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被取消一周內的「國防生」!主動退役的我!

被取消一周內的「國防生」!主動退役的我!

原標題:被取消一周內的「國防生」!主動退役的我!


作者: 枚五;來源:軍渡;




請輸入描述

開 篇


故土三千里,高牆五六年。


一聲遲令到,雙淚落君前。


沒有人給國防生寫一部歷史。


2017年,當「國防生」退出歷史舞台時,大眾不知道17年間到底培養了多少國防生,這個小眾群體的憂傷與快樂經常被人提及,可無論是官方刊物上的分析,還是民間公眾號的感受都很少提及具體數據,憑藉一時一地的現象觀察去描繪一個幾十萬群體的樣貌,既不客觀,也不科學。


可能為了顧及「威信」這個在中國社會中具有現實意義的辭彙,我們只能看到「停止招生」這樣的公告,看不到「決策失誤」、「實踐偏差」這樣的反思。也許,為了十幾億人民的福祉,我們理應忽略掉對「幾十萬」這個小數字的反思。


多年之後,人們會遺忘這17年,遺忘這幾十萬國防生。


哪一天,有人想重啟這樣的計劃時,就僅能從支離破碎的模糊記憶中,從歌功頌德的文章、電視劇中尋找靈感,我想像不出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抹掉不愉快的記憶導致新的世界仍有可能處在不愉快之中。


我希望這個群體的每個人都拿起筆,記錄下個體的經驗,這些經驗能匯聚成一條最真實的河流,注入汪洋,後人看到河流時,定會望洋興嘆。


請輸入描述


力 彑


-①-



夂 小


這一篇,我寫我的心路歷程。


2007年9月,父母送我到燕山大學。


我的專業是石油工程,屬於車輛與能源學院,但我的日常歸國防生學院管理。


國防生學院對待新生很熱情,一位學長幫我領了白床單、綠毛巾被、黃被子、軍綠色牙缸。我被這些顏色迷住了,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形式美」。


那是一段美好的記憶,父母看到整潔的宿舍十分開心,媽媽詢問什麼時候發軍裝,還囑咐我,發軍裝的時候一定多拍幾張照片發給她。

緊接著,我走過了大學一二年級,那時的我活在「少年的煩惱」里,活在人際關係緊張、一事無成之中,聽到最多的話是:「國防生學習都不好,他們將來不用找工作,學好學壞都一樣。」


我學習不好,國防生學院規矩很多,佔用課餘時間也很多。


大二,我跟家裡說,國防生對我束縛太大,我想退出。


母親哭了。


母親的哭泣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迷茫的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是想表達自己的憤懣還是真的想退出,在舉棋不定之下找母親談,得到的必然是不同意。


我不知道我那樣做的意義,難道我僅僅是想看到母親的眼淚?


很多年後,很多朋友跟我談到自己與父母的對抗時,我發現他們的心境竟然和我那樣相似。


大三、大四,我經常在人人網上寫一些憤青的文章,大意無非是:國防生學院組織太多活動,要求必須參加,佔用了我的學習時間。


那時的我經常跑圖書館看書,跑到別的學院去聽老師講電影、文學、歷史。而國防生學院組織最多的是籃球活動,我不喜歡跟著人群做同樣的事,我也不喜歡籃球,所以這樣的活動總是讓我很惱火——那時開始,我感受到了「自由」兩個字的魅力。


「自由」就是我不用去參加我不喜歡的活動,靜下心來一個人練字、學畫、看書、拍電影……

我的那些憤怒的文章有時會寫得很過分,大四,我終於被領導盯上了。


管理我們的是選拔培養辦公室,簡稱選培辦,其中一個幹事找到我,說他看了我的文字,覺得很多寫得還很有思想,這些思想和部隊不合拍,將來到部隊上可能會非常痛苦。他說如果我退四年來國家給我的補助,我可以在畢業之前退出國防生。


我心動了,跟家裡商量。


我媽又一次哭了。



請輸入描述


力 殳


-②-



夂 釒

革 魚


畢業後,我分配到了寧波。


國防生要去軍校進修一年,被稱為「四加一」,於是我去重慶軍校學習了「油料管線鋪設」。


得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我給父母和高中班主任買了些禮物,表示感謝。有工資的感覺是很好的,它讓我暫時延緩了退出的想法。


重慶歸來到寧波,天氣極熱,住宿極差,工作內容跟油料沒有關係,我打起了退堂鼓。那時,部隊給我們國防生的教育是,我們養尊處優慣了,吃不了這種苦,但真正能吃苦的,就能幹成大事。


