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衣帶水的笈多式佛像

一衣帶水的笈多式佛像

公元4世初,古印度有一個笈多王朝,至二世(380~414)時, 笈多王朝強盛。領地包括恆河流域。中印度和旁遮普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弘揚印度佛教的王朝。由於是古印度人建立的王朝,當然不會滿意異國風的佛像於是吸收秫菟羅式佛像的長處,參以大乘佛教的理想,形成了一種新風格的印度佛教造像,後人稱為笈多式佛像。

山西大同佛像

據有關專家總結,歸納笈多式佛像特徵如下:

手足:手指纖細圓長。手指之間張有縵網。兩腕的左右附有垂下的衣片。菩薩像的手足附有手釧、足釧。

衣服:全身都纏有薄質的衣服,而且密著在軀體上。衣褶幾乎沒有。只在頸邊和衣服的下端,稍事突起。線條不如秫菟羅式佛像的深刻剛強。而是角度極淺的柔和而流暢的褶紋。

背光:雕有極其精巧纖細的蓮花。唐草等類的圖案。

山西大同佛像

我國雲網石窟的開鑿,正值笈多王朝盛期。據文獻記載,不僅是一些粉本圖樣取自印度,還有梵僧親自參加營造。

山西大同佛像

雲岡早期造像及崖壁賢劫千佛,多帶有犍陀羅雕刻的姿態,那是因為笈多式佛教藝術是在犍陀羅式佛教藝術的基礎上形成的。雲岡早、中期的佛造像在服飾的雕刻方法、背光中央的蓮花、周圍的紋飾圖案以及菩薩的寶冠、天王足下的夜又等都有笈多式的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智的文化員 的精彩文章:

《造像量度經》:佛像的頭光和背光

TAG:機智的文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