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季減肥,長時間的飢餓,確實能燃燒脂肪,不過醫生說風險很大!

夏季減肥,長時間的飢餓,確實能燃燒脂肪,不過醫生說風險很大!

來自網友疑問:夏季到了,想把身上的肥肉減減。聽人說餓過頭以後,還不吃東西,機體就開始燃燒脂肪了,這樣就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了。不知道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性?

醫生解答:你好!餓過頭確實會燃燒脂肪供能,但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很有可能會導致飢餓性酮症酸中毒,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因此,並不建議這樣做。

1、體內的主要供能物質

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為我們人體供能的主要能源物質。其中碳水化合物承擔著優先供能的職責,消化吸收後被水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為大腦和肌肉等組織供能。只有當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不足以應付身體所需時才會消耗脂肪和蛋白質。

2、供能物質的消耗順序

如果餓過頭,我們身體的能量來源大至經過了如下的演變過程:

消耗「糖」

吃進去的食物大概在4~6小時消化吸收完畢,這時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也所剩不多,身體也逐漸有了飢餓的感覺。大腦和肌肉繼續消耗血糖,血糖是大腦最直接的能源,如果過低大腦將無法正常工作。這時肌肉停止攝取血糖而改為消耗肌糖元,肝臟通過分解肝糖元輸出血糖來為大腦繼續供能,其他器官如心臟、腎臟、肝臟等則利用脂肪酸作為能源,脂肪組織此時只被少量消耗。

消耗「脂肪」

飢餓狀態持續,大概又十幾個小時過去,糖元基本也消耗殆盡。為了不影響大腦工作,肝臟開始消耗脂肪和肌肉蛋白來自行合成葡萄糖,繼續為大腦供能;其他器官則繼續消耗脂肪供能,這時候真正的減脂才出現。

消耗「蛋白質」

飢餓狀態達到24小時後,肝臟繼續消耗脂肪和肌肉蛋白來合成葡萄糖,如果肌肉蛋白質透支,隨之就會出現內臟蛋白的分解,如此演變下去將會危及生命。這時大腦不得不作出調整,改用酮體(脂肪代謝的產物)來作為能源,以節約蛋白質。此時脂肪的分解加強,減脂效果開始明顯。

飢餓性酮症酸中毒

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身體調節能力強的人也許會飽受飢餓折磨,但調節能力弱的人則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甚至昏迷。如果再繼續挨餓,身體產生的大量酮體會使血液變酸,最終造成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綜上所述,餓過頭不吃東西的確會消耗脂肪,但卻是犧牲健康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為代價的。如果盲目採用這種方式來減脂,可就不明智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Pro 的精彩文章:

醫生放出狠話,糖尿病的危害大,想要遠離它,務必做好這6點
上班族如何做一些簡單運動,來擺脫亞健康?醫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TAG:養生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