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精緻思,耕耘收穫:北大醫院龔侃教授團隊腎癌領域再創佳績

研精緻思,耕耘收穫:北大醫院龔侃教授團隊腎癌領域再創佳績

第113屆美國泌尿外科年會(AUA2018)於當地時間5月18日~21日在美國海港城市舊金山Moscone Center召開。AUA年會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泌尿外科會議之一。來自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0名泌尿外科專家參加此次會議,大會收錄超過4068篇研究摘要(其中腎癌505篇,尿路上皮癌416篇,前列腺癌1009篇)。與去年同期舉辦的AUA2017相比,本屆會議參加人數更多,學術研究成果交流更為廣泛和深入,給全世界的泌尿外科專家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平台。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龔侃教授團隊近20年來一直圍繞腎癌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診斷、治療及預後等方面開展系統化研究。本年度,繼EAU大會6篇研究入選壁報展示之後,本次AUA大會又有2篇研究入選會議發言、2篇壁報展示,內容涉及腎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1

遺傳性腎癌方面

[05-19 moderate poster session(MP 36-14)] 彙報人:王江宜

龔侃教授長期致力於VHL綜合征的診療和研究。由於該病為罕見病,大樣本研究極少,預後研究猶為困難,尚無明確影響患者預後的相關因素,國內相關數據一片空白。因此,明確VHL患者生存情況以及影響患者預後的相關因素是遺傳諮詢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為了解決以上科學問題,本課題組通過對亞洲最大的VHL資料庫進行分析,深入評估了中國VH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析了影響預後的相關因素,以上研究結果在本次AUA會議中彙報。結果顯示更早的首發年齡(小於30歲發病)、陽性家族史、首發癥狀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和截斷性基因突變類型與VHL患者的更差的總生存密切相關。

[05-20 moderate poster session(MP 66-08)] 彙報人:周博文/劉聖傑

課題組為進一步明確影響VHL病預後的相關因素,分析了累及器官對Von Hippel-Lindau疾病總體生存的影響,結果顯示中樞神經系統受累是影響總體生存的重要危險因素。然而,腎臟腫瘤發病對於總體生存的影響尚不明確。

以上兩項研究結果為VHL患者的遺傳諮詢和臨床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2

散發性腎癌方面

[05-20 podium session(PD 46-05)] 彙報人:洪保安

近年來腎癌的靶向治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轉移性腎癌患者的預後。然而,長期有效的患者很少,因此進一步探討影響腎癌靶向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十分重要。在此研究中,我們通過建立轉移性腎癌PDX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並給予不同的分子靶向藥物處理,結果發現原發灶和轉移灶的PDX模型對靶向藥物治療效果不同,進一步應用RNA測序發現腫瘤內部異質性與靶向治療效果差異之間密切相關。

[05-21 podium session(PD 61-02)] 彙報人:張寧/洪保安

在腎臟腫瘤的治療中,保留腎單位的手術方式應用廣泛。目前除腎部分切除術,消融治療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在本次大會中,我們彙報了一項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張寧教授合作的微波消融治療腎臟腫瘤的研究。結果顯示,微波消融治療腎臟腫瘤安全有效,但選擇合適的患者很重要,其適用於腫瘤

本次大會龔侃教授帶領團隊向大家展示了課題組在腎癌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國際泌尿外科專家的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同時,在今後的EAU、AUA等國際泌尿外科界盛會中,期待更多的中國學者的身影出現在在國際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國學者的風采。

團隊介紹

龔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醫促會泌尿健康促進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泌尿外科學組組長。

長期致力於泌尿系腫瘤的轉化醫學研究。主持多項國家及部委級基金。在Cancer Research、Genetics in Medicine等國際著名腫瘤學和遺傳學雜誌發表SCI論文40餘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華夏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獎項;併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第三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

龔侃教授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HL診療中心 的精彩文章:

「VHL病」文獻月評

TAG:VHL診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