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產投資的四種模式及優劣對比
本文喜馬拉雅微電台在線解讀,請點擊全文左下方「閱讀全文」
中國大部分人都熱衷於買房,去了美國也不例外,美國房產有永久產權、且不在CRS範疇內等諸多特點,但殊不知直接買房也有很多坑,而且有很多美國本土人才會玩的房產投資方式,下面我們一一來介紹。
另外附帶說明下,這裡說的是投資型房產,如果是買來自己住的則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第一種叫「直接買房產(Direct Investment)」
這種情況下首先買的時候需要去看,不看容易被坑,流動性較差,稅務結構複雜,比如美國是有房產稅的,另外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美國為了避免外國人逃稅,在1980年頒布了《境外投資者房地產稅收法令》(Foreign Investment in Real Property Tax Act)簡稱FIRPTA,就是說當你賣房的時候,會扣掉相當於你賣價的15%的稅。很多人在買的時候,沒人告訴你這個;而從來又沒賣過,所以也不知道未來賣房時還要交這個稅。
第二種叫「私募房地產基金(Private real estate funds)」,有點類似於FOF基金,監管程度較弱,中間容易被吃掉利潤。
第三種叫「公開上市房地產信託(Public REIT)」
先簡單解釋一下,大家耳熟能詳的REIT究竟是什麼。
首先如果要買一個比較大型的房產,一般散戶是買不起的,太貴了。所以我們成立一個公司把中小資本聚集起來,REIT一般由專業投資人管理,房產租戶的租金每月付給REIT,REIT分給投資者。投資者享受租金收入和房產升值潛力。
同時REIT最大的好處是,它在公司層面是不被收稅的,只是在收益層收稅,所以它少一層稅。
國內目前還沒有真正的REIT,主要原因就在於稅法上還過不去。
這種公開上市的房地產信託,監管程度高,與股票一樣受美國證監會SEC監管,同時財務透明度高,流動性好,稅務結構簡單。
但主要問題在於價格波動大,因為它會收到股市的影響。
最後一種叫「公開非上市的房地產信託(Public Non-traded REIT)」或者我們可稱為私募房地產信託
這種同樣也收到SEC的監管,但它不會受股市的影響,因此價格波動小。交易結構簡單,監管和財務透明度同樣高,稅務結構簡單。這種結構其實大部分都是美國人在參與,因為目前外國人不是很懂,也缺乏參與渠道。
投資類型有凈租賃地產,增值型房產投資(Value-added Investment)和介於二者之間類型。
凈租賃地產,是純粹的包租婆,他們有資源能低價拿地,租客一般都是大型知名機構,如星巴克、亞馬遜、大通銀行、沃爾瑪等。租期都在10年以上,無需裝修,裝修都是這些大型租客自己完成。這種物業增值型不強,但收益非常穩定,出租率90%以上,主要是租金收益。典型的管理人如Cole。
增值型物業是指將不良資產進行裝修改造,以提高出租率,同時實現物業升值。這種租期短,但物業增值性強,風險和收益都相對較高。典型的管理人如新加坡上市公司KBS。
黑石集團Blackstone也出過介於凈租賃地產和增值型物業之間的產品。


TAG:行願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