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反華政治言論讓澳企擔憂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5月28日文章,原題:在華澳企警告稱損失將是慘重的 在華澳大利亞企業主要商會稱,來自澳大利亞的政治言論「無益」。就在外長畢曉普著力緩和與澳最大貿易夥伴雙邊關係之際,圍繞所謂中國政府影響力行動的激烈討論再起。澳商界對此很不悅。上海澳大利亞商會首席執行官烏多·多林說:「我們的觀點和我們會員的觀點是,若雙邊關係持續惡化,我們一無所得,滿盤皆輸。」
目前外交爭端之際,澳葡萄酒公司在中國港口面臨額外檢查,食品出口商被中方銷售商告知澳產品清關會變慢。同時,中國最大在線旅行公司攜程表示,民族主義消費者紛紛打電話取消澳洲游,因為他們認為澳政治人物對中國懷有敵意。多林說,商界在華不斷推動接觸,而澳國內的政治言論無益於那些在中國努力做生意的(澳大利亞)人。(作者科斯蒂·尼達姆)
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27日文章,原題:葡萄酸了——為何澳大利亞葡萄酒進不了中國 圍繞澳指責中國干涉其內政的爭執愈演愈烈,已造成一箱箱澳葡萄酒堆積在中國港口,中國民族主義者呼籲採取更嚴厲貿易報復措施。此事表明,中國願意利用經濟籌碼迫使外國政府改變敵意立場。
世界最大葡萄酒公司之一富邑葡萄酒集團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克拉克說:「中方實行了新的不同查驗和認證程序。」他不願透露受到多大影響,但表示新規還適用於許多公司和行業,全是來自澳大利亞的產品。
澳大利亞面臨尷尬的外交平衡,一方面要解決對政治干涉的擔心,另一方面澳經濟繁榮嚴重依賴中國。去年,澳中雙邊貿易額約為1320億美元,幾乎是澳對美貿易額的3倍,約佔澳貿易總額的1/4。截至3月份,澳對華葡萄酒出口今年上升51%,在中國主要進口葡萄酒來源國中僅次於法國。
中方否認干涉澳內政,指責澳議員和媒體煽動「狂熱的反華情緒」。中國外長上周敦促堪培拉採取更多建設性做法,讓兩國貿易關係回歸正軌。
中國有媒體已呼籲北京大幅削減對澳貿易。澳肉類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帕特·哈欽森擔心其所在行業受到「連帶損害」。去年中國因標籤問題禁止澳6家肉製品工廠的進口,隨後澳牛肉出口下降近14%。
富邑葡萄酒集團的克拉克先生表示公司可以渡過目前難關,「我們看不出有何理由這會成為長期問題。」而澳國立大學中國問題專家休·懷特認為,堪培拉只關心政治干涉,但目前更重要的是貿易施壓問題。澳公司遇到海關問題,這是中國的公開反擊,「今後我們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事。」(作者羅布·泰勒,喬恆譯)


※領土不想要了?安倍與特雷莎·梅通電話譴責俄羅斯使用化學武器
※駐日美海軍陸戰隊隊員因酒駕肇事被判4年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