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有多強大?余秋雨:它讓中國領先世界一千多年

唐朝有多強大?余秋雨:它讓中國領先世界一千多年

◆◆ ◆

在一次講課上,作家張賢亮這樣介紹余秋雨:

有的人成就太大,需要長篇文章來介紹;有的人成就也高,名聲也高,只要幾句話就可以;也有的人一句話都不介紹的,余秋雨就是第三種人。

1992年出版的一本《文化苦旅》,一時洛陽紙貴,人人爭讀余秋雨。

從此,他的書暢銷了二十多年,直到最近一次展出上,出版方將他所出版的所有書,做成了一面書牆時,余秋雨老師才「突然發現自己寫得太多,堆成書牆太嚇人。」

二十幾年來,只有考察,寫作,講課這三件事對他來講是大事。

在離開公眾視野幾年之後,72歲的余秋雨回來,突然選擇在喜馬拉雅選擇錄製了一檔音頻節目《余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讀者們都有些吃驚。

跟市面上講國學、文化的講課者不一樣,余秋雨講中國文化有三點值得聽眾期待:

第一,他講的中國文化,是站在世界視野的角度。第二,他的研究,全部靠腳實地考察得來的。第三,他的考察研究,是經得住時間的檢驗。

唐朝長安:世界性的生活方式

來源丨喜馬拉雅精品課《余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

唐代非常重要,是中國文化的最高榮譽所在,也是中國文化取得世界身份的最高一級台階。後來當然還有很多台階,有的高有的低,但是在整體高度上都沒有能夠超過唐代。

「唐」這個字往往成為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的最簡單的標記。

大家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時候就會發現,哪兒都有唐人街,還有唐裝、唐樂,這就是例證了。

唐人街在歐美不少城市當中大多是華人的聚居區,一般與其他中等高等的社區相比,往往顯得等級低一點,顯得擁擠雜亂,而且還展示出一種艷俗密集的文化圖景。

實在是這個「唐」字有點蒙污了。

其實在唐代站在世界上的時候,那些城市所在地還是荒漠一片,而唐代的戰略狀態又是典雅高貴。

現在日本的京都、奈良,只不過是對中國唐代城市風韻的局部的模擬,但是今天看了,還讓人嘆為觀止。

想想也比較有趣了,我們浩浩蕩蕩人數眾多的中國人被兩個遙遠的朝代命名了,一個就是漢人,第二個就是唐人。

比較起來呢,漢人這個稱呼主要是在國內表明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區別,而唐人的稱呼主要是在國際間指向所有的中國人。可見,唐更具有世界身份。

唐代是讓中國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點

唐代不僅僅是中國的最高坐標,也是世界的最高坐標。這並不是中國人自吹自擂的一種判斷,這是一種世界共識。

我到國外一些著名的古城遺址去參觀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埃及的盧克索,一個胖胖的女講解員,她在說盧克索的古地名叫做底比斯,是整個古代世界的頂端城市。

她剛說到這一句,眼睛瞟到了幾個中國人,馬上笑著說,當然我沒有把中國的唐代放在裡面比。

那麼國際間的歷史學家的論斷就更多了。

我作為中國人,當然不好意思引述太多,但是對於有一位,他明確表示要構建21世紀全球通史的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他在最新出版的《全球通史》當中做出了這樣的判斷,這個判斷大家聽一聽,他說:

羅馬崩潰之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而中國則突飛猛進,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富饒、最先進的國家。

從公元6世紀到16世紀,中國文明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對人類遺產的巨大貢獻,始終居於領先世界的地位。

這位斯塔夫里阿諾斯還特地說明,他說世界在1000年之間被中國引領,中國早在漢代已經成功地趕上了歐亞大陸的其他文明。

如果按照他的這種演算法,就是要再加五六百年了。那麼我們中國人不妨含蓄一點,就說一千多年吧。在這一千多年當中,有個至高點,這個至高點就是唐代。唐代是讓中國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點。

