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香港需要一隻「螞蟻」來撼動IPO大山

香港需要一隻「螞蟻」來撼動IPO大山

需要有一隻「螞蟻」來撼動香港股市的這座大山。

直到最近,香港才剛剛擺脫IPO沙漠的窘境。在此之前,IPO規模連續四年下滑,面對一宗又一宗中國國企IPO,投資者已經日益變得脾胃不振。

後來來了眾安在線和有騰訊控股資金支持的閱文集團,這兩家公司皆以其新經濟模式燃起了投資者的激情。4月,香港放鬆了上市規則,允許雙重股權結構的公司在本地上市,同時還取消了對創新公司的營收門檻要求。

眼下,香港正面臨蜂擁而來的IPO大潮,可能使香港2018年的IPO規模突破高盛集團預期的380億美元(約合2400億元)。在眾多計划上市的公司中,有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有陸金所、WeLab Ltd.、美團點評以及馬雲旗下運營支付寶平台的螞蟻金服。這還不算,另外還有美國癌症檢測初創公司Grail Inc.、3D Medicines Corp.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照著這樣的勢頭,香港毫無疑問將會在全球IPO市場獨佔鰲頭。

但是除了肯定會得到大量內地支持的中國鐵塔以外,很多公司可能難以兌現眼下四處熱議的令人興奮的價值傳說。

比如小米,其作出的將硬體業務利潤率限定在較低水平的承諾就沒有激起多大的反響。滴滴出行或許是在國內打敗了Uber,然而美團點評眼下正在躍躍欲試搶奪它的地盤。與此同時,生物科技公司極易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早已是眾所周知之事,更別提加密貨幣相關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了。

香港股市缺乏深度是又一件令人擔心的事。阿里巴巴美國存托憑證2018年的成交量大約是香港主板總成交量的20%到30%。香港股市投資者的眼光也不是那麼敏銳,在他們眼中,利潤高於一切,對於像公司長遠增長潛力這樣重要的東西往往是視而不見。

已經有跡象表明,可能不會事事如香港交易所所願。雷蛇自上市以來已經下跌37%,平安好醫生也仍停留在發行價以下。在美上市中資股,諸如百度、愛奇藝、虎牙等,日子卻要好過得多。

要想確保能有大收穫,香港真的需要另一個騰訊。眼下能有這種擔當的公司並不多。但是,若能成功繞過北京的各種嚴格監管,螞蟻金服或許堪當此任。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相比英國和希臘,這個國家才是歐洲最難搞的熊孩子
商務部:將於近日依法對美產品採取對等措施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