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雲軌納入軌道審批 專家呼籲軌道交通應因地制宜

雲軌納入軌道審批 專家呼籲軌道交通應因地制宜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比亞迪的雲軌被納入監管範圍之下。

日前,比亞迪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受今年年初國家收緊了對軌道交通的審核,目前公司的項目需要申報發改委審批。

這對快速擴張的雲軌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已與多個中小城市簽訂合同,包括汕頭、銀川、廣安等,「像汕頭這樣的城市有273個,那就是近10萬億元的市場。」

據了解,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雲軌」開始為比亞迪貢獻一定收入。

不過,神州高鐵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雲軌」的概念雖然較為新穎,但本質上屬於普通的跨座式單軌列車,在世界範圍內已有百年歷史,與重慶的城軌屬於同一種。目前在重慶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成功運營經驗。

「跨座式單軌列車在技術上並沒有難度,重慶3號線90%以上的軌道設備已經實現國產化。」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國務院審批後,並按照建設工程相關規定以「軌道交通」項目申請立項後,於2007年開始建設,是世界上運營長度最長的單軌路線,2016年北延伸段建成後已達到66km,有39個車站,需要跨過長江、嘉陵江,連接主城江南片區、渝中半島片區、江北片區,途徑重慶站、重慶北站、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等幾大重要交通樞紐,是重慶最繁忙的路線。

相較之下,「全球第一個落地的雲軌項目」,銀川雲軌花博園總長僅5.67公里,設置車站8座,僅在公園內運行,距離承擔城市客運分流的重任還為時尚早。

對雲軌來說,一個略尷尬的情況是,跨座式單軌列車採用橡膠輪胎,其摩擦係數高於地鐵等鋼輪,因此非常適合爬坡,更適合在道路窄、彎道多、坡度大的地方使用,對於平原地區來說,輕軌、磁懸浮、APM((旅客自動輸送系統)、有軌電車、鋼輪鋼軌地鐵等其他形式的城市軌道交通都是很好的備選項。

「跨座式單軌列車維護成本高,配件使用壽命短,綜合算下來,並不比地鐵優勢明顯。」一位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專家表示。

比如,跨座式單軌列車採用膠輪技術,在行駛過程中必然有摩擦損耗,穩定輪和導向輪6年、走形輪25萬公里就需要更換,而鋼輪列車的鋼輪使用壽命為100萬公里,是跨座式單軌列車的4倍。由於摩擦力大,其能耗也比鋼輪列車高。

不僅如此,由於跨座式單軌列車線路道岔結構複雜,因而限制了列車運行間隔,其運行間隔不能低於2分半,在早晚高峰,這樣的運力可能面臨壓力;如果增加編組,與地鐵相比的價格優勢就減小了。

這也是重慶之後的5號線、6號線、10號線均採用了鋼輪鋼軌地鐵制式的原因之一。

「『雲軌』的優勢在於,比亞迪採用』軌道+物業』的模式在各地拿項目,這是不可複製的。對地方政府來說,這種打包的組合解決了多種問題,因此非常歡迎這種項目落地。」上述軌道交通專家表示。

事實上,全世界已經建成運營的跨座式單軌匯流排路里程僅有約260公里,相比全球數十萬公里的地鐵、輕軌和通勤鐵路而言微不足道。在這些跨座式單軌中,三分之二的線路用於旅遊觀光,只有中國重慶、日本少數城市的跨座式單軌用於日常通勤交通。一些已經建成的線路,如大阪世博線單軌、悉尼單軌、美國紐瓦克單軌、莫斯科單軌等線路,也面臨著拆除、停運或計劃拆除的命運。

在業內專家看來,在城市中可選擇的交通場景十分充足,優勢也十分明顯,BRT線路的造價是跨座式單軌列車的五分之一到一半;地鐵的運力是跨座式單軌列車的2.5倍。

去年10月,湖南省株洲市由中車株洲所自主研製全球首列智軌列車上路運行,以車載感測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通過中央控制單元的指令,調整列車牽引、制動、轉向的準確性,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

「城市交通不止一種,因地制宜,選擇更合適的方式才是負責任的做法。」上述軌道交通專家表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岩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央媽態度生變:去槓桿變成穩槓桿
改革開放40周年評論專欄 40年改開為何驚艷世界?不同流派經濟學給出迥異回溯坐標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