在這我特地要說一下,就是我們中國一直有一些學者認為,唐代並沒有我們說的那麼好,因為隱藏著很多階級矛盾,軍隊打仗有的時候也會打敗。

那我真不知道這些學者有關好的標準是什麼,是沒有階級矛盾嗎?是不打敗仗嗎?其實按照我們的說法,分好還是壞主要看比較,就是通過比較來衡量、來判斷。

羅馬還沒衰落的時候

面積也只有長安的1/7

我想,在時間上把唐代和前後的朝代做對比,這是很多朋友都能做到的。我想提供一個特殊的方位,也就是從空間上做一些橫向比較。這一點我想我們中國的歷史學家做的比較少了。

我的比較是這樣的。在公元7世紀的時候,長安城的人口多達100萬,羅馬的人口已經不足5萬。即使羅馬還沒有衰落的時候,它在面積上也只有長安的1/7。

羅馬滅亡以後,歐洲卻一直瀰漫著中世紀的神學極端主義的陰雲,經常燃起焚燒異教徒的火堆。

比如我曾經在西班牙當時的首都托雷多待過不少時間,僅僅這麼一個城市,宗教裁判所就燒死了幾十萬人。

我們再從歐洲往東看,曾經氣魄很大的波斯帝國,已經在7世紀的中葉被阿拉伯勢力所佔領。唐代為了保護他們的王室,還曾經設立過叫做波斯都護府。印度在差不多這個時間,因為戒日王的去世而陷入了混亂。

如果要比較城市的話,當時世界上比較像樣的首都,除了長安之外,還有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它是連接東西方的一個樞紐。巴格達是當時氣勢如虹的阿拉伯帝國的中心,但是如果把這兩個都城加起來,不管是面積還是人口,還不到長安的一半。

長安人過著一種沒有國界的商業生活

唐代的長安已經習慣了一種世界性的生活方式,這是唐文化的重要基礎。

長安人過著一種沒有國界的商業生活。

長安城佔地8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兩個商市,一個叫東市,一個叫西市,它們各佔地一平方公里,加在一起它們就兩平方公里。和整個長安城80多平方公里一比,它只有1/40,比例不大。

但不管是東市還是西市,這裡邊很好看了,裡邊各有一個井字形的街道,井字形的街道就分成了九個商業區,非常熱鬧了。

東市和西市相比,西市集中了大量的國外來的客商,所以比東市還要繁榮;東市雖然沒有西市這麼繁榮,但熱鬧是足夠的。

我曾經在《仰望長安》這篇文章當中,引用過一個日本和尚圓仁的日記,這個圓仁和尚到長安來研習佛法,住在不太繁華的東市。

他留下了日記,這個和尚非常喜歡記日記,他這麼寫到:6月27日,東市在半夜裡邊失火,燒毀了曹門以西二十四行的四千四百餘家的商鋪。

這個簡單的記錄,實在是一份重要的經濟資料。

一場大火燒掉了東市的曹門外,二十四行的四千多家店鋪。那麼要問,東市一共有多少行?據統計有二百二十行,那比二十四行就增加了快十倍了。

大家請推算一下,二十四行就有四千多家商鋪被燒掉,那麼如果是二百二十行,能夠燒掉多少商鋪?它一共有多少商鋪?這我還說的是不太繁榮的東市。

那西市大家想一想會怎麼樣呢?西市是一派異國情調,而奇怪是,正是這種異國情調成了長安城的主調。

飯店酒肆很多,最吸引人的當然是胡姬酒肆。姬是女字邊的「姬」,胡姬就是裡面的服務小姐,都是中亞和西亞過來的美艷的姑娘。

在酒肆的四周,到處可以看到拜占庭風格的建築、羅馬的藝術、印度的雜技,還有很多店鋪呢喜歡裝飾希臘的纏枝卷葉忍冬花的圖案。

在長安街上你既能看得到波斯人,也能看得到阿拉伯人。我在史料當中也沒有發現過他們在長安鬥毆的記錄,可見大體上是相安無事。

波斯人在戰場是輸家,但是在商場上卻是贏家。長安的寶石、瑪瑙、香料、藥品都是他們在經營。

更加讓人耳目一新的是,波斯的服裝風靡了長安。我們知道,現在伊朗女性的服裝有比較多的限制,但在那個時候正好相反,大膽時尚而引領潮流。

不僅衣料很薄,又有美麗的圖案,而且緊身低胸、經常變化,讓各國女子特別是中國女子大開眼界。現在我們在東方壁畫當中還能夠看到一些蹤影。

這讓我想起一段笑話了,前些年有一些國粹派的年輕人強烈呼籲,所有的中國人只要參加奧運會或其他國際活動,必須一律穿漢服。

當時我正好在北大上課,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問答環節,問我對這樣的主張怎麼看?就是怎麼看待中國人參加活動一定要穿漢服。

