水瓶的表面,感覺挺燙的,像是它「很溫暖很有熱力」,讓人以為它挺厲害,但其實它的本職工作「保溫」做的很差,實踐之下人們會發現它並沒有用。而一個摸起來冷冰冰的熱水瓶,可能一開始會認為它裡面的水都涼了,其實它的水一隻都熱著,實踐之下真材實料的還是後者。

所以做人像是做熱水瓶一樣,有真本事從來不是誇張的顯露出來,而是要內斂、深藏不漏,做好自己的事,等到功成之後,人們自然知道你和那些浮誇的人到底誰厲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個鎚子 的精彩文章:

生活小百科:這種價格實惠的牙膏更好!貴的可能帶來差10倍的效果

TAG:懂個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