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到了,想告訴家長,我們為什麼要重視養成教育,因為孩子的人生沒有起跑線
作為一個沉浸教育18年的老師,我從對教育的懵懂,到理解教育用了10年的時間,個中的堅信,不足以對外人道。看著一屆屆學生走入校園,又離開。接觸了無數家長,也就接觸了無數個家庭。我已經無法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因為教育就是我的職業。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家長,孩子的人生從來就沒有起跑線,也不存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事實。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卻被我們忽視了,養成教育!你如果不努力建設家庭文化,家庭的命運永遠無法改變,學校教育只是家庭養成的延續。我面對的所有問題生,最終都會找到家庭因素!這就是一個被我們刻意忽略的現實!所有成家立業的人,都深有體會:托爾斯泰說的很有生活,「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一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每一個人都是魚兒飲水冷暖自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一個人活的都不容易,特別是想活的精彩的人,更要付出堅信的努力,可是未必有收穫。每一個父母都會對下一代寄託無限的希望,因此一個荒誕的說教出現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孟子·盡心上》中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也就是說地位和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修養或涵養可以改變人的素質。
孩子生長的環境對這個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會影響他的一生,親子教育已經被無數家庭重視。每一個家長都想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這種博弈幾乎是殘酷的,學區房的價格說明了一切!但這並不是人生成敗的決定因素,很多家庭沒有條件怎麼辦?有條件的家庭也未必能夠教育好孩子!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家長花了巨款,送孩子出國,回來成為海歸,變成海帶!原因是家長的行為具有盲目性。並沒有解決孩子的養成問題。
貴族不是一代養成的!三代培養不出一個紳士!絕非妄言!家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奮鬥歷程!需要不斷的積累和沉澱!如果想自己的家族興旺,子孫在世事沉浮中堅守住自己的根,發展家族的事業,需要每一代的努力!
基因和血緣是無法選擇的,從生物學的角度,可以這麼說!基因是評價個體品質的重要因素。我們需要做的是優化血統和基因。這是家庭文化的重要內涵,當然也僅僅是重要內涵。
養成教育是家長能夠作為的唯一入手點!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留給孩子財富,不如幫助他,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一點並不難,早起早睡,生活有規律!習慣整理個人的事物,養成自立的心態。很多家長忽視了這一點,結果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2、鍛煉身體很重要!這是我見到的最多的問題,很多孩子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是身體不健康,沒有一個好身體。就沒有一切!
3、平和向上的心態!住宅無需華麗,但要整潔!飲食無需繁多,但要富有營養!朋友無需酒肉,但要相知!
4、責任感!對家庭、對朋友、對社會,都要有責任感!有事業才是家庭建設的基礎,事業需要圈子!事實告訴我們,人生事業的成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圈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朋友圈!最新的資訊都是先在圈子裡流轉。先人一步,才能佔盡先機!怎樣才能建設好自己的人脈圈子?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對家庭有責任,你才能有動力和歸屬感!每一個國家都有祭祀文化,本質上就是對家族的新成員(孩子們)進行歸屬感的教育。如果一個人連家庭都沒有歸屬感,其他的就不用談了。
對朋友有責任,你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圈子裡的利益,不是金錢!而是合作和信任!事業成功的基石,不是財富,而是共同的奮鬥目標。
對社會有責任,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借郭靖之口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價值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每一個走在時代最前沿的開拓者,心中的堅守就是對國家和民族的社會責任!很難想像,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能夠有大的造就和成功!因為,我們腳下的土地屬於,每一個守護他的先人,屬於現在的我們,屬於未來的繼承者!這是溶解在血液和靈魂中的情感!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養成教育,因為孩子的人生沒有起跑線!成功的原因不是跑得快,而是因為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已經做足了準備,抓住了機會,因此有成功在轉折點這樣的說法!
寫本文的初衷,就是想通過一系列的養成教育隨筆。拋磚引玉,與志同道合者,談古論今,共書養成教育。給家長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作為一個教師,真的想告訴家長,規劃孩子人生的時候,真的需要三思而後行,有些知識是不適合的!不適合孩子的,就是有害的!我接觸的很多孩子就被這些畫蛇添足的教育給絆倒了!別人可以幫助他的身體站起來,但是他的心什麼時候站起來,還要看他自己了!


※慈禧的愛情很簡單,揭秘她的一生愛過誰
※浪漫的吸血鬼源自歐洲文化荒漠的原罪
TAG:碧海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