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青華上帝:如何分辨正念和妄念(圖)

青華上帝:如何分辨正念和妄念(圖)

來源:道德真源《聖賢法語》欄目330篇

摘自:《唱道真言》 製作:道德真源



故孟子曰:「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此時一見,怵惕惻隱之心與見俱發。未見之時,此心空空如也。既見之後,此心又便無了。惟乍見之時,此怵惕惻隱,不知從何處來,若決江河,沛然莫御。若謂此怵惕惻隱預先安排下的,則未見之時,為何空空如也?既見之後,為何便就無了?既已無了,他日又見,這怵惕惻隱又隨見而發,發後又無,無後又發,試問此心有物乎?無他,虛之極,靈之至也。惟虛而靈,故能隨感而發,發過即無。吾道家所謂玄關一竅,於此思過半矣。

青華上帝:如何分辨正念和妄念(圖)

然乍見孺子入井,怵惕惻隱隨發,與夫見財忽起盜心,見色忽生淫念,此淫念盜心,亦與境俱發,何所分辨?不知凡念頭髮得十分圓滿處,便是心之真體;稍有未慊,即為妄心。乍見孺子入井,此怵惕惻隱,何等切實,淋漓痛快!烈烈轟轟,如夏日秋陽;凄凄切切,如悲風苦雨,與大菩薩慈悲救苦之心,他不多一些,我不少一些,豈不是心之真體?若見財起盜,見色生淫,雖淫盜之心,或亦與境俱發,然畢竟道是自己不好心,不可與天知,不敢對人說,欲做不敢做,欲舍不即舍,比那怵惕惻隱之心,不十分圓滿;及至自己悔悟,知這個淫心盜心,斷斷然成就不得的,登時雪消冰解,當此雪消冰解之時,這點真心又十分圓滿,子即可跨上蓮花寶座,為大眾說法,一點靈光,閃閃爍爍,明明亮亮,可照見三千大千世界。故曰:凡念頭髮得十分圓滿便是心之真體,稍有未慊即是妄念,此之謂也,此孟子所以言性善也。

(更多內容請訪問:www.daode.org)。

青華上帝:如何分辨正念和妄念(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陽熹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精神道德,以收斂為主(圖)
尹真人:如何出陰陽之外?(圖)

TAG:東方陽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