我當時的回答有兩條,第一條是以強制的方式來統一普通百姓的服裝,不管什麼借口都不是一件好事;第二條理由是,早在唐代的長安已經很少有人記得漢服是什麼樣的,唐代已經不這樣了。

長安是當時世界各國首都當中最安全的首都

講了這個插話以後,我們再回到長安,長安是很少有這種極端思維的。

在長安的街頭外國人非常多,三萬多名留學生,其中日本留學生就先後來過1萬多。留學生也能參加科舉考試,單單在唐代的晚期,這種科舉的新羅士子,也就是現在朝鮮這個地方的新羅士子就有50多人。

大家知道所謂科舉制度,其實就是文官選拔制度,考上了就能做官,因此那些外籍的考生考上以後,也就獲得了在中國擔任官職的資格,他們確實也有不少人留在中國做官。不僅有那麼多留學生和外國的考生,更難得的是,朝廷對他們非常重視。

幾年前,西安出土了一個方形的墓碑,上面刻著墓志銘,說明這個墓是一個19歲的日本留學生的墳墓。

他在長安去世了,中國皇帝居然親自給這個外國留學生寫了墓志銘,墓志銘當中提到了「日本國」。

請注意,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現「日本」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就出現在這個墓志銘上。

記得2006年我到東京參加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的時候,日本還在紀念這件事,就是中國皇帝為一個19歲的日本留學生寫墓碑這件事。我也參加了隆重的儀式。

我在儀式當中想,天哪,才19歲的一個外國孩子,唐朝皇帝居然親自為他寫墓志銘,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啊!

因此,十幾年以前,西安決定修復唐王朝的皇宮所在地大明宮遺址,日本政府決定要對基礎工程出資援建。

我是這個遺址修復工程的文化顧問,我知道這是外國對唐朝的一種遙遠的報恩。

有一位波斯人居然被唐王朝派遣到拜占庭帝國做大使,請注意,他是波斯人,卻是唐王朝的大使。

他的名字在中國的史冊當中叫做阿羅喊,阿是阿拉伯的「阿」,羅是羅馬的「羅」,喊是大聲喊叫的「喊」,這個字眼居然也進入到了我們的文本當中。

現在有一個日本學者叫宇田亨,他認為阿羅喊其實就是阿伯拉罕,是個猶太人當中常見的名字。你想,既然是波斯人又有猶太的名字,因此他極有可能是移居波斯的猶太人。

為了這個阿羅喊,我曾經親自歷險,到伊朗西部一座不大的城市叫哈馬丹,去考察猶太人最早移居波斯的遺迹。

我不僅看到了古代猶太人在這裡安葬的墳墓,而且還見到了活著的伊朗猶太人。我們都知道現在在國際政治當中,伊朗和猶太人似乎關係很不好,但是古代不是這樣。

一個波斯猶太人居然擔任了中國大使,去拜占庭上任。由此可以證明,唐朝由於世界性的生活方式,一切界限都有可能消除。

這種世界性的生活方式又發生在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環境當中,它的城市環境的等級也是世界級的。

長安的朱雀大街,寬155米,比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還要寬30多米。根據考古發現,長安當時的街道兩邊,都安置了下水道,下水道邊上種了榆樹和槐樹,這邊上還有一米多寬左右的人行道。

長安城裡划出了108坊,坊是土字邊加一個四方形的「方」。每當太陽下山的時候,長安就宵禁了,把一個個坊都關起來,市民只能在坊裡邊活動,坊當然也不小。

有的市民,比較追求自由的市民,如果覺得住在長安不太方便,那你可以移居到東邊的洛陽、四川的成都,當然最自由的地方是南方的揚州,當時揚州已經是一個有大量外國船隻來來往往的碼頭,而夜生活又更加富裕放蕩、無拘無束。

就管理而言,長安城的管理比洛陽、揚州都要嚴格的多,因為它是首都。同時也因為嚴格的管理,使它成了當時世界各國首都當中最安全的首都。

你稍稍比較就可以知道,當時的世界非常動亂。

《余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已在喜馬拉雅正式上線,先生將用260堂中國文化課,從先秦的百家爭鳴講起,連接唐宋元明清的思想文化,涵蓋古今文化大師,並將現代中國文化置於全球性視角考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戎馬一生,卻被後人抹黑
人類如廁史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