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解禁,包鋼股份閃崩!劉益謙在狂拋?
市場又見閃崩,這次輪到了包鋼股份,當日下跌9.95%,市值跌了超過90億元。股價下跌,與限售股解禁密切相關,5月28日上市公司共有96.38億股解禁,佔比達21.14%。其中,解禁股中,劉益謙旗下公司佔比約四成。或許,劉益謙也在出貨包鋼股份。
5月28日,包鋼股份盤中遭遇閃崩,股價一度跌停,截至收盤報1.81元,下跌9.95%。包鋼股份總股本455.85億,相較上一個交易日,市值下跌91.17億元。
當日,上市公司共有96.38億股限售股解禁上市,約佔公司總股本的21.14%。解禁股東中,包括招商財富、國華人壽、財通基金、理家盈、上海六禾及華安資產七名特定投資者。
5月28日,包鋼股份共成交536.47萬手,而上個交易日僅為54.91萬手,成交量約為上一交易日十倍,結合當日大批限售股解禁,很顯然,就是這些定增股東在拋售。
此外,上述定增股東本為「尾礦湖」稀土而來,結果折騰三年,尾礦湖開發問題遲遲不能解決。而在三年鎖定期內,包鋼股份股價持續下跌。在按捺了三年後,定增股東似乎拋售慾望較強。
劉益謙在拋售?
包鋼股份解禁股股東可謂「陣容」強大,其中,上海理家盈貿易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新理益集團,該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劉益謙,曾被冠以「定增大王」頭銜。此外,劉益謙也是國華人壽董事長兼實控人。
根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此次限售股中,劉益謙佔了大頭。理家盈持有21.78億股,佔總股本的4.78%,國華人壽以自有資金持有17.11億股,佔總股本的3.75%。劉益謙旗下公司共持有包鋼股份38.89億元,合計持股比例達8.53%。由於此輪解禁股共計96.38億元,因而劉益謙旗下公司持股占解禁股比例達40.35%。
根據成交數據顯示,5月28日共計成交5.36億股,而上一個交易日僅成交0.49億股,說明多出的4.87億股,很大程度上來自解禁股。以4.87億股計算,約佔解禁股5.05%。
據悉,上述定增項目定增價為1.8元,除權後約為1.29元,以1.81元股價計算,即使按低價計算,拋售也能浮盈40.31%。若這些股東持續拋售,上市公司股價恐持續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包鋼股份前幾日曾流傳出,「預計公司稀土業務今年凈利潤將在 20 億元左右。」的新聞。對此,包鋼股份於5月18日發出澄清公告,上市公司表示,按照公司向北方稀土供應稀土精礦的價格和數量測算,2018年公司稀土業務預計可實現凈利潤 20 億元以上。
或許,包鋼股份這不是澄清,而是進一步表明稀土業務盈利可期。受「澄清公告」影響,5月21日,包鋼股份量價齊升,當日股價上漲2.49%,成交量達131.82萬手,較上一交易日(5月18日)38.12萬手成交量,增長了245.82%。
此外,上市公司高管也擬增持,以行動來支持股價。自披露之日6個月起,13名董監高成員擬增持20萬元,約合260萬元,6名董監高成員擬增持10萬元,約60萬元。
與洶湧的減持潮相比,董監高的增持行為,似乎是杯水車薪。
稀土定增
2013年12月31日,包鋼股份公布,擬增發298億元用於收購包鋼集團旗下選礦相關資產、白雲鄂博礦綜合利用工程項目選鐵相關資產和尾礦庫資產。
當時包鋼股份鋼鐵主業遭遇行業產能過剩、主營收入下滑的尷尬現狀。2014年年報顯示,包鋼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97.92億元,同比下降21.1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20.09%。
包鋼股份如此規模的定增,能夠收到定增巨頭的青睞,主要還是「稀土資源」,就是尾礦湖資產。
根據包鋼集團公開官方資料顯示,尾礦壩面積已達20平方公里,儲存尾礦1.5億多噸、水1700多萬立方米。與原礦相比,尾礦所含的稀土平均品位已從6.8%提高至8.85%,鈮礦、釷礦品位也均呈富集狀態。
當時有分析師指出,定增方案獲核准,後期包鋼股份朝著資源類型企業轉變,將變為「鋼鐵+鐵礦+稀土」的資源類龍頭企業。甚至有媒體表示,在拿下這一礦區的資產後,包鋼股份也由此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企業。
可是,這樣美好的藍圖還是落空了。2018年4月28日,內蒙古證監局公布關於對包鋼股份及其原董事長魏栓師、原董事會秘書董林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包鋼股份募集資金約298億元,其中269.31億元用於收購包鋼集團尾礦湖資產。同時,擬實施尾礦庫資源開發利用工程項目,預計2016年10月建成投產。2015年7月,包鋼股份披露尾礦湖項目資產已經交割完成並由公司運營。但此後,一直未披露尾礦湖項目的具體建設進展,也未揭示該項目建設停滯引發的風險。
直到2016年11月,經問詢後,公司才披露尾礦湖項目於2016年暫緩建設,未能於2016年10月按期投產,並擬對尾礦湖項目建設方式作出調整,由自建改為購買。也就是說,包鋼股份似乎自身沒有能力開發利用尾礦湖,那麼,近300億元的定增,並不能給公司帶來新增營收,向資源型企業轉型也無從談起。
根據包鋼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536.84億元,100%收入來自冶煉行業,其中板材、線棒材、型材和管材分別佔比59.86%、13.52%、13.43%和13.19%。儘管多年來持續注入稀土資產,從營收角度看,上市公司依舊是一個純粹的鋼鐵公司。


TAG:環球老虎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