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一對一的視頻外教學習班?

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一對一的視頻外教學習班?

好小子

兒童歌曲

00:00/02:46

最近有很多家長問我這個問題:該不該給孩子報一個線上視頻外教一對一學習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亮一下身份,我本人是線上自主學習app的重度使用者,但同時我也是傳統英語教育機構的從業者。

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一個好答案,因為,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這有點像在問:學英語該用電子詞典還是紙質的詞典,該看美劇學還是該看好萊塢大片學?

對於我來說,學習方式永遠是多樣的,我的學習方式不拘泥於一種形式,我會使用手機、電腦學習,但也會去線下報名學習,包括付費或免費的內容。

我們不應該把太多時間放在找學習方法和手段上,這容易讓我們忘了學習本身。

這麼多年來,那些暢銷的賣的比較好的書籍或課程是這樣的:超速記憶法、快速成功學、N天搞定英語口語等等等等,他們不約而同地向人們傳遞一個信息:學習是有捷徑的,找方法比下苦功夫更重要。

一勞永逸是人的本性,發生這種事一點也不奇怪。

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數不清的便捷的學習資源,像世界頂級大學:哈佛、斯坦福和耶魯的課也都公開了,這意味著普通人也可以接觸到世界頂級大師的培訓,但又有多少人報名了這些課程之後,能夠達到一個合格的哈佛、斯坦福和耶魯大學的畢業生水平呢?

學習永遠是以學生為中心,就拿英語這個學科來說,英語更是教不會的,是練會的,在選擇線上外教還是線下老師的這個問題上,更多人在關注教,而不是學和練,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學習這件事,有意願的人自然會學得更好,沒有意願的人,就算名師從屏幕里像貞子一樣從屏幕里爬出來到你身邊,估計也難以達到想要的學習效果。

既然線上和線下學習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也就是說選擇什麼都沒有對錯之分,那說說各自的利弊吧!

(1)

便捷性PK

就像7-11的便利店一樣,為了提升便利性,傳統的教育機構也早就開始了居民社區的多重布點,很多機構的分校是比較多的。

線上學習的便捷性是線下傳統機構無法取代的,即便這家機構開在附近,也比不過在床上睜開眼就可以用電腦學習的及時性。

(2)

激發學習意願 PK

如果這個老師夠優秀,不管線上還是線下,跟孩子們的互動應該都不成問題。

一個毫無幽默感的人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人逗笑的,若換成郭德綱和開心麻花,隔著大屏幕都能把觀眾逗得笑尿褲子。

然而,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激發學習者的終極意願,用榜樣的力量去激發人腦中的鏡像神經元。

話說回來,如果聽MP3或者看MV就滿足了的話,就沒有人去看演唱會了,這就是鏡像神經元在起作用。

這樣的例子還有:小貓、小狗對鏡子里的同類很快會失去興趣,對待真實的貓狗卻不會。

還有,我們在醫院裡看到別人打針自己也會覺得疼,但看電視里的人打針不會疼。

就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來說,老師在真人互動中對學習者的激發要更多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激發學習者的意願和熱情,關鍵在於:看到活人做到,這一點線上視頻教學是要完敗的。

(3)

1對1 VS 班課

語言的學習依靠大量的重複,對於孩子來說,不同形式的重複更加重要。

視頻教學多是一對一的形式進行的,這限制了語言學習的社交屬性,在教學的多樣性上,跟線下班課比就略有不足了。

還有,語言課並非僅僅是語言本身,還有一些對社交禮儀的培養,譬如使用語言待人待物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在線下班課中,孩子們可以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實操訓練,這一點也是一對一視頻學習無法達到的。

(4)

教師資源 PK

優質的外教(不光是外教,也包括優秀的中教)資源總會流入更好的地域,譬如: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對優秀外教的招聘就更容易一些。

而國內的三四線小城市,對外教本身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就如咱們出國一樣,去美國咱們一定願意去加州或者紐約這樣的大城市,而不願意去底特律這樣已經衰敗的城市,因此,教師資源的招聘上,線下的機構要吃虧很多,甚至出現了「外教用工荒」的現象。

線上機構能跨越時空的限制,讓全世界的優質資源為自己所用,這一點上,線下機構就要吃虧很多。

現在很多線下機構也引入了雙師模式(當地老師+線上外教同時上課),來彌補教學上的不足。

最後說點題外話:好老師跟國籍無關!

我的觀點裡,外教一直是一個偽需求,為什麼這麼說?

好老師跟國籍無關,各機構在宣傳師資力量的時候,歐美外教都會放在首位來宣傳,這也是因為在大部分人的觀點裡,語音=語言。

但事實是,語音不等於語言,發音好不等於語言好,發音好也並不意味著教學好,否則,普通話的好都可以去當語文老師了。

好老師跟國籍無關,在英語本身上,歐美外教的確有更多的優勢,但英語不是某個老師教會的,要想學好英語,除了老師的課堂教學之外,需要大量的原版資料的輸入和輸出(聽說讀寫)練習。

那老師發音不準也就意味著孩子發音不準嗎?未必!

一個人的普通話標不標準並不取決於語文老師的口音,甚至,我們跟爺爺奶奶講方言,在電視上還可以聽到東北話、河南話和天津話的相聲小品,最終我們會通過大量輸入形成自己的口音。

因此,孩子回家後若能夠浸泡在原汁原味的英語環境中,譬如看迪斯尼大片、多看多聽英語原版繪本,發音一定不會出大問題。

總之,還是開頭那句話,英語是教不會的,而是練會的,我們不應該把太多時間放在找學習方法和手段上,這容易讓我們忘了學習本身。

備註:偽需求也是需求,也需要滿足。這也是為什麼作為英語培訓機構都會請外教來滿足家長們的偏見的原因。

掃碼加入007,不出彩就出局!

掃下面支持一下

我請你喝咖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iztermango 的精彩文章:

TAG:Mizterma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