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土中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

《鄉土中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

在婚姻圍城內外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你的婚姻大事,不僅是你一個人的事,還是你圈子的事。家人、親人、朋友甚至鄰居都來幫你物色。

想起幾年前的場景,妹妹相親的時候,七八個兄弟姐妹還有妹妹父母親戚在我家,恭候相親對象的到來。那人還未進門,就瞧著了浩浩蕩蕩十幾號人,緊張程度可想而知。他一坐下後,我們簡單的客套了幾句,就七嘴八舌的拋出各種問題,他只有不斷變換位置來招架……待他一離開,我們就從他的學識、家境、職業、性格逐一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這人跟我妹不合適。全程我妹妹沒跟他說一句話,我們就幫她做了這個決定。後來……是肯定沒有後來的。

我們也從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她是我們大家庭的一員。

還有更多的事,我們都覺得是正常的。

比方說,

百善孝為先

尊師重道

三人行,必有我師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些我們覺得正常的事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背後的理念可以用《鄉土中國》中的觀點來解釋。

過去中國的社會是以農業為生的,農民要黏著在土地上,因此世代定居是常態,大多數的人都是生於斯、死於斯,這導致了空間上的孤立和隔膜。我們看到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這些人是親戚也是鄰居,世代聚居,彼此熟悉。因為沒有什麼變動,村落的長老也能依賴過去的經驗為年輕人出謀劃策。又因為沒什麼變動,家長里短就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種村落結構,也形成了我們最重要的親屬關係。這種關係是從自己往外推的。就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在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比方說,「家」就是可大可小的概念。「家裡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每個人有一個以親屬關係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孔子最注重水紋波浪向外推這個過程,他提出「推己及人、克己復禮」進而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為從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

這也很好理解,我們中國傳統思想中沒有團體這一概念,因為團體有兩個要求:團體內每一分子人人平等;團體不能抹殺個人、只是控制個人願意交出的那部分權利。

將水波波紋往內推,我們可以明白中國傳統社會私的問題。這也能解釋某些現象:「中國傳統社會裡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

在這種水波往內、往外推的過程,公和私都是相對的。而這一切的核心是「己」,因此,道德體系就是約束「己」最重要的一環。以自己為出發點,就有了「克己復禮」,再往外推是親屬,如親子和同胞就產生了「孝「、」悌」,向另一路線推出去的是朋友,就產生了「忠」、「信」,往更遠的普羅大眾推出去就有了「仁」,不過,「孝悌忠信「也是一種」仁「。

最後,這些村落形成的一個國家,就是禮俗社會,而不是法理社會。

但是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從一個閉關鎖國向西方接軌。我們開始學習數學、物理這類西方哲學的分支,我們也逐步有了規範團體行為的法律。可這些並非我們原創,我們只是追隨者。當然,這不乏有一小撮人,突破群體智慧,領先於這個時代。比方說最近從百度離職的陸奇,有人評價「他身上的光芒穿透了太多沉痾令人有些不適「。他長於中國、成名於美國,帶著半生所成回國、卻又急流勇退。媒體解讀最多的一個理由是因爭權奪利。我想,中國大大小小的歷史以「爭權奪利」為題材,編纂的書籍足以將我們壓死。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是:更大的敵人往往不是來自於圈內,而是圈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夫暇的書架 的精彩文章:

《極簡宇宙史》-我們很可能身處在一個巨大的金魚缸中,真實世界的圖景不是唯一的

TAG:小夫暇的書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