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家長決不能忽視:孩子福報不損減的「五法」

家長決不能忽視:孩子福報不損減的「五法」

文/五台山清心

往期文章:

為使廣大家長正信佛法、破除迷信,正真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使自己的孩子金榜題名、將來事業有成,我們開設《五台山求學業》專題討論。

本期繼續為您分享:更為難得的持戒福業。

1、比布施更難得、更可貴的持戒福業!

很多家長會疑惑,大人都無法持戒,孩子小小年紀如何持戒?其實,孩子從小養成持戒的習慣,對於他一生的意義,遠遠大於布施福業。

孩子能做的布施其實就是捨去自己身外的財物利益他人,雖然屬於有價值的德行、福業,但還不是難得的。

止惡行善,讓自心清凈,乃為佛法的宗要,因此,持戒福業要比布施福業更加的殊勝。

戒就是培養孩子克制自己內心的私慾,達到和樂善生的德行,本質也是克己利他。

佛法中的根本戒就是「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此五戒稱為「五大施」,所謂大就是比布施更加殊勝、更加高上的意思。

2、孩子為何要持戒?

、不造惡業、不感惡果

持戒的反面就是造惡業,也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孩子不持戒那殺業、盜業、淫業等等惡業日積月累,外緣成熟了必感惡果、惡報。因此,堅守五戒是止惡的有效方法。

、是大悲心的體現

悲心是善法之首,每個人都厭苦求樂,他人也一樣、眾生也一樣,五戒就能防止自己剝奪他人、眾生的安樂。

殺生會給一切眾生造成莫大的痛苦;偷盜他人,他人就會失去財產,就會痛苦;邪淫他人妻女,他人就會痛苦;妄語,同樣會給他人造成傷害;飲酒會自我失控,引發其他的惡業,也會給眾生造成痛苦。

因此,能持戒就是孩子自通之法。也是孩子現實福樂、來世同樣福樂的善法。

3、如何培養孩子持戒的習慣

、從小抓起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無法持戒。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習性、認知能力差異較大。但是,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就有了好壞之分、也有了苦樂的感知,因此,持戒的習慣完全可以從小抓起。

、循序漸進

教育孩子持五戒並非同時盡受,而是要循序漸進,次第而行的方法。

比如:

剛剛會說話的孩子,2周歲左右,就要教育孩子不能說假話、欺騙他人。

會走動以後的孩子,就要開始教育他不能滅殺小動物,有的孩子有踩殺小動物的習慣,就要讓他明白,小小動物死的時候同樣會有巨大的痛苦。

上學以後就要教育孩子不能小偷小摸,不能隨便拿同學的物品、學慣用具等。

性成熟期就要教育孩子不能邪淫的問題,而決不能鼓勵孩子去搞對象。

......

孩子如果從小就有了持戒的習慣,那一定會清凈無比,可謂「眾福所歸」,如同得到「摩尼寶」,一切珍寶將會源源不斷,彙集而至!孩子不僅同學喜歡、社會尊重,而且人天歡喜、天龍護持!邪惡之鬼神退避三舍,孩子人生之路就會事事吉祥,福慧圍繞!

感恩您每天到這裡,和我一起分享佛法、深入經藏、開啟智慧!

將文章推薦給他人:

等於傳播智慧

等於造就善業

等於弘楊正法

等於利益眾生......

下一期:

《三福業》中,如何讓孩子持戒、修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假和尚假乞丐,是不思議「福田」?您布施了嗎?
妙蓮老和尚:如何念觀世音菩薩才能聽到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