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注12個領域60個重大問題,這屆科協年會很有料

關注12個領域60個重大問題,這屆科協年會很有料

找工作

碩博士都首選這個平台→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科技界一年一度的交流盛會——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27日在浙江杭州閉幕。20年前,首屆中國科協年會在杭州召開,20年後,2500餘位國內外科技工作者代表再聚杭州,探討科技創新最新話題,為經濟發展獻計獻策。這屆科協年會有何不一樣?

聚焦科學和技術前沿難題

研討科學和工程技術前沿,反映一線科研人員集中關注的難題,為未來科技發展提供決策參考,這是本屆年會的一大特點。

「智慧社會、數字中國的建設亟須更智慧、強大、成熟的物聯網技術。然而,現階段物聯網技術的數據採集能力和數據服務能力,已無法滿足數據生成速率和規模的不斷增長。因此,亟須研究新一代認知物聯網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說。在建德市分論壇召開的軍民融合兩用關鍵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發布了十大技術問題,「新一代認知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位列其中。

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執行秘書長、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吳松表示,徵集、評選並發布十大技術問題,旨在推動我國超前部署一批前沿科學研究、提高我國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水平、提升我國重大工程技術的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年會期間,中國科協還依託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徵集領域內頂尖專家的意見,發布了6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據介紹,6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來自信息科技、智能製造、生命科學、先進材料等12個重點領域,通過1100多位專家學者推薦,2100多名一線科研人員參與初選,54名學科領軍專家複選,並經過33名院士專家終選,最終選出。

解決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

發動智庫力量,解決實際問題是本屆年會的一大著力點。為此,本屆年會首次舉辦中國科技峰會,創設了以「智庫」為主題的論壇——中國科技智庫論壇。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如何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解決經濟和科技兩張皮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哪些是科技界、產業界應該關注的領域?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年會開幕式上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孕育發展,重點領域將產生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科技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這就需要著力探究世界科技前沿熱點,遵循科技發展規律,搶抓創新機遇,做好體系布局,力爭重點突破,特別是要重視可能引發產業變革的重大顛覆性技術。

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科技創新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報告中表示,要提升我國獨立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前沿方向的能力,引導動員全社會創新資源的組織方式,主導定製新技術新產業發展標準規則的能力等。

論壇期間,中國科協發起組建中國科技智庫聯盟的倡議。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說,智庫論壇致力於打造成匯聚智慧思想的高端智庫和探索科技前沿的學術交流平台。同時,藉助智庫的力量,研究如何建立相關制度,支撐重大顛覆性技術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數字經濟已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正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在專家學者之江高峰對話上,與會專家表示,數字經濟帶來的不僅僅是新一輪的技術競爭,更帶來了產業結構轉型的契機。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中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即發展不平衡和公共數據分割嚴重。」之江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朱世強說,發展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上,當前數字化主要應用於服務業,而在製造業上的比重依然較低,其次就是由於區域發展的不協調導致數字化的地域差異較大。他認為,要建設良好的數字經濟生態,必須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包括從4G到5G、IPV4到IPV6的升級等。同時,要加強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的融合,打通各個部門之間的公共數據,實現數據共享。

搭建廣闊的國際交流平台

本屆年會上,國際元素處處可見。中國科協有關負責人介紹,年會共設計了14項國際化學術交流活動。

我國科技期刊總體規模和水平與科技發展水平不匹配,如何建設一流科技期刊是本屆年會討論的焦點。在中國科技峰會——世界科技期刊論壇上,國內外頂級期刊主編共論科技期刊發展「道」與「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原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說,應對全球重大科學挑戰,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提高研究數據透明度和研究過程的可複製性,對科技期刊尤其是頂尖科技期刊非常重要。」《科學》雜誌副總編弗拉達·文森說。《自然》雜誌總編菲利普·坎貝爾則分享了選稿的方法和標準。他介紹,《自然》決定刊出什麼文章全部由期刊內部編輯決定,還會考慮研究對社會的價值,「有些論文純粹從研究角度來說可能不是非常重要,但對於社會變革方面很有價值,我們也會刊用。」

在中外科技社團發展論壇上,30位中外科技社團負責人圍繞世界一流科技社團的基本特徵和建設路徑深入研討。懷進鵬說,本屆年會首次倡導舉辦中外科技社團發展論壇,是希望知名科技社團負責人一起分享科技社團管理中的經驗、知識和思考,共同探討面對知識創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科技社團發展的方向、目標和舉措,並增進全球科技社團之間的理解、溝通。

交流之外還有合作。在中外科技社團發展論壇上,中國地理學會、中國農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分別與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德國農業協會、英國紡織學會簽約,將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募格學術 的精彩文章:

一篇論文寫完之後,你還要做的幾件事
我的SCI文章,是如何被共同一作的?

TAG:募格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