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清、濁、和三氣

道醫學堂丨清、濁、和三氣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清、濁、和三氣

編輯/中國道醫







在《太平經》中說:「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皆知重其命,養其軀,即知尊其上,愛其下,樂生惡死,三氣以悅喜,共為太和,乃應並出也。」又說,「天氣悅喜下生,地氣順喜上養,氣之法行於天下地上,陰陽相得,交而為和,與中和氣三合,共養萬物,三氣相愛相通,無復有害者。」按常規的理解,一般請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和氣生為人。



如果人之和氣變成濁氣,也就接近於死亡或就會死亡。如果能讓和氣接近於清氣,便會修鍊成仙。看來夾於清濁二氣之間的和氣是多變的,其驚則變濁,虛極則清。這裡的清就是指清氣,清氣也指陽氣;獨氣則指惡濁之氣。在清濁和三氣中,它們是從哪裡產生的呢?道教認為:「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對於人而言,在這三氣中,「和氣」是最為重要的。和氣也就是混沌之氣,混沌之氣尚沒有清濁或陰陽的分別。




在《道德經》第五十五章中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鱉,猛獸不據,獲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嗌不嗄,和之至。知和日常,知常日明。益生日祥,心使氣日強。」赤子不懂男女之事,但小小的陽物能發強,就是因為其和氣充足所致。嬰兒所具有的和氣,就是混沌之氣,這種氣不具有陰陽的分別,就如同嬰兒的聲音,根本分辨不出男孩還是女孩,如果分辨出來,那就不稱之為原初的混沌之氣,或者說是先天的混沌之氣。




和氣是萬物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體現。也就是說,道教對「和氣」的運用多是對生命而言的。對於萬物而言,有和氣的流動,萬物才能自我繁行生息;對於人類而言,身中有和氣的存在,才能有生機的存在。這也從中透射出「和氣」對生命的重要性。如漢朝時的河上公在他所運用的有關於和氣的例證中似乎特彆強調「和氣」是容易離去的,譬如「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不能聽無聲之聲」;「和氣去於中,故形體日以剛強也」。這裡的「和氣」當為中和之氣,「中」可以解釋為身中,也可以解釋為心中,身(或心)中之氣當柔和才能得以長生。




然而人的生命的壽天長短是不同的,是有所區別的。試想,許多人都生活於同一個環境中,其壽夭長短不應該有太大的差別,可是生活中卻是不同的。在道教看來,不同的原因在於人所稟持氣的多寡的原因所致。如「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污脬則生貪淫也。能知天中復有天,真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戶也」。「守中和」,可以理解為守中和之道,也可以理解為守中和之氣,知道如何守中和之道或氣,才能打開道的門戶而進人到道的世界中。也許有人會說,不是說人身中有道嗎?怎麼還要進人到道中呢?道確實無處不在,但它的存在,並不等於每個人都進入其中,這就象徵我們喝進肚子中的水,肚子中有水,但我們並沒有進人到水中。




值得一提的是,道教不僅僅重視身中的「和氣」,還由此而引伸出不要兵革以求得「和氣」。如河上公說:「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不善之器,不當修飾之。」兵革容易使人的精神受到驚嚇,因驚嚇,會使身中的和氣變得渾濁起來,變得渾濁也就等於和氣離開人的身體,離開人的身體,人的生命自然也就行將結束。人的生命的不存在,尤其是因兵革而不存在是不值得的,這在道教是絕對反對的,因為道教是重生的。對於不倡導戰爭而追求和平的道教來說,認為兵革是不善的,不應當修飾它。



若從「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中分析,「和氣」是易變的。這種易變的思想在《太平經》也有論述,其說:「夫和氣變易,或前或退,故下上無常。」可見,和氣容易因精神的受驚而變得渾濁起來,變得渾濁自然也就不是原來的和氣,而變成濁氣。成為濁氣,人也就接近於死亡。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道學課堂,道家陽宅家居風水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免費結緣《太上感應篇》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免費結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一份天然「葯」手冊,零副作用,效果竟然這麼好!值得閱讀~!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daojiaoe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淺談道醫,葯食同源
堅果也不能瞎吃,10大堅果食用禁忌,請花兩分鐘看完吧!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