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隆登基後,為何沒有重用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的發小

乾隆登基後,為何沒有重用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的發小

乾隆登基後,為何沒有重用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的發小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年僅四十歲的平郡王福彭病死。乾隆聞訊後,悲痛不已,特下諭旨:「平郡王宣力有年,恪勤素著,今聞患病薨逝,朕心深為軫悼,特譴大阿哥攜茶酒往祭,並輟朝二日。「

乾隆因此人病逝,特發諭旨「輟朝二日」,這在清朝是對大臣相當特殊的禮遇,那麼,福彭是何人?為何會享此特殊禮遇?

愛新覺羅?福彭是努爾哈赤的孫子「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岳托的後裔,世襲平郡王。福彭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表兄,他就是《紅樓夢》中北靖王水溶的原型。

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曾做過康熙的奶媽,康熙與孫氏感情非常深厚。有了這層特殊的關係,孫氏的兒子曹寅小時候就是康熙皇帝的發小和伴讀,兩個人表面是君臣,其實就是兄弟,當年康熙智擒大奸臣鰲拜,曹寅曾鼎力相助。曹寅的大女兒做了皇帝貴族平郡王訥爾蘇的王妃,

福彭就是訥爾蘇的長子。

福彭年幼時聰慧可人,深得康熙愛憐。康熙晚年,曾有三個皇族子弟養育宮中,弘曆、弘晝和福彭。弘曆、弘晝是親孫子,福彭只是遠支皇親,卻能享此殊榮,可見福彭確有過人之處才能讓康熙如此偏愛。

清代的皇子都有伴讀的機制,就是從皇親貴戚中找年齡相仿、天資不錯的孩子和皇子一起讀書。雍正登基後,福彭被挑選人宮,陪同弘曆、弘晝讀書,這是雍正對福彭的器重和信任。

福彭和弘曆同學六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福彭成為乾隆最好的同學,也是最好的朋友。

雍正八年,弘曆寫了一本《樂善堂文鈔》詩集。《樂善堂文鈔》是弘曆在藩邸時期詩文作品的集結,集中顯示了年輕皇子弘曆的理想、抱負、情趣以及閑適恬淡的心境。其中浸透著正統儒家的理念。

《樂善堂文鈔》實際上是在雍正皇帝的默許下,為弘曆這位皇位繼承人作輿論準備的。

精明過人的弘曆特地請了十四個人給他這本書作序,其中包括:庄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貝勒允禧、師傅蔡世遠、朱軾、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以及當時唯一可與弘曆競爭皇位的弘晝,這十三個人都是雍正朝很有影響力的大咖,還有一位就是當時並不顯赫的平郡王福彭,可見弘曆對福彭的看重、認可和別有深意。

弘曆稱讚福彭「器量寬宏,才德優長,每每知其大意,而與言政事,則若貫驪珠而析鴻毛」。這句話通俗的說就是:我和福彭說什麼,他都懂,弘曆將福彭引為知音。

《紅樓夢》中的北靖王風流倜儻、溫文爾雅,實際的福彭不但溫文爾雅,而且聰慧過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雍正四年(1726年),其父訥爾蘇因罪削爵,由福彭襲封平郡王爵位,授右宗正之職,署任都統。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任福彭軍機行走,二十五歲的福彭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年輕的軍機大臣,深得雍正器重。

雍正五年,雍正開始對準噶爾用兵,這一仗打了很多年,雙方都沒達到自己戰初的目標。到後來,大家都打不下去了,開始進入談判議和程序。雍正急需派一位大臣去收拾這個殘局,在滿朝的文武大臣中,雍正看中了二十五歲的福彭,封他為定邊大將軍,讓他去邊關做收尾工作。

雍正十一年,福彭奉命挂帥西征,弘曆親自到清河送行,並賦詩:

宗翰臨戎劍氣寒,來廷屈指覲呼韓。

秋風摜拂徵人面,馬上何須回首看。

武略文韜借指揮,書齋倍覺有光輝。

六年此日清河畔,君作行人我獨歸。

這首詩表現了同學之間依依惜別之情。

福彭走後,弘曆經常懷念這位老同學,在福彭走後一周年。弘曆做了一首詩:

