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淚目!諸暨,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淚目!諸暨,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GIF

城市·生活·民生·娛樂

在時光的變遷中

諸暨已經完全蛻變

在這些年來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座座大樓拔地而起

但在許多諸暨人心中極具紀念價值的事物

卻也正在離我們遠去……

逐漸消失的地標建築

老火車站

諸暨老火車站最早是在1951年6月建造的,那時稱鐵路諸暨中心站,建站後因浙贛線的建設改造,諸暨火車站也經歷了數次在原址上改造和擴建的過程。在80年代到90年代這段時間,諸暨火車站承載了父輩們的夢想,向遠方飛馳而去。

諸暨供銷社貿易中心

現在的諸暨商業綜合體遍布城市每個角落,然而在二十多年前,這裡是諸暨唯一一個當時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綜合體,也是當時諸暨的時尚前沿。

老青少年宮(大操場)

諸暨青少年宮前面的廣場。記得這棟古建築是曾經的諸暨圖書館,無數的諸暨棟樑從這裡走向世界!

老電影院

那時候諸暨只有一個電影院,多少情侶在這裡牽手成功,如今諸暨電影院那麼多,卻再也沒有那時候看電影的感覺了!

燈光球場

這裡是諸暨體育的發源地,也是運動健兒們的搖籃,經常都要早點去搶佔位置。

新華書店

在連網路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年代,書籍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最重要途徑,或者可以說這裡曾是諸暨知識的殿堂。

三十六洞

什麼是三十六洞呢?那是為了諸暨城關的安全,在諸暨城關中水門對面那個用泥質堤壩之擋著的上江東之東,一直向西聯接到老鍾家的諸暨機電廠為止的一個活動水泥堤壩,堤壩由三十六台可以向上提升開啟的水泥閘門組成,因為閘門上面前後都有留緊急時工人們活動的場所,加上閘兩側都有如橋墩那樣的水泥固定墩,所以,閘的南北前後都有三米左右的深度,遠遠看去就象是三十六個洞窟,所以,老百姓就叫它三十六洞了。

長弄堂和四眼井

曾經這裡是諸暨的中心,住在這裡的人都有一樣個響亮的名號「老城關」,如今的「城關」已經擴大了不知多少倍,但是在老一輩諸暨人眼中,中心從來不曾改變。

鸕鶿灣村

諸暨是越國古都,也是江南水鄉、魚米之鄉,有一種水鳥,便不經意間成為人們的好幫手,捕魚抓魚堪稱好手。鸕鶿灣村從前便是這些捕魚人的集居區,家家戶戶都養了幾隻鸕鶿用作捕魚。

消失的老城關

「城關鎮」早已消失,些許年後,對於我們的子輩來說,她或將變成一個陌生的名字。嶄新的諸暨在蓬勃發展,而這些曾經的記憶,那是我們父輩奮鬥過的足跡。

逐漸消失的諸暨味道

柴火飯

小時候每到做飯時,聽著劈柴聲、炒菜聲,是咱紹興囡囡最幸福的時刻。最喜歡給媽媽打下手,坐在灶門前給母親添柴燒火,然後時不時吞著口水,伺機還偷上幾嘴。

爆米花

「砰」的一聲,小朋友們都會朝著聲響傳來的方向跑去。因為大家都聞見了那新鮮的米香,這肯定是爆米花師傅來了。師傅會挑著擔子,一頭放著葫蘆狀的「炮彈」,另一頭則是火爐與風箱。他可是小時候我最愛的職業啊!

麥芽糖

一般是被裝在竹匾中,由賣糖人用扁擔挑著走街串巷地叫賣,放學時也會出現在小學門口,看到賣糖人的身影就彷彿聞到麥芽糖的甜味。地道的麥芽糖很甜很粘牙,讓人又愛又恨,喜歡得不得了。

米胖

米胖是以前孩子最喜歡的小零食,既可以吃又可以玩。那時候,做米胖的小販開著拖拉機走街串巷,孩子們一看見就以最快的速度沖回家,催著媽媽裝米拿糖拿最大的袋子去炸米花棒。

消失的吆喝聲

邦邦邦…棒冰!赤豆棒冰!

