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悎寤瑜伽:凈修其心。由法增上。於晏坐時。別修方便。於貪慾蓋

《瑜伽師地論》悎寤瑜伽:凈修其心。由法增上。於晏坐時。別修方便。於貪慾蓋

《瑜伽師地論》悎寤瑜伽(10):

凈修其心。由法增上。

於晏坐時。別修方便。於貪慾蓋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二、一、五、一、二、於晏坐時

問:於宴坐時、從幾障法凈修其心?云何從彼凈修其心?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就第二宴坐中,初問後答。問中,從幾障法凈修其心者問數也,云何從彼凈修其心者問修相也。答中有二,一答數,二答修相。」

「於晏坐」的時候,就是靜坐的時候,「從幾障法凈修其心?」修止觀的時候有幾種障礙,來清凈來調適心。「云何從彼凈修其心?」怎麼樣來破除障礙?

二、一、五、一、二、一、總標所從

答:從四障法凈修其心。謂貪慾、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凈修其心。

答:「從四障法凈修其心」,靜坐時候有四種障礙,「謂貪慾、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凈修其心」,「能引彼法」,能引發這四種蓋的隨順法,如前面所說:「云何順障法?謂凈妙相、瞋恚相、黑闇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就是從這些境界裡邊來清凈自己的心,用止觀來調。

二、一、五、一、二、二、別修方便

二、一、五、一、二、二、一、於貪慾蓋

為令已生貪慾纏蓋速除遣故;為令未生極遠離故,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答修相中,初廣釋從貪慾蓋及順法出,後攝釋從餘三蓋及順法出。謂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者,基雲應問,今勘第三十卷有二複次解。」

「別修方便」,就是每一種障礙有不同的因緣,就個別修不同的法門,來破除這個障礙。

一、觀不凈相。

「為令已生貪慾纏蓋速除遣故」,修行人為了使令已經現前的貪慾的障礙「速除遣故」,迅速地能夠破除。「為令未生極遠離故」,如果貪慾蓋,雖然有但是沒有現前,那還是有問題,也還是要修不凈觀,使令它「極遠離故」,貪慾蓋不現前就是有遠離,令它永久也不現起就是叫作「極遠離」了。「結加趺坐」,先要結加趺坐,或者單加趺,或者雙加趺。「端身正願,安住背念」。

「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觀膨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這是修九想觀、不凈觀來破除貪慾蓋。或是觀察人死後,屍體的皮膚變成青瘀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膿爛,發膿、發爛;或是觀察屍體已經變壞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腐爛膨脹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被鳥獸食噉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被鳥獸食噉後血塗滿身的相貌。

「觀骨」,觀察屍體被吃光了,剩下一堆骨頭的,人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骨頭,觀察骨頭分散在各別的地方。「或觀其鎖」,「鎖」就是一節一節的骨頭連在一起,這時候叫做「鎖」。「或觀骨鎖」,觀察「骨鎖」和「鎖」有一點不同,就是微細的觀察叫做「骨鎖」,大略的觀察就叫做「鎖」,這是有這樣的不同。

韓清凈《披尋記》:「或觀青瘀等者:如是一切,令於四種淫相應貪心得清凈,如下自說應知(陵本二十六卷二十一頁)」對於四種淫慾相應的貪心得以清凈,在《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還有更詳盡的介紹不凈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六祖壇經》與香道——香之十德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二十、世論經時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