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相親那些事兒

關於相親那些事兒

篇首語:

一直不願意公開寫關於相親、婚姻類觀點的文章,因為這畢竟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話題,但最近,Ayawawa事件一發,我內心深處一個念頭迸發了。於是,寫下此文。

目前,我參與相親的次數有幾十次了。很多人都說,至今你還單身狗,你就是太「挑」了。「為我好」的人,還會說:不要眼光太高,降低自己的標準要求。不然,你一輩子就單著吧。剛開始,我還會「耿直」的反駁:我哪裡挑了,我那次相親是......這次相親是......後來,我乾脆,左耳朵聽右耳朵冒。反正,我又不會天天見到你。

接下來,我會針對幾個觀點,說說我的看法,你贊不贊同,隨便!

GIF

觀點一:人一般都會「高看」自已,所以你才會屢次相親失敗,不妨降低一下自己擇偶條件。

當我看到這個觀點時,確實,我相親總是不成功。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存在「高看」自己的情況?焦慮感伴隨而來。我畢竟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我一般不喜歡錯過自己的「情緒感受」,我更喜歡感受內在的深層感受。我發現,我的焦慮感來源於我的「自我貶低」。於是,我發現了這一觀點的可惡之處。她將「相親無果」直接定義為「相親失敗」,然後歸因於「高看自己」,這種觀點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貶低自己,將就相親者。後果,自己想吧。

觀點二:你不結婚,就是對父母的不孝順。

我在14年聽過類似的觀點,來自於一個當代女大學生之口:我必須給自己找個下家,這樣父母就不擔心了。當時的我聽了,如同聽到一聲雷響。我真的沒想到,我們受教育這麼些年,竟然還有人把自己當成「累贅」。在17年,看到一個姐姐寫的微信軟文:大齡剩女,你有沒有想過?你如果一直沒結婚,你的父母會一直很擔心,你的不結婚,就是對父母的不孝順。我當時看完後,又是被雷「劈」了一下,渾身一激靈。這種歸因法也太搞笑了。我承認,如果我們沒結婚,父母會擔心。但是父母的擔心的根源在於我們結婚否嗎?不是的,父母的擔心源於他們的愛與期盼。他們希望子女都能夠衣食無憂,有人相伴終生。

觀點三:婚前,你要「三從四德」,婚後,你可以「上房揭瓦」。

幾年前,有個姐見我一直沒找對象,說我「情商太低」。於是給我分享一個「情商極高」的姑娘的相親經驗。因為她成功地將自己「嫁」給了「情商低」的富二代。經驗如下:在相處的前一段時間表現出「三從四德」,讓對方完全陷入你的「溫柔」中。木已成舟,你可以「上房揭瓦」了。到現在我還記得講這事兒的姐那一臉羨慕讚賞的表情。當時的我「懵懂無知」,只是覺得對我來說,「太難,難以上青天」。我還是「破罐子破摔」。幾年後,那個「嫁」給富二代的姑娘果然做了自己,成了「女強人」,但她老公卻認為她好像變了一個人。我承認,「男主外女主內」價值觀在中國仍是主流思想,很多男性的價值觀確實如此。但女性為了結婚,壓抑自己的想法,虛與委蛇,獲得的婚姻生活又怎能符合自己的「期待」呢?

最後,我想說:

一、不管經歷多少次相親無果,都不要貶低自己。畢竟相親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它取決於兩個非常不穩定的個體。

二、警惕那些讓你開始「自我貶低」的言論。無論這些言論來源於你的親人,還是某些所謂「權威人士」「權威機構」。

三、如果你想要豐富的物質生活,自己去爭取,不要一味的仰仗「他人」。畢竟你有可能是「折損自我尊嚴」得來的。對方滿足你,你變「低能」,對方不滿足你,你變成「怨婦」。

四、婚姻不是簡單的歸結於「門當戶對」「只要對我好」的辭彙,也不是「找個愛我的,還是我愛的」的選擇題。婚姻涵蓋了很多內容:彼此的價值觀、相處的舒適度、相互的愛、人生規劃等等。

願已經結婚的人,

珍惜彼此這段相處的緣分;

願仍未結婚的人,

仍對未來的婚姻生活充滿期待。

『一個? 愛生活、愛學習、愛分享的「耿直gir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步步傾心 的精彩文章:

TAG:步步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