我知道命運已經把我安排在此,我只能忍受了。


最難忍受的不是天氣,而是人情。


我感到自己身處牢籠,面對一群我不愛見到的人,我想翻越高牆,但每兩周才能出去一次。


那時起,我堅定地認為我要走出去。


在寧波一年之後,因為不會做事,我被派往天津學習一年,耽誤晉陞。

為前途計,我想考研,希望能再想辦法留在軍校,做一名老師。那樣就會比在基層相對自由一些,每天能上下班……


複習的結果是,我發現我已經應付不了考試了,我放棄了。



請輸入描述


一年之後回到寧波,度過了我人生最晦暗的一年。


那時的狀態常常是:白天忙於各種檢查,拔草、刷牆、補材料,把面子工程和形式主義做到極致,晚上打牌休閑。


我的思維變得成熟了一些,我開始考量自己的人生,轉眼到部隊已經三年,人際關係混不好,考研又考不上,想著通過投稿成為一名專職寫手,收穫卻寥寥無幾。


每次單位有大學生來,我兩眼總是放光,以為找到知己,事實證明他們被同化的速度也很快。


那時,想想自己也不小了,一個人身處異鄉,舉目無親。看別人辦個事情,到處有朋友幫忙,看看自己,沒有事業,沒有愛情,沒有朋友,沒有未來。


我總又能想到父母,每次領導們的父母來,大家前呼後擁,幫忙辦事,帶著旅遊,而我的父母從來不要什麼物質,不要什麼場面,他們只希望我過得好。

而我過得不好。


我迫切需要從俗。我開始想辦法融入集體,每次會餐,我會喝很多酒,我會想辦法跟不同人說不同的話,在能夠遇見領導的席上,我會說些希望多提拔的話。


我發現了我致命的缺點,酒量小,而且喝一點酒之後舌頭便硬了,說話結結巴巴。


「從俗」是一件技術活,我發現我曾經鄙夷的那一套東西有很強的技術性。說奉承話,如何讓領導覺得不諂媚,又如何讓同級覺得不噁心;提建議,如把自己想做的事包裝成領導愛聽的話;開會發言,如何既能講出一些問題,還能不觸及領導的痛處。


我發現,我曾經鄙夷的那些事並不那樣的值得鄙夷。我開始變得尊重我身邊的既能夠混得風生水起,又能夠實現一些改變的人。



請輸入描述

替換高清大圖

與此同時,我通過自己讀書、書法的愛好認識了一些其他行業的朋友。


世界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很快,我接到了約稿,我升職了。


升職的原因有幾方面,一方面當時單位組織足球賽,我熟識了單位的很多人,他么雖然官位不大,但他們幫我塑造了較好的口碑,一方面是在一個上級組織的培訓中我講了一堂技驚四座的課,還有一方面,是我很心機地在特殊時間向單位的網站上投了多篇稿件。

升職後三個月,我漸漸適應了環境,覺得做好管理已經遊刃有餘。如何摁住囂張的刺頭,如何引導大家朝一個方向走,我覺得我看得明白了。但束縛手腳的地方太多,在我們一個小小的單位里有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


我開始思考一個新問題:


如果我去解決這些關係,我一定能做好,但這是我想要的嗎?


在一個以安全為目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大體制內,我有必要去解決這些關係嗎?我不需要這汪水流淌,我只需要它平靜。


平靜,是大體制需要的,不是我需要的。


很多人藉由大人物的幫助,做出了不平靜的事,但那往往是「一陣風」,我背後沒有大人物,要不要刮一陣風?不颳風,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請輸入描述


力 殳


-③-


夂 釒


革 魚


我再一次打了退堂鼓,這一次是永久的退堂鼓。


我申請辭去管理職位,半年後獲得批准。再一年,我退出了體制。


Q


A


&


人們會用各種各樣的理論質疑退出或是自我麻痹,我經常會聽到以下這些問題:


要想好呀,你出去了能做什麼呢?


在體制里,你可能知道自己未來十年大概是什麼樣子。在體制外往往不是的,機會和選擇會隨著道路的延長而增加。



請輸入描述


你看別人出去了發大財,那只是極少數,你有沒有想過,大多數人可能是很貧窮的?


在我之前的單位里,每一個出去之後的失意者都被領導拿來教育我們「外面的世界不一定好」,而每一個迫切想出去的都會找到得意者的案例。這似乎是「選擇性偏差」最有力的例子了吧!


總有人用「發財」和「貧窮」來審視一切,當我說想要退出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想要發財。難道人生沒有其他的追求嗎?就不能是為了過一種很窮酸卻很有名望的生活嗎?就不能是為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嗎?就不能是為了活得快樂本身嗎?這些理由我都有,人們誇我「有才」時,我所獲得的滿足遠遠大於當官時別人對我的畏懼……


我壓根沒想過發財的事,我想我可以少賺點錢,只要相對自由一些就好,有人花錢買大房子,有人花錢買豪車,有人花錢買名表,我每個月少賺一點錢,買自由,不行嗎?



