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憑什麼一噸千萬?馬未都說黃花梨

憑什麼一噸千萬?馬未都說黃花梨

馬未都,漢族,1955年3月22日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暢銷書作家,2008年,馬未都以74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2008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

馬未都談黃花梨經典語錄

「我想黃花梨永遠不會是大眾使用的東西,它永遠都是高端的,在歷史上永遠是中國的富裕階層,而且是非常富裕的階層才使得起。」

「黃金在全世界的市場都是以金融產品出現,就是因為這個東西稀少,如果很多,肯定不是這個價錢,物以稀為貴在於它的品質,物理學講黃金的延展性非常好,而在木材當中黃花梨的木性是最穩定的,最溫和的。別的可能也有稀少的,但是木性不好,就沒有人挖掘它。」

「全世界很少能有一個民族做傢具用這麼硬的木材,在古代沒有機械加工,因此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只有中國人可以做,中國人很願意為難自己,一個是維持生活,一個是享受這個樂趣,中國歷史上都是拿軟筆寫字,不是中國人不知道硬筆寫字快,主要是修身養性,傢具也是這樣,在幾百年前,工具都沒有這麼好,包括施工的東西沒有達到現在鋼的硬度,做這樣的傢具投入非常大的。這是黃花梨傢具從根本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黃花梨那個土財主味特少,而且它是文化品位的象徵。」

「黃花梨本身有兩個創造,第一個是自然而生,這個木頭長成什麼樣和你想的沒有關係, 另外一個就是人工的,因為他們都是能工巧匠,他們又包含了另一層文化內涵,這兩個進去,一個是自然屬性,當然了,所有的自然屬性都是文人賦予他的。」

「大部分的人希望我買了這個傢具之後升值,能夠有利益上的回報,這個利益的回報很多是精神層次的。當時我買這個東西50萬,現在值80萬了,這是心理的一個愉悅,他可能從經濟目的進入這個領域,但是最終會獲得很多文化的樂趣。收藏呢,即便他是從逐利開始,最終還是歸結到文化上,因為黃花梨傢具存在了幾百年了,有很多的文化信息。」

「最早黃花梨傢具是屬於中國的貴族傢具,是文人參與設計的,這些人參與設計是跟一般的工匠直接設計是不一樣的,文化內涵特別多,即便是素的黃花梨傢具,也彙集了大量的文化符號。有時候你感覺什麼也沒有,但是很奇怪,四百年之後今天的西方人認為很厲害,設計的這麼現代,不敢想像是古代人設計的,這也是黃花梨傢具受全世界公認的因素。」

「黃花梨傢具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它囊括的文化內涵不僅體現在傢具作品的造型上,更因其幾百年來的設計。現在沒人敢用這麼貴重的材料冒風險,大家都沒有信心去超過古人,因為這個文化符號太深重了。」

「中國人喜歡在文化上做文章,並將這些文化符號印刻在生活起居上。就比如說這世上沒有一棵叫紫檀這個名字的樹,黃花梨傢具沒有叫黃花梨的樹,包括紅木也沒有一種樹叫紅樹,它是帶有很強烈的色彩,帶有文化的東西,因為中國人認為黃色、紅色、紫色都是很吉祥的東西,所以起名的時候都是逐漸演化的。」

「中國傳統傢具裡面精華的東西是作為藝術品出現的,而不是實用品出現的。不僅僅是一個使用的傢具,重要的是還原古代文化的藝術品,擺在你家又收藏了,又實用了。我偶爾也逛傢具市場,發現今天的傢具都或多或少的表明一些中國的文化色彩,表明中國文化的力量。」

「近年來大家重新喜歡上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傢具、裝飾等等。人們在選擇中式傳統傢具時是想更深入的接近中國歷史文化。這股古典傢具風不僅導致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尋找具有收藏價值的貨物,在國內,也使一些仿古家具備受推崇。」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給別人看看,別人都會感謝你的。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木 的精彩文章:

一切不「剎縫」的傢具都是「小偷活」
紅木傢具你喜歡「獨板」?還是「一木連做」?

TAG:紅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