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徵信行業大地震:世上再無草根徵信,芝麻信用重新改定位

徵信行業大地震:世上再無草根徵信,芝麻信用重新改定位

5月23日,在百行徵信正式掛牌成立的同一天,其股東——同時也是8家試點個人徵信機構之一的中誠信徵信(下稱中誠信),宣布完成4.5億元A輪及A+輪融資。

業內人士分析,在與其他徵信平台個人徵信業務實力並無明顯差距的情況下,中誠信能拿下這筆投資,除與其相關背景和資源優勢較突出有關,更重要的是其百行徵信股東的身份。

雖然中誠信在百行徵信持僅持有8%的股份,但這筆4.5億元的融資,卻充分肯定了這張個人徵信牌照的份量。

繼人行之後,百行徵信的成立,是我國徵信體系的建設工作可喜的推進。然而對民間徵信服務機構而言,形勢並不樂觀,現在反倒成了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

這一階段,「徵信」不再是業內個人徵信服務平台的主要關鍵詞,「信用科技」、「金融科技」、「智能風控」變成了新興的業務概念,對步伐較快的機構來說,一個個謀變的小火苗,已經被悄悄點燃了。

今年3月底,清流Club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芝麻信用內部將進行整合,不再強化「徵信」屬性,更多地側重金融科技,芝麻分或將不再輕易供B端金融機構使用,而更注重商業領域信用服務。

5月25日,據財新確認,螞蟻金服調整了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業務模式和高管團隊,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已被調整到螞蟻金服CEO辦公室,芝麻信用改為班委制。

但更多的民間徵信機構,還處在觀望的迷茫和焦慮之中。

迷途的羔羊

百行徵信的正式揭牌,意味著其他個人徵信服務機構與個人徵信牌照失之交臂,即便作為百行徵信的股東成員,無牌照也不能再直接從事個人徵信業務。另一方面,百行徵信提出的「四不原則」進一步強調維護個人信息安全和個人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隨著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的下發,監管層對徵信業務相關機構的合規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前,民間徵信服務機構存在個人信息採集和使用不規範、業務經營範圍不明確等普遍問題,必然成為下一階段監管層在徵信行業的重點整治目標。

在百行徵信成立以前,大部分的數據平台或徵信服務機構都會提供金融信貸信息、銀行賬戶信息、黑名單等與金融強相關的數據查詢服務,以及運營商數據、公安數據、行為數據、電商數據等弱金融屬性的數據查詢服務,此外還包括信用評分、風控建模等其他服務。

但哪些是個人徵信牌照範圍內允許的業務,哪些是非持牌機構不能涉足的,到目前為止尚無定論。

此前,騰訊信用分正式上線公測僅一天便緊急下線,雖然騰訊事後對媒體解釋稱因限時活動的緣故下線,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此確因合規問題被監管層叫停。此外,芝麻信用也曾因合規性問題被監管層約談。

今年以來,此類案例的發生似乎正是徵信行業即將開始大整頓的信號,尤其在百行徵信作為正規個人徵信持牌軍落地以後,徵信行業的緊張氛圍有增無減,一如去年底現金貸整治文件141號文下發前的現金貸行業。

當清流Club向多家徵信服務機構諮詢其業務範圍時,除少數已轉型風控或技術服務的平台外,目前大部分平台的服務範圍基本和從前一樣,暫無明顯改變,但至於以後能不能繼續提供信貸信息查詢等服務,則紛紛表示「不清楚」、「不知道」。

而針對持有百行徵信股份的8家徵信機構與百行徵信的經營範圍區別,相關機構的受訪者都默契地表示目前該問題過於敏感,無法回應。

牌照是發給百行徵信的,不是其他徵信機構,這些參股的徵信機構當然不能做徵信業務,只能由百行提供查詢服務。」西南財經大學信用管理系主任李志勇非常肯定地表示。

「目前所有的這類服務都叫做數據技術服務,和徵信扯不上關係。另外也不輸出明細數據,而是將所有數據進行包裝、分箱。」某持牌消金機構風控人士認為,現在一般非持牌的徵信服務機構提供的都可以叫做數據服務,目前其業務應該不會受影響。

某徵信機構人士表示,此前業內對數據服務和徵信服務也沒有嚴格意義的劃分,但今年下半年徵信行業或將面臨一次強監管,無論是數據服務還是徵信服務,都可能發生調整變化。

徵信服務or數據服務?