小時候冰箱還沒有現在普遍,賣棒冰的人手推自行車在校門口那裡,伴隨著木塊敲擊木質冰棒箱子的「邦邦」聲響,「邦邦邦~賣棒冰!」這是小時候最盼望的聲音了!

賣~甜酒釀~

那時候,時常有人推著一輛舊自行車,每天在大街小巷用方言喊著賣甜酒釀。伴著幽幽的米酒香,無論誰聽到都忍不住想去買點吧!

磨剪子嘞~戧菜刀

吆喝聲故意拉得很長,一聲接一聲從巷裡傳出,小時候聽到這樣的叫喊,還會忍不住跟腔學起來呢。在聲音就像童謠一般,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彈棉花

老一輩人最喜歡蓋棉被,保暖踏實,給人沉甸甸的溫暖,彈棉花「嘣嘣嘣」的聲音彷彿還在耳邊,現在就見不到這個場景啦!

消失的童謠

1

搖啊搖,

搖到外婆家,

外婆請我吃年糕

……

2

又要哭,又要笑

兩隻黃狗來抬轎

一抬抬到城隍廟

『卜咯』跌一跤

撿得一塊煨年糕

3

廊廊廊 ,

騎馬過楊廊,

楊廊一個諾,

接搭囡囡做老婆

越發展,越消失

這句話並沒有什麼不對

摩天大樓向上攀爬

悄然改變著這座我們的城市

這些曾經的記憶不斷遠去

但並不說明它們所代表的時代會被抹去

它們被銘刻在歷史中

諸暨不斷地在發展

新的標誌性建築也不斷增多

新地標

西施故里旅遊區

西施故里旅遊區以曾經的鸕鶿灣村為核心,依浣紗江逶迤排開,綿延數里部。整個景區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是一處充滿江南民間特色的園林景區。

城市廣場

諸暨城市廣場位於諸暨市東部,處於老城區與城東新區的結合部。通過西施大橋、太平橋,與老城區緊密相連。城市廣場集遊覽、休閑、觀光、文化、科普教育等多項功能於一體,是諸暨的核心標誌性區域。

新火車站

2006年6月16日,因浙贛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諸暨火車站搬到於艮塔西路168號。

西施大劇院

西施大劇院坐落於諸暨市城東中心區,以「城市的光環」為主題,以獨特的建築造型、先進的舞台技術和完善的演出功能躋身於當今國內現代化的先進劇院之列。

城市館

城市館坐落在城東新城,是城東新城的一座標誌性建築,總共5層。其中一、二兩層為城市館,全面展示我市人文歷史、經濟社會、發展創新,三、四、五等3層將用作科技館展館。

香榧博物館

中國香榧博物館地處諸暨市浣東街道十里牌,佔地52畝,建築面積12600平方米,總投資9523萬元,由香榧博物館和香榧主題公園兩部分組成。是中國第一座以香榧為主題的集展示、教育、研究、商貿、旅遊於一體的多功能專業博物館。

長弄堂商業街

長弄堂商業步行街背靠陶朱山,沿人民中路,長約一千米,北接大橋路,南至紅旗路,它是諸暨具有「歷史人文底蘊」的特色街區,以典型的江南傳統商業街為原型,粉牆黛瓦、瓦當滴水、街巷元素對景,塑造具有中式意象、符合時代氣息的高品質現代商業街區。

農林大學

諸暨的第一所大學,學院位於諸暨市城北教育園區,2013年9月7號在諸暨正式開學!

新人民醫院

老人民醫院搬遷後的新院,集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於一體的現代化、人性化、花園式醫院,佔地面積250畝。

隨著諸暨的發展

新與舊的對比將會越來越明顯

會有更多高大上的建築成為新的地標

也會有更多的娛樂、生活方式出現

品味過往才能懂珍惜眼前的幸福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暨頭條 的精彩文章:

諸暨男子約特殊服務,說好事後8000元,結果用委內瑞拉幣結賬!

TAG:諸暨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