請輸入描述


你太天真了,你以為出去了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很多人說「人人生而不自由」,所以外面也不自由,所以沒必要出去。這樣的邏輯就等同於「因為你不會做到國家主席,所以連村長也不要做了!」不能因為沒有「絕對自由」而否定「相對自由」吧。我今天自由一點,明天自由一點,我要的是越來越自由。


我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我相信社會會朝著市場經濟走得更遠,人們會朝著自由走得更遠。



請輸入描述


我也跟你有一樣的想法,這群領導太傻逼了,讓他們管我們,誰不想走?


沒有人是沒有領導的,不管自己是不是某一級別的領導,他們總能抱怨自己上邊的領導。所以多麼深刻的體制問題、文化問題,都能用「領導是傻逼」來輕鬆解答。


在我做管理的時候我會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我在下屬看來,必然也是個「傻逼領導」,抱怨領導是最簡潔的反抗方式,但卻最無用。


我年少時想離開,可能會因為某某領導,年長一些後,原因不再是某個領導了。你可能會說「那是因為體制吧?」我覺得也不全對,「體制問題」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大問題,它事關教育、傳統、文化、信仰、社會結構……


我離開的原因既不是領導,也不是體制,僅僅是出於自我的考量。當看世界看不清的時候,不如看看自己。


我一般不想說某某領導太傻逼了,而倘若有人不理解我為什麼離開,卻自信滿滿地斷言我為什麼離開,那麼無論他是不是領導,我覺得都配得上「傻逼」二字。



請輸入描述


你太自私了吧,你就不想想你的家人?


我剛剛生了小孩,退出體制後,如果過得不好,我們可能跟學區房無緣了。


什麼是對家人好呢?


豐富的物質、長時的陪伴、一個積極向上的自己。


這三者哪個更重要一些呢?我覺得最後一個更重要。


一個帶著兒子吸毒的富翁不是一個好爸爸——物質和陪伴都有了,唯獨缺少積極向上的自己。


我想,我的兒子即便上不了學區房,即便我很忙,沒有太多時間照顧他,但他看到的爸爸是鬥志昂揚的、是熱愛生活的就很不錯。更何況,從體制里走出來,陪伴一定是增加了呢!


在我的價值觀里,物質排在最後,但也並不是毫不在意,我一定也要努力賺錢養家。



請輸入描述



請輸入描述


我也想像你一樣,可是沒有本事怎麼辦?


我並不覺得我有什麼本事,這段時間我在找工作。


有些工作報酬豐厚,但我不太喜歡,有些工作我很喜歡,但報酬太低。我該在二者之間折中選擇。


很多體力勞動者的工資不低,只是你不願意去做。你可能不是沒本事,而是你覺得自己不應該風水日晒雨淋,你的「穩定」讓你產生了優越感,你為什麼不能做低端一點的工作呢?做銷售員、做文員、做計程車司機、做清潔工……你怎麼能說你沒本事呢?


我可能是在強詞奪理,體力勞動並不是你問題中提到的「本事」,是的我覺得你應該找一個讓你越來越有本事的工作,如果你的全部工作都是改改去年的稿子,那你能有什麼本事呢?



請輸入描述


有沒有人應該留在體制內,你的做法會不會影響了他們?


當然有,身在宮門內,必定好修行。希望在內的人多接觸不同的思想,深邃地領悟世界。


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責任,基於自身的能力讓社會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一點就是好的,我見過太多一邊搞形式主義、一邊關注實際進步的人,我希望他們能做好平衡,儘可能多地做出實事,希望當他們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們會說:「我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實事求是。」


至於我是不是起了壞作用。我想說,每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都從跳樓的富士康員工的死亡中受益。越多人的離開,必定越能導致體制反思自己,從而對體制內的人造成好的影響。



請輸入描述


尾 聲


我總覺得,個體經驗不該被遺忘。


我想拋空理性,用近乎道德綁架的話語說:


在這個視覺刺激以秒為單位計算的時代,是否有人會去關注寶貴的個體經驗?哪些與你想同或者不同的人經歷了什麼。我們這個時代,不只由快餐式的讓人憤怒或喜悅的片段構成,也由五味雜陳的每個人的生活構成。


國防生,可以被遺忘,不可以不記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旗獵獵 的精彩文章:

隨想:軍人依法優先和安置?那還真得快出台新軍官法
36歲軍官正連8年超期服役,轉業時驚覺自己像條狗?

TAG:軍旗獵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