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唐高祖李淵有一個重要的謀臣叫竇威,論起親戚關係,竇威的從弟竇毅是李淵的岳父(竇威傳所謂太穆皇后從父兄也),武德元年(618),隨著李淵成為皇帝,竇威拜內史令(內史省長官,置二員,正三品,也就是後來的中書令)。史稱:


威奏議雍容,多引古為諭,高祖甚親重之,或引入卧內,常為膝席。又嘗謂曰:「昔周朝有八柱國之貴,吾與公家咸登此職。今我已為天子,公為內史令,本同末異,乃不平矣。」威謝曰:「臣家昔在漢朝,再為外戚,至於後魏,三處外家,陛下隆興,復出皇后。臣又階緣戚里,位忝鳳池,自惟叨濫,曉夕兢懼。」高祖笑曰:「比見關東人與崔、盧為婚,猶自矜伐,公代為帝戚,不亦貴乎!」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李淵可謂根正苗紅,7歲承襲唐國公之位,18歲娶妻出身鮮卑貴族的竇氏)

李淵的話既見親密,也是嘚瑟,但似乎並不是很準確,北周的八柱國並不包括竇家,當然竇家有人當過上柱國,李淵的意思大致是說,本來我家和你家都很牛逼,現在我是天子你是內史令,我稍稍更牛逼一些,有點為你不平,竇威謝罪說:


我家原先在漢朝就多次當過外戚(竇家把祖先追溯到漢文帝竇皇后的哥哥,東漢時候,竇憲的妹妹是漢章帝的皇后,可是後世一般認為河南竇氏出自鮮卑沒鹿回氏、紇豆陵氏部,雖然紇豆陵氏號稱是東漢大鴻臚竇章之子雁門太守竇統的後裔,但這是非常可疑的);在北魏的時候,又有幾次當過外戚;陛下興起,我家又出了皇后;我攀附您的親戚關係,當上了相當於宰相的職位,自問是濫竽充數,朝夕都很戰戰兢兢。

自高家世的驕傲和嚴守臣道的謙遜結合在一起,情商也是真高。

李淵聽了果然很高興,做總結性發言:


山東人與崔家盧家聯姻,都自大自誇,您家代代都是皇帝的親戚,難道不尊貴嗎?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確實出身不折不扣的貴族世家,但隴西李氏大概率是偽托)

三年之後,李淵又一次說了這樣的意思,此處說話的對象是裴寂。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裴寂被《隋唐演義》誤描繪成太監,這對之後影視中他的形象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舊唐書 裴寂傳》記載:


又嘗從容謂寂曰:「我李氏昔在隴西,富有龜玉,降及祖禰,姻婭帝室。及舉義兵,四海雲集,才涉數日,升為天子。至如前代皇王,多起微賤,劬勞行陣,下不聊生。公復世胄名家,歷職清顯,豈若蕭何、曹參起自刀筆吏也!唯我與公,千載之後,無愧前修矣。」

大意是,高祖曾從容對裴寂說:我家出自牛逼的隴西李氏(西涼李暠自稱李廣十六世孫,李淵自稱李暠七世孫,李唐皇室出於隴西李氏且為西涼李暠嫡裔本身可疑,李暠為李廣之後也當系偽冒),和皇族也有婚姻關係(北魏孝文帝時期,,由於漢化的需要,,政治上受重用的隴西李氏在孝文帝與高門士族的聯姻中也頗受青睞,具體有孝文帝娶李沖一女為夫人, 又將李沖另一女嫁其六弟彭城王勰,,將李輔之女嫁其元弟咸陽王禧,李沖另外 5 女分別嫁與滎陽鄭道昭、鄭洪建、范陽盧道裕、清河崔勖、河南元季海,彭城王勰妃後生元子攸,即孝庄帝。後來李沖長孫李彧又娶孝庄帝姐豐亭公主為妻,等等,但這裡的真隴西李氏和李唐皇室家族沒什麼關係),等到舉義起兵,四海雲集,才沒過幾日,就成為天子。前代的那些帝王都出身微賤,苦戰而得天下,搞得民不聊生。您也是出身牛逼的貴胄世家(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西眷房,河東聞喜裴氏家族也可謂中古中國最為顯赫的望族世家之一),當的官都是清貴顯要的職位,哪裡像蕭何、曹參那樣起家於刀筆小吏。只有我和你,千載以後,可以無愧前人了。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隴西李氏族譜)

李淵的基調還是嘚瑟,自己diss了劉邦等開國皇帝,還代替裴寂diss了蕭何曹參,順便把曹操曹丕蕭道成蕭衍也diss了,這鄙視鏈玩得真是溜。

李淵顢頇無能、優柔寡斷的形象其實出於唐太宗李世民後來的刻意構建,其實,他的政治才能自不待言,就說他本人進軍關中,攻下了臨汾、絳、河東,順利攻進長安,只用了5個月,不能不說有傑出的軍事才能(李淵還經常與兒子們討論兵法,說起來李世民、李建成都在父親教育下耳濡目染),可是,從上面的對話看,李淵自詡和吹噓的還是祖先門第尊貴這樣一些並不太靠譜的東西。

