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列欲界五趣名:地獄、傍生、鬼、人和天

列欲界五趣名:地獄、傍生、鬼、人和天

頌 :

地獄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獄洲異

(接上文)

《俱舍論頌疏》原文

初兩句者,列五趣名。梵雲那落迦,此雲苦具,義翻為地獄,以地下有獄故,非正翻也。言傍生者,以傍行故。言鬼者,謂餘生中,喜盜他物;又復是多他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又多性怯劣,身心輕躁,故名為鬼。言人者,多思慮故,名之為人。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復尊高,神用自在,眾所祈告,故名為天。

講記

「初兩句者,列五趣名」。「梵雲那落迦」,這是地獄的意思,梵語叫「那落迦」。「此雲苦具」,「苦具」的意思就是產生苦的東西,具就是資具、東西,「苦具」就是產生苦的東西。地獄嘛就是去受苦的,地獄裡面會產生很多苦,這個是直譯。意譯的話就翻為地獄,「以地下有獄」,地下有獄,故名地獄。這個從意譯,不是直譯。

「言傍生者,以傍行故」,「傍生」,就是說它是四條腿走路的,身體橫著走的,不是垂直於地面,他的身體和地面是平行的,叫「傍行」。

鬼就是「謂餘生中,喜盜他物」,我們說的鬼鬼祟祟,就是喜盜他物。有很多他人的祖宗,投生到鬼趣去的,能夠吃一些別人的祭品的。「又多希求,以自存濟」,他每天有很多要求的,貪求的,膽子是小的,「多性怯劣,身心輕躁」,不穩重的,就叫鬼。

「人者多思慮」,就多解,人的果報在五趣裡面是比較殊勝的,因為他能夠造世出世的業。其他道、其他趣的這些有情不能夠像人有理智,思辨的智慧就沒有人這麼厲害。

「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復尊高,神用自在」,天人大多數有光明,並且他在天上,大部分有神通,一些凡夫所禱告的這個就是「天」「六欲天」是欲界的天,具體列舉了一下。

《俱舍論頌疏》原文

六欲天者:一、四大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雲時分,謂彼天中,時時多分,唱快樂哉,四、覩史多天,此雲喜足,於五欲樂,生喜足心,五、樂變化天,於五欲境,自變化故,六、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

講記

「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夜摩天」的意思翻譯成中國話就是「時分」,意思就是這個天裡面「時時多分,唱快樂哉」,他不是說全部的時間,大多數的時間是在享受快樂,那麼是時時多分在唱快樂。「睹史多天」就是喜足天,我們說的「兜率天」,「於五欲樂,生喜足心」,這個叫「喜足天」。「樂變化天」,就是前面四個欲界天是受外界的環境快樂,到了第五個化樂天,就是「樂變化天」,他自己可以化一些五欲境來享受。到「他化自在天」,他自己不用化了,叫別人化,他來享受,福報更大了。「於他化中,得自在故」

《俱舍論頌疏》原文

第三句名欲界者,結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總名欲界。

講記

「第三句名欲界者,結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總名欲界」,哪五趣呢?天,主要指欲界天。就是天、人、地獄、畜生、還有餓鬼這五趣。

那麼這裡有個問題,也可以發揮一下,就是阿修羅這個問題,他是五趣裡面沒有的。有的部派說他是第六趣,像正量部、大眾部,說阿修羅是第六趣,但是這個不是正義。在法寶論師的《寶疏》注①裡面,他舉了很多道理,很肯定地說阿修羅是鬼趣所攝的,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那麼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阿修羅就屬於鬼趣,五趣就夠了,不需要再立第六趣。

那麼阿修羅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范古農注②老居士有著作,他說,有的說法,修羅可以分屬四趣,根據他胎卵濕化的不同分屬於四趣。還有的說法,是可以根據四個趣那些兇惡的人來說,他是阿修羅,他就沒有單獨一個趣,人裡面凶的也是阿修羅;畜生里凶的也是阿修羅。這個就太不嚴格了。那麼所以還是以法寶論師這個為準, 就是阿修羅是鬼趣所攝。也就和范古農老居士講的是相應的。范古農老居士說這個阿修羅他畢竟是另外一個世界,不在人間。

引《正法念處經》說,在地上的山裡面的阿修羅是力量是最劣的,最差的。在須彌山外海海底下千由旬的那些住的阿修羅他有大勢力,能與天爭。《四分律》也這樣講,《四分律》裡面講過,海底下有阿修羅的城市,由於他的業報的原因,海底下的阿修羅住的那個大本營,沒有水的,就是說它是乾燥的。雖然它在海底下,那個水是懸在它上面的,因為業報的原因,四面避開的,雖然這個地方在海底,但是它是乾燥的。這個就是海底下居住的阿修羅,有大勢力,能與天爭鬥的。《楞嚴經》講的阿修羅是「其所卜居鄰於日月」,那麼照這個看法,就是住在須彌山半山腰了。那麼我們就以法寶論師講的為準——阿修羅屬於鬼趣所攝。六道裡面阿修羅就屬於五趣裡面鬼趣所攝的。

註解:

注①《寶疏》卷八:【阿素洛唯鬼趣收】。

注②范古農(1881—1951),1943年至上海創辦法相學社,集學者講法相。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宗振和尚 的精彩文章:

TAG:宗振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