徘徊倚石欄,閑望抒清吟。

卻憶昨年秋,令夕選知音(原註:癸丑年八月三日平郡王奉命西征)。

邊陲渺天求,颯音霜風侵。

撫景懷契闊,躊躇思不禁。

南仲方出車,頡利末生擒。

月明人盡望,壯士秋思沉。

這首詩表達了乾隆對老同學的思念之情。

弘曆和福彭分別後,沒有摯友相伴,弘曆深深感到寂寞孤單,常常回憶和福彭在一起時候的情景,情到深處,曾多次作詩表達對福彭的思念。

秋夜雨中,弘曆躺在床上,回想起當年雨中和福彭駕舟遊覽的情形:

夜譚霜簟好安眠,芭蕉響滴殘夢醒。

醒後怒悠動遠巴,思在戈堆連霜嶺。

如心居士在軍營,年來王事勞馳騁。 (如心居士:福彭之別號)

即此清涼夜雨秋,行帳殘燈懸耿馱。

……………

猶憶去年煙而中,綠蓑共泛滄波艇。

借有好風吱送詩,知君應在三秋領。

寒冷的冬夜,弘曆住在溫暖的房中,又想起萬里以外的福彭天寒戍邊的辛苦:

暖閣董爐刻漏移,閑情萬里憶相知。

高齋趣永三餘樂,絕塞鳳寒列戌悲。

約計凱旋應指日,欲緘書寄更無期。

難堪剪燭清吟夜,念到寒更毳鏌時。

從這些贈詩中,可見弘曆與福彭同學六載,相交之懇摯,友誼之深厚。

福彭戍邊期間,治軍有方,頗著勞績。

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帝死,乾隆繼位。

乾隆登基後,立即召福彭回京,協辦總理事務處。這一機構在雍正帝喪期內是代替軍機處的

最高中樞機構。福彭的地位僅決於兩位皇叔、庄親王允祿和果親王允禮,而在鄂爾泰、張廷玉、訥親之上。這個安排來看,乾隆準備重用這位與自己感情深厚的同學。

福彭才華橫溢、文武雙全,雍正時期就是朝中紅人,年紀輕輕就行走軍機處,戍邊有軍功。而且與弘曆是發小、同學、多年的摯友,無論從哪方面看,福彭的政治前途不可限量。福彭也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助老同學一臂之力,雙劍合璧,攜手打天下。

但政治是殘酷的,乾隆這個EQ和IQ雙高皇帝登基後的一系列舉動表現的異常冷靜、果敢和老練。

乾隆二十五歲登基,雖然大清朝歷經爺爺和父親的辛苦打拚,外患已除,內政平穩,乾隆既無宮斗、又無血性,順順噹噹的就坐上了皇位。但主幼國危,乾隆登基後,仍有很多憂患擺在他的面前。

乾隆帝鑒於清前期宗室王公把持政局、屢次釀成內部鬥爭,決心剷除宗室干政的舊習,將所有親王、郡王排斥於中樞機構之外,為貫徹這一政治原則,乾隆不得不犧牲了與福彭的友情。

雖然福彭是皇族愛新覺羅的遠支,但他是郡王,最後不得不成為乾隆登基後政治改革的犧牲品。

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乾隆裁撤總理政務處,恢復軍機處。允祿、允禮和福彭均未進入軍機處,從此以後,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一百二十多年,無宗室王公進入軍機處者。直到1860年北京政變後,慈禧太后與奕欣鋤滅肅順等。奕欣加議政工,在軍機處行走,又開晚清宗室柄政之局面。

終乾隆一世,福彭都沒有得到重用,後來雖曾管理過正黃旗、正白旗事務,但都是掛名閑職,有點類似於現在某個協會名譽主席的職務。

福彭空有才華和滿腔抱負卻不到施展,一生都遠離政治中心,鬱鬱寡歡。於乾隆十三年一月病逝,年僅40歲。

福彭病逝的噩耗傳來,乾隆悲痛不已。

弘曆輟朝二日,閉門思念發小福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第一章 星雲破界遭逢團滅,平凡車禍旁拾其遺
學會讚美,如魚得水!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