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張學良殺害的常蔭槐家事之父親介紹

被張學良殺害的常蔭槐家事之父親介紹

常蔭槐父親勤勞,老子英雄兒好漢,常蔭槐的父親名曰常殿元,道光二十年(1840 年)出生,山東人。常殿元的父親叫常大成,母親王氏,一生育有三子。常殿元是老幺,幼年穎異,喜歡讀書,勤勞儉樸。

常殿元品德高尚,志向遠大,家中的事情都交給了太夫人打理。常蔭廷主持編寫的《綏化縣誌》中詳細記錄了父親常殿元的生平。志書記載:「公幼即穎異,最喜讀書,內而持身孝友姻睦,克篤前烈。外而應世端方誠愨,見義必為」。

光緒二十年(1894年),常蔭廷中舉後,其父常殿元很快成了奉化縣的名人,被縣稅捐局聘為總會計師。工作中不但政績斐然,而且官風優良。因工作業績突出,受到民眾的肯定,得到政府最高嘉獎。志書記載:「至則爬垢搔癢,舉從前積弊一洗而空之,民困大蘇,先後應聘垂三十餘年,兩袖清風,一心似水」。「邑人愛戴之,為送『望重達尊』匾額,以志不忘。」

常殿元退休後,被聘為「朝議大夫」,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參政議政,繼續發揮餘熱,為家鄉做過很多事情。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肅匪安民的功績。

劉家館子地處偏遠,人煙稀少,盜賊猖蹶,官府對此鞭長莫及。常殿元組織當地人們拿起武器,奮力抗爭,一舉殲滅土匪。史料記載:「庚子夏,眾匪肇禍,鑾輿播遷,桀黠者多變而匪。適著匪岳坤等糾黨二百餘,聚搶近郊,邑人惶惑莫知所為計,公邀各鄉耆密室,劃計曰:時勢至此,官治力有不逮,再不謀自治之方,民生盡矣。於是議舉鄉團,按戶出丁,約定陣亡一人或傷馬匹,恤賞若干。義旗一舉,眾皆響應。鄰人宮君平,性忠勇有膽略,當推為練長,一鼓殲岳匪殆盡,其後屢摧賊鋒,二十年來盜賊不敢入境,皆公運籌之力也,以故梨人士庶稱德之,至今弗衰」。常殿元卒於1919年7月。

被張學良殺害的常蔭槐家事之父親介紹

常殿元與四個兒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