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裡最可怕的好人,和當今我們身邊最可怕的好人,值得深思

紅樓夢裡最可怕的好人,和當今我們身邊最可怕的好人,值得深思

這個標題有點和之前不一樣,寫這篇文章感覺心情蠻沉重的,曾經有人說讀文學書籍的好處是什麼?之前有這樣一個答案是:有些感受需要用其一生去感悟,讀書就是讓你在讀完書的那一刻,提前獲得這樣的感悟,從而對你以後的人生,起到了一定的參考和指引作用。

讀紅樓夢,我們知道那個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當時的愛情還不被承認,王夫人只是做了她作為自己和一個母親所要做的事,於是就出現了驅趕戲子和丫鬟,抄檢大觀園,攆走金釧等等舉動,表面上是因為自己的兒子,當然這完全是在當時看來,一種理所應當的道德倫理框架之下,沒有人會對她指責,唯獨像曹雪芹這樣的人,沒有指責,只是把真實的事情記錄在書上,於是我們今天看到才感受到那種不合理。

我們有沒有思考一個問題,這句「理所應當的道德倫理框架之下」,是不是真的理所應當,這種思考源於我看到的一些哲學思維,我還不至於系統的、清楚的認清這些哲學思維,但在這些思維指導之下,我卻感覺到在某些角度,這些所謂的「理所應當」會有些不合理的風險在裡面,但這種想法,幾乎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肯定,我自己就暫且定義為自私。

在討論之前,我先提一個網上散播的小段子,記得在網路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公交車上指責一位年輕人沒有給她讓座,於是引發了整個車上人,有嘴上的、有心裡的各種各樣的譴責,最後發現原來那個年輕人是一個殘疾人。

這就是說在這種道德譴責的當時,沒人知道年輕人是殘疾人,我們認為譴責是對的,而知道之後,會發現譴責是錯的,所以我們是否應該這樣理解,我們不是那個年輕人,我們不理解他,因此我們不能對他進行譴責,雖然這種譴責是在理所應當的道德倫理框架之內,因為有很多時候,我們最終都不會知道這個年輕人是殘疾人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道德從來就是律己而不是律人,只有法才是律人。有時一些古典名著,在當時社會是沒有產生那麼大的效應,因為它在那個社會,還沒有脫離其理所應當的倫理框架,因此無法進行深刻的警醒,就像公交車上的那個年輕人,你在沒知道他的情況之前,我們認為他是自私的,但知道之後,我們就會出現一個截然相反的定義,而且是警醒而沉重的。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延伸,只因沒有人原意去不斷的延伸,因為延伸之後,你會發現,你應該遠離你身邊的某一些好人,因為或許他們是可怕的,但這種可怕卻不被認可,只因就像公交車上的小青年,你不能真正的知道和理解他,在這種對與錯的頭頂懸著一把自私和道德的利劍,一不小心就會傷到所有人

紅樓夢裡的王夫人,在當時所做的也許一點錯都沒有,也許當時的曹雪芹,就像公交車上所有觀眾的其中一個而已,只是他選擇了沉默,而僅僅百年之後,我們就看到了,又出現了另一個答案,這種主觀的判斷是錯誤的,但是誰又能在當時知道?今天又有誰能預測多少這樣的「綁架」?

之前讀到一些關於賈平凹的《廢都》一書的批評文章,我看那些批評的文章還是來自於一些比較有名的大作家,發表時間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主要內容就是告訴大眾,也是批評賈平凹他們這些知識分子,關於他們的道德墮落,會讓我們讀者淪喪了,於是我就買了一本《廢都》,看看到底墮落到什麼程度,後來知道這本書獲得了法國的兩個獎項,但不知道有沒有獲得內地的獎,可能沒有。

這讓我有一種意識不斷的在生長,如果我們無法預測我們會不會被「綁架」,那我們可以保持沉默,就像那句話:道德是律己,法才是律人!我們周圍還有多少人在拿道德去譴責別人?又有多少人從來都沒有懷疑過、思考過!

在電影《驢得水》有這樣一句台詞,這不是原話,意思大概就是這樣:當你拿道德來指責別人的時候,其實你已經不道德了

文:餅子

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讀名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餅子讀書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第一回好像很多人都沒讀懂,林黛玉的眼淚究竟為什麼而流?

TAG:餅子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