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成功只是過程,成長才是目的

成功只是過程,成長才是目的


 

請點擊

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本賬號!


財經刊


三味文摘


第一音樂台




轉自公眾號:真情部落格(ID:ZhenQingBlog)



下個月,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比賽又要打響了,對於廣大球迷們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可喜之事,一場期盼已久的視覺盛宴。作為廣大球迷的一員,我對此也是充滿了期待,想想就高興。




但今天我想聊點掃興的,也是歷屆世界盃中最大的遺憾,所有中國球迷的內傷,志存高遠卻又千年陪跑的——中國隊。




說起中國隊,多年以來早已被恨鐵不成鋼的球迷們貼滿了標籤,說啥的都有,其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恐韓症」。



從1978年開始,一直到2010年為止的32年時間裡,中國隊從來沒有在國際A級比賽中贏過韓國。




要說贏不了巴西隊咱也認了,畢竟先天條件和技術水平都沒在一個level。可總是輸給韓國,中國球迷就受不了,人種膚色身高體重都差不多不說,實力上不弱也是有據可查的,比如,那些年中國曾多次贏過日本,而日本又多次贏過韓國。可為啥中國就贏不了韓國呢 。



其實中國隊並不孤獨,類似的現象在其他項目的比賽上也有出現。




近幾年的國際羽毛球賽場,一直都是兩個巨星的舞台,一個是我們中國的超級丹,另一個是馬來西亞拿督李宗偉,都是羽毛球界不世出的偉大運動員。




論技術水平,很多專業人士都認為,李宗偉比林丹更加細膩全面。可一到賽場上,李宗偉就開始充當林丹奪冠路上的背景角色,13年來,幾乎每次在關鍵比賽遇到林丹都會輸球,3次奧運會亞軍,4次世錦賽亞軍,都是拜林丹所賜,無厘頭的不行。生在林丹的時代,對李宗偉是殘酷的。實力上不弱,可就是贏不了,難道這就是命?



中國隊再差也是國家隊,李宗偉再輸也是世界級,咱們平頭百姓也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就說咱們自己吧,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的經歷相信你也一定不會陌生。




本來有實力考高分的,卻因為過度緊張而發揮失常;在心儀的異性面前,總擔心自己哪做的不好,導致用力過猛而最終被嫌棄;面試的時候由於太想表現自己,反而弄巧成拙,與渴慕已久的職位失之交臂......



如果我勾起了你對童年痛苦經歷的回憶,還請見諒,我並非故意,但卻是有心的。




很多時候我們失敗,不是實力不夠,而是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了。最慘的就是,越想得到越得不到,越得不到越想得到,最後給弄出個「恐x症」或者「逢...不勝」來,那就要命了。寫這篇文章之前剛看到一條新聞,今年高考,有位「同學」正在準備第22次上戰場。




誰都知道這是個心態問題,在關鍵時刻,也許有人會勸你,要有平常心,大事面前要有靜氣,在我看來這都是片湯話,人都有個七情六慾,你說平常心就平常心,有靜氣就有靜氣了?

怎麼才能做到呢?




01


兩種思維、兩種人格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做了大量、嚴格的心理學實驗之後,得出了一個關於

「思維模式」

的理論,這個理論已經非常成熟了,在業界也被廣泛認同。




根據這個理論,可以把人的思維模式分成兩種。





一種是「成長思維模式」,認為好的學習成績、高水平的技能是可以通過不斷努力、不斷學習獲得的,天生的智力條件並不能決定什麼。




一種是「固定思維模式」,認為相比於後天的努力,天賦對人的影響更能起到決定作用,先天條件的優勢,是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彌補的。




卡羅爾說,「成長思維模式」更能促進人的成長。




在一個包括卡羅爾在內的23位心理學權威人士主導的實驗里,來自65個中學的一萬多名學生被分成了兩組,一組叫「實驗組」,一組叫「控制組」;




實驗人員讓這兩組學生分別觀看一段25分鐘的視頻,實驗組觀看的視頻里告訴學生們,人的智力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即使你智商一般,但只要努力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而且還會變得更聰明;

而控制組觀看的視頻里則沒有這部分內容。




結果在學期結束的考試中,實驗組學生的平均考試成績比控制組有顯著的提高,而且更願意選擇有挑戰性的課程。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長期被灌輸,或者受到某種思維模式的影響,最終很可能會形成某種特定的人格。