關於徵信服務與數據服務的區別,某貸款機構人士表示,其在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等8家參股百行的機構溝通後發現,其實質業務確實與同盾、百融等大數據服務平台差別不大。

「雖然從2015年起,徵信行業內都打著徵信平台的旗號,但大數據平台通常只有信貸機構的申請信息,更側重支付寶、京東一類的數據信息,這8家試點徵信機構則往往有完整的信貸信息。」

因此,他們區別徵信服務與數據服務,主要靠對方是否要求信貸機構上傳完整信貸信息來區分。

某徵信機構副總裁認為,徵信服務與數據服務的本質區別在於,徵信服務需要信貸機構來共享信貸數據。參考國外金融市場發展較成熟的國家,其徵信局的核心業務是Credit Report,是將信貸機構上傳的借款人全生命周期信貸表現數據按照統一標準加工處理,來判斷一個人的歷史的履約能力、償還能力和還款表現。

「但諸如我國的三大運營商、公安部的身份證查詢中心等,只是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累積了大量數據,對於金融業務風險管理和個人身份識別有價值,但對外輸出無需信貸機構返回數據。」他認為這種服務則並非徵信服務。

即使從根源上區分了徵信服務與數據服務,做到盡量不跨越經營紅線,但徵信行業現存的顯著問題依然值得注意。

早在2013年,國務院頒布的徵信業管理條例已經非常明確的規定了能夠採集個人金融交易相關數據的主體資質,而事實上,依然存在很多大數據徵信平台或金融科技公司出於其商業目的非法取得信貸數據。

上述徵信機構副總裁舉例,例如某些機構會利用支付通道在未經借款人、甚至信貸機構授權的情況下,獲取支付信息倒推用戶的信貸表現。「這就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2017年中,相關部門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針對未經授權非法獲取、提供或出售公民信息等問題作出了解釋。有業內人士指出,其中對個人授權的時效性、指向性尚無明確解釋,尚需要完善。

錯失牌照的徵信平台還有未來嗎?

本質上,一個國家不需要太多的徵信公司,美國在二戰前後也經歷了徵信公司大量湧現又逐漸淘汰的過程,當時美國有大大小小几千家徵信公司,現在留在市場上的不過幾十家,進行差異化的服務而已。」李志勇教授認為,目前打著「徵信」旗號倒賣數據的公司實際上造成了公民大量隱私被泄露等問題,弊大於利。「現在就是應該洗牌,剩下的大玩家就是需要個別有公信力的、有安全保障的徵信機構。」

我們假設,在監管趨嚴的大勢下,將來無牌照不能直接經營提供徵信服務、不能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提供、售賣個人信息的徵信平台,如果能夠在監管風暴中存活下來,那麼這些平台的意義是否完全沒有意義了呢?

「當然有意義,」上述消金風控人士認為,這些平台能與百行徵信的功能形成互補,通過合法途徑提供非金融類數據,例如通信運營商數據、手機APP使用數據、航旅等出行數據,為消金機構提供輔助。

「百行徵信接下來一定是制定規則,對相關機構上傳數據的類型進行約定、確保數據的真實、可溯性。這張牌照的有效期是三年,所以百行徵信改變徵信行業也不會需要特別久的時間。」北京某徵信平台內部人士透露,隨著百行的落地,目前真正持有數據的徵信平台都在謀變,他判斷這些機構最終很可能成為類似FICO的徵信服務商,服務於百行這樣的持牌徵信機構,或向其他徵信延伸領域提供產品。

某上市消金機構人士表示,一方面,作為消金資產方他對未來徵信行業發展有兩點擔憂。一是部分消金機構的目標客群是徵信人群外的客戶,在徵信系統全面覆蓋的情況下,「不上徵信」這個產品吸引力將不復存在;二是接入百行徵信必須回傳數據,而一般消金機構則不願接入,輕易暴露對其真實的經營數據和行為。

另一方面,其接觸的部分徵信服務平台正往科技方向進行業務調整,他認為持有百行徵信股份的平台將來可能以股東的身份參與到百行徵信的運營中去,並不需要過分擔憂未來業務轉型方向。

實際上我理解人行的安排是,在其指導監督下,扶持那8家機構,表現好的長大成熟了以後讓他們自己飛。」在李志勇教授看來,在配套法律、業務規則等相關制度建設完善後,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的下發仍然是有希望的,但涉及法律問題,立法的過程較長,還需要時間

徵信圈?

徵信 | 金融 | 科技 | 大數據 | 互聯網| 監管

徵信里最懂金融,金融里最會科技,科技里最理解徵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芝麻 的精彩文章:

掉發、白髮有救嗎?健發吃黑芝麻、按壓4穴道

TAG:芝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