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教你怎麼把生意變成一生的事業

教你怎麼把生意變成一生的事業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傳統產業關鍵變革的重要關頭,很多產業正在完成徹底的全新重構和裂變。

一個衣架賣到10個億,一袋小小的榨菜,一瓶小小的眼霜都能年入10多億,很多過去大家看不上,瞧不起的生意一個個在逆襲中崛起。

所以,不要瞧不起你身邊賣包子、賣榨菜的小夥伴,有一天轉過頭來看,可能已經身價數億了。

1

生意和事業的區別

做消費品這個生意,是一個太苦太苦的活,只是為了玩一玩,大可不必來到這個行業。

因為這個行業不太相信投機者,你再強的流量,也得一個店一個店去開業。

你再好的產品,也得一個渠道一個渠道去談判。這就註定了這門生意是一門延遲滿足感的生意。

由於做成一個品牌的生命周期平均在8年以上,多數人都最終會堅持不住,也就算了,比如賺到了第一或者第二個100萬之後就此止步。

然後拿錢去買房買車就好,剩下的事情以後再說。

所以慢慢的,也就做成了一門生意,而不是一個長遠的事業,而多數企業也就停留在生意這個環節,從此止步不前。

也就變成了一門小生意。如果你相信這是一門大生意,你就不會殺雞取卵,提前透支產品生命周期。

如果你相信這是一門大生意,你就不會想要提前享受紅利,而是等待最終的巨大成就。

所以,到底是生意,還是一個事業,就完全取決於你的心態,你到底是想要一個大的快樂,還是短期延續的小快樂,這就是拉開事業和生意差別的根源。

做生意,追求的是短期收支平衡,不會用長遠的曲線值去看收益比例。

做事業,追求的是未來巨大收益,所以會用犧牲眼前的利益,來做長遠收益的事情。

做生意,追求的是短線收益快感,所以講究每個投入都要有快速回報比。

而做事業,則追求的是長長的坡,厚厚的雪,更加專註於構建企業長期的護城河。

所以搞懂你要做的是生意,還是事業,是決定你要不要做大的前提條件。

很多把生意做到一個億的品牌抱怨,為什麼我選擇的這個市場這麼小,為什麼我就一直做不大。最後的原因,多半都可以歸因於創始人自己並不想做大。

比如應該要去分配利益,引入更多人才。創始人認為沒有必要。

比如要自我革命,深度組織架構重構。這位創始人依然認為阻力太大,我沒有辦法和魄力去推動這件事。

就是在這樣的不斷妥協之中,企業漸漸失去了全部活力,變成了一個只會抱怨做不大的生意人。

所以這個世界極端的公平,想要有多大的公司和成就,就得承受多大的痛苦。

所以,生意做大的第一步,取決於你有多大決心做生意還是做事業。

此可稱之為,生意做大的第一步「道」。

2

你的生意做大的三種緯度

為什麼柴磊可以把他的手抓餅事業做的這麼大,一個及其簡單的小生意。

一張餅就幾塊錢,既沒有消費升級的概念,也沒有所謂的壁壘。到底怎麼做大的呢?

產品選擇上極致簡單

在中國能做成巨大體量生意的事情,都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產品,比如一個雞爪,一個豬蹄,一個可以自助式的菜品。

如果一個產品切入結構過於複雜,就不適合大規模去鋪開。

平價和口味廣譜性

在中國,如果想要覆蓋到廣大群眾都能接受,價格一定別太高,一定是可以反覆二次購買的產品,手抓餅就是這樣的生意。

降低生產難度,人人可以實現夢想

開一個黃燜雞到底有多容易,據說培訓三天就可以上手去賣。這就為一個生意大規模擴展早就了先決的條件。

相信這幾條大家都在我過去的文章和內容中見過,並不新鮮。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生產力飛躍,而在消費品這個行業中居然也同時存在三個不同維度的文明。

人類歷史中講的第一種生產力文明,是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本質是什麼?就是看天吃飯,一年收成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天氣好壞,個人的努力在其中關係不大。