固定思維模式會形成「表現型人格」,「成長思維模式」則會形成「進取型人格」。




表現型人格的人,在面對一個艱巨的任務時,會把它看成是一個評估他「行」還是「不行」的測試,他們特別在意事情的結果,總是擔心萬一失敗了別人會怎麼評價他們,所以很難接受失敗,會不自覺地把任務當成威脅。




而進取型人格的人,潛意識裡會把每一個挑戰都看成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他們看重的,是自己的變化、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而不是過分在意自己當前的表現,或者想證明什麼;他們知道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是有一個過程的 ,只要持續不斷地刻意練習,一切都會好起來。




由於心理壓力過大,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大多都是表現型的人。進取型的人因為沒有心理負擔,做事情更加專註和投入,在經歷大場面時更有可能超水平發揮。




有一年,普林斯頓大學拿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做了一次心理測試,給這些學生又增加了一次考試,同樣是把他們分成兩組,學校對其中一組學生說,我們需要再次確認你們是否真的夠資格上普林斯頓,而對另外一組說,這次考試的目的是要看你們還有多少潛力有待挖掘,結果第二組的學生的平均成績比第一組高出20%。




很多關於怎麼教育孩子的書里都說,家長平時要想鼓勵孩子,最好不要誇孩子聰明,你要為著他們在某件事上付出和努力而誇獎他們,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02 


什麼更重要




看來人生要想不斷精進,有好的表現,還真得有點成長思維,培養出一種「進取型人格」。




關鍵就在於,你要養成一種習慣,無論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面臨怎樣的考驗,都要把終局定位在自己的成長上,而不是你的表現如何、會失去什麼,或者別人會怎麼看。




平時我們總以為表考試很重要、表白很重要、比賽很重要、打仗很重要,其實這些事情本身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在正式開始之前,結果都已經定了。你唯一能從中獲得的,就是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知恥而後勇。




受人類本能的驅使,我們經常會混淆手段和目的,錯把自己想要的、當成真正需要的。




當你把某件事或某個人看得特別重要,以至於說覺得沒有就沒法過了,通常是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它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很多都是你自己腦補的;二是眼界太小,沒見過更好的東西,貧窮和短淺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青澀的年代,曾為追不上的女孩而苦惱,當時假如你突然實現了一個億的小目標,肯定瞬間就敞亮了,不是說你庸俗,而是你的眼光會隨著眼界而改變。




記得上學那會兒,有個非常優秀的師兄,研究生畢業時特別想去微軟和IBM工作,當時這兩家公司在IT界的地位就像中國高校中的北大清華一樣讓人高山仰止,結果兩家公司都沒要他,一度情緒非常低落,無奈最後加入了深圳的一家中型互聯網公司,後來據說當時因為他去的早有股份,公司上市後直接財務自由了,目前在做投資。當初他加入的那個公司的名字叫——騰訊。微軟和IBM,現在雖然依舊是巨頭,但早已不是業內翹楚了。




明朝大聖人王陽明參加科考落榜,回到家把自己關在屋裡好幾天不出門,他老爸實在於心不忍,勉勵他說,兒子,彆氣餒,這次不行咱再復讀一年;王陽明回答說,我不是因為沒考上而鬱悶,而是發現居然這點小事就讓我感到鬱悶而鬱悶,說完就出去了。時間過去了幾百年,我似乎現在還能聽到他老爸獨自在屋裡心碎的聲音。

這就是一種最典型的進取型人格。

現在,沒人記得王陽明擔任過什麼官職,但沒人不知道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力。




有過一定人生閱歷的人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能沒有的,除了——成長。成功當然很好,但那隻不過是某一時刻的狀態,成長才是永恆的主題。




你對現狀所有的不滿,本質上來看,無非是過往的積累不夠,要想改變現狀,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當下作為起點,開始積累、進步,著眼未來,活在未來。雖然漫長卻是最近的路,就像查理·芒格的那句名言,

想得到一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的得上它。




到時你會發現,成長最大的好處,不是幫你解決問題,而是讓你的問題,不再是問題。




主編強烈推薦您收藏這個號↓↓↓




每夜讀書


ID

imeiyedushu


 

每夜讀書,與你分享有能量、有趣味、有內涵的好文章。陪你讀書,陪你思考,度過美好夜晚。



↑↑↑長按二維碼 一鍵收藏






好書評讀


優讀文摘


財經品讀


商規


讀財

財經解說


  

點擊上面圖收藏這些

優質

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味文摘 的精彩文章:

站隊很重要——宋萬悲歌

TAG:三味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