當然,這和當時的社會觀念和風氣有關,但是,作為一個大一統新帝國的領導人,這種鄙薄山東氏族和寒門氏族的門第氏族觀念,顯然缺乏包容性,格調也不高,並不利於統治秩序的長期穩定。

李淵的上述言語,嚴格來說當然只是在小範圍內對個別近臣這樣講講,但正因此,某種意義也算是一種真情流露,足以說明當時統治集團上層人物對天下士族按政治出處(而並不是地望)進行分類並區別高下的心理趨向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完全不加掩飾。李淵的話同時也為與「山東士族」相對應的「關中郡姓」的概念和定義無形中作了註腳,「關中」在這裡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關中郡姓」應是指西魏北周時以八柱國之家為核心之關隴集團內的漢人士族及其後裔,「山東士族」指的則是東魏高齊境內的漢人高門及其後裔。也因此,河東裴氏家族以及同在河東的柳氏、薛氏家族是歸入關中郡姓的,而同在河東的太原王氏卻被歸入山東士族,其中的親疏遠近,在唐朝統治者的心目中是客觀存在的。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唐太宗李世民把三品以上作為新貴族的一個標準)

到了貞觀六年(632),唐太宗李世民卻表現出不同於父親李淵的姿態。史載:


是時,朝議以山東人士(根據《新唐書》應為士人)好自矜誇,雖復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女適他族,必多求聘財。太宗惡之,以為甚傷教義,乃詔士廉與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於是普責天下譜諜,仍憑據史傳考其真偽,忠賢者褒進,悖逆者貶黜,撰為《氏族志》(共收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士廉乃類其等第以進。太宗曰:「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無冠蓋,猶自雲士大夫,婚姻之間,則多邀錢幣。才識凡下,而偃仰自高,販鬻松檟,依託富貴。我不解人間何為重之?祗緣齊家惟據河北,梁、陳僻在江南,當時雖有人物,偏僻小國,不足可貴,至今猶以崔、盧、王、謝為重。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在朝士,皆功效顯著,或忠孝可稱,或學藝通博,所以擢用。見居三品以上,欲共衰代舊門為親,縱多輸錢帛,猶被偃仰。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重今朝冠冕,何因崔干(崔民干,因為避太宗諱省略了民)猶為第一等?昔漢高祖止是山東一匹夫,以其平定天下,主尊臣貴。卿等讀書,見其行跡,至今以為美談,心懷敬重。卿等不貴我官爵耶?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遂以崔(民)干為第三等。及書成,凡一百卷,詔頒於天下。

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和李淵的態度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輕視山東士族,而重視鮮卑軍事貴族和關隴集團,但是,他和李淵的觀念也有本質不同的地方:


首先,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和輕視之中有一種對山東高門無法抑制的妒忌和羨慕,只是以敵視和打壓表現了出來。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李世民的全部興趣集中在改變人們固有的貴賤觀念)


其次,李世民對漢高祖作為「山東一匹夫」,「平定天下,主尊臣貴」認定為「至今以為美談,心懷敬重」,與李淵的觀點恰恰相反。

再次,與李淵只重視「冢中枯骨」的陳舊聲望而輕視「當朝冠冕」的政治地位不同,李世民認為朝堂之上的冠蓋人物應該贏得更高的尊重,也應該被視為更高貴的門第(其中可能包括了李淵並不真正重視的創業功臣中原先地位低微的群體)。

最後,基於上述認識,李世民做了政策上的調整,改變唐朝的氏族政策,以適應大一統新帝國的新局面——某種意義上,旨在建立團結貴賤、融合胡漢的新興統治集團。

李淵的兩個玩笑和李世民的憤懣不平:孰貴?孰賤?父子觀念異同辨

(郵票上的太宗昭陵六駿)

當然,李世民的新政策並不是真的風行草偃、令行禁止。導致他暴怒的表面原因,那個被先列為第一等又被降到第三等的崔民干也在他的朝廷擔任黃門侍郎這樣的要職;被他特意提到已經「世代衰微,全無冠蓋」的山東崔、盧、李、鄭四個家族,在唐代依然湧現出無數的宰相;而等到李世民的兒子高宗李治禁止全國最為顯赫的七姓十一家不許相互通婚之後,這七姓反而自稱「禁婚家」,以此作為矜持自誇的資本,反而比之前要求更高的婚姻對價。

時代等待著武瞾,也等待著更新的變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金 的精彩文章:

名叫鎮惡的這位猛將立下不世奇功,但險惡的人心他又如何鎮得住?

TAG:談古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