這種文明在消費品行業也是有顯現與展示的,就是很多品牌還是停留在看天吃飯的階段。

所以這種文明思維的品牌,可能追求的短時間的擴大人口和土地資源,開更多的店,而不是精細化運營,不去綜合做人力資源系統、資本系統、營銷系統,在戰略思考上也指哪打哪。

人類歷史中講的第二種文明叫做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中對生產力推動固然是有外部的蒸汽機、電力的推動,但適應工業文明而誕生的泰勒科學管理法也居功至偉。

目前很多的企業還處於第二個文明的階段,也就是工業文明的時代,也就是強調標準的工業文明生產階段。

很多連鎖或者零售企業才剛剛開始第二個文明層級的運營階段。

最後講講第三等級的文明,一定是信息化文明時代。

組織和個人都被架構在信息化時代,利用新時代的能源去賦能原有的生產關係,所有的生產關係都會被重構。

在這種生產關係和文明之下企業呈現出幾個顯著的特點:

特點1:消費者與生產者成為合作夥伴。

過去在工業化生產時代,製造業企業先生產出產品,再去尋找自己的用戶,而在新的信息文明時代,由於互聯網這樣的新水電氣能源的出現,導致消費者被大規模化線上化。

所以消費者和品牌主變成夥伴,消費者幫助企業去生產產品,甚至產生預付費的結果。

在這種結果之下預付費和眾籌模型開始重新重構消費品的銷售模型。

特點2:組織內部會以用戶為中心呈現出阿米巴的組織生態。

隨著小而美的品牌越來越多,開始結構傳統大品牌,在新的信息文明時代,企業要想做大,要實現企業內部的阿米巴生態的裂變。

在新的信息文明時代,企業越來越會體現出開放與賦能的特點。

特點3:從賣產品向經營用戶的公司,經營品牌的公司轉變。

小米這樣的新消費品牌公司的成功驗證了一件事情,就是要實現從賣貨向經營用戶轉變。

對於想要做大的消費品企業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希望自己是處於農耕文明靠天吃飯,還是要進入到信息文明。

所以,對於已經過了心理坎想要去做一家大公司品牌而言,衡量自己在哪個文明體系是一件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

中國式生意做大的法則

其實把生意做大,是一個寫成一本書都寫不完的話題,這麼一個宏大的話題切入並不太容易去寫。

但首先第一步應該是在心理上搞定自己。

在投機的行業里,即使沒有搞定自己,只要依靠運氣和一顆聰明的頭腦也可以賺到錢,比如炒幣。

在不投機的行業里,比如消費品這種需要長遠長跑的生意,光有聰明遠遠不夠。

所以在心理上搞定自己是說自己有多大程度具備做大品牌的格局和視野。

當你自己在內心裡說,這就是我一輩子要做的事業的時候,我就可以認為你是做好了要做這件事的準備。

做一家大的品牌公司更重要的事情,是升級你的思維工具。

由於在很多領域裡,很多公司都處在農耕文明時代,所以你用工業文明可以快速去席捲這個行業。

但在新一波生意重構的環境之中,你必須具備互聯網信息文明。所以你需要準備和升級你的思維工具。

做成一個大品牌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叫做堅守。

由於行業不投機屬性,所以整體進步會偏向於平均值的進步,所以堅持熬死對手非常重要。

相信我,大多數人會在懷疑中放棄,最終會剩者為王。

當上面三條都具備了,你的個人能力與個人心態都同時具備的時候,你最終做成一家大品牌公司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你做不成,只能說明一件事,你的認知根本不匹配一件更大的事情,如是,你接受就好。

所以這或許才是真正做成一家大生意的終極奧秘,那就是你自己覺得自己能做成你就能,你自己覺得不能,那就肯定不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富管理智慧 的精彩文章:

他洗一次車,要價5萬,富豪卻排隊找他!14年的堅持,他把洗車做到極致
要麼干,要麼滾,千萬別混!戳疼了無數人的心靈!

TAG:財富管理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