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國儲能源觸發交叉違約,投資者噩夢到來?

中國國儲能源觸發交叉違約,投資者噩夢到來?

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公司宣布自己未能兌付本月早些時候到期的3.5億美元債券,這是中國去槓桿行動導致了一些公司融資梗阻的最新案例。

該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還有18億美元的離岸票據尚未償還,稱此次違約原因是中國「信貸環境收緊」。中國國儲在5月27日發佈於香港交易所網站的公告中表示,該公司計劃暫停支付2021年和2022年到期的債券今年的利息,並考慮出售資產並尋求對債券進行重組。

在競標澳大利亞油氣勘探商AWE Ltd.失敗之後,中國國儲今年早些時候退出了以52億美元收購李嘉誠公司所有的香港一棟摩天大樓的交易,引起了各界矚目。

中國國儲曾有意出價購入的香港中環中心在2017年11月以402億港元出售

該公司的再融資困境表明,中國的去槓桿行動——特別是通過打擊影子融資,正在損害企業部門的融資。中國3年期AA評級債券的收益率(在中國被視為高收益率)對AAA評級債券的溢價今年已經上升28個基點,至2017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起違約加劇了圍繞中國美元債的恐慌情緒,」澳新銀行信貸策略主管Owen Gallimore稱。「這段時間在岸資金的獲取受限,如今這開始給需要再融資的企業帶來壓力。」

違約增加

中國政府正尋求鼓勵信用風險定價市場化,而且正在容忍更多的債券違約。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今年迄今為止,中國內地市場至少有14支公開發行的債券發生違約,而上年同期為13支。

根據公告,中國國儲的這起違約觸發了該油氣生產商其他債券的交叉違約,其中包括4億美元2021年到期、息票5.55%的美元債券,以及20億港元(2.55億美元)、2022年到期的港元票據。該公司高管Lin Jianbang周一告訴彭博新聞社,2019年1月和11月到期的票據也被觸發了交叉違約。

公告稱,前述2018年到期票據的發行人——中國國儲的某全資子公司——後來已將應計利息匯出。

沒見到錢

Lin上周五告訴彭博新聞社記者,中國國儲的離岸子公司原本預期會在上周五中午之前收到來自母公司的匯款、進而兌付前述2018年債券的3.5億美元本金,但後來資金並未如期到賬。

Lin當時還表示,該公司在與其2019年11月到期債券的受託人磋商5月25日到期的一筆息票付款,但周一稱這筆款項未能支付。

根據公告,中國國儲預計業務將繼續如常運轉,並計劃剝離部分資產以解決其目前的現金流困難。

交易員和分析師對這次違約的看法如下:

該起違約表明中國在岸市場流動性狀況確實非常緊張,發行人無法從市場或銀行處獲得融資。我預計今年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者的日子會很難過——違約還會增加。在短期內,工業債券將在離岸市場受到衝擊。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固定收益、

外匯和大宗商品執行董事Anne Zhang

我認為這裡的關鍵是政府擺脫全面兜底的立場,我們正處在從『誰是你爸爸』模式轉向『適者生存』模式的節骨眼上,市場波動仍然很劇烈。如果完全變成後一種模式,那麼環境實際上會更好。

——富國銀行駐香港的資深分析師Anthony Leung

這是信用債投資者的真正噩夢——要試圖避免在中國高收益債領域踩雷!前面豎著可怕的路標:資產出售、息票暫停兌付、協商重組——這些是會出現在債券投資者萬聖節主題公園的東西。越來越多的驚險『遊樂設施』正在安裝之中。

——中信里昂證券駐香港高級信用分析師Steve Wang

我認為這是一個特例,並不認為這標誌著一個系統性問題。我未發現中國企業存在流動性難以獲得、槓桿嚴重過高等表明系統性危機的廣泛趨勢。就算是在最好的時期,也會有公司因為各種問題而違約。

——新加坡銀行的固定收益研究主管Todd Schubert

雖然我懷疑一次災難性事件不會嚇壞整個市場,但我認為動不動就能看到的這類新聞讓人們對亞洲高收益美元債整體上變得更加謹慎。我認為這是特定事件。市場一直以來對一些事件是有所預期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你應該不用介懷。

——CreditSights駐新加坡的高級分析師Sandra Chow

延伸閱讀:債券違約高發波及公司融資東方園林發債計劃僅完成5%

中國信用債市場頻繁爆雷,投資人也把手裡的錢看得更緊了。

深交所上市公司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原計劃發行不超過10億元人民幣3年期公司債券,公司主體和本次債券的信用等級均為AA+。據5月21日披露的發行結果,最終發行規模為5000萬元,僅完成了計劃的5%。

此外,該期債券原計劃有兩個品種,分別附第1年末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和附第2年末回售權。最終前者的票面利率定在7%,較中債3年期AA+企業債收益率估值高出約190個基點,而附第2年末回售選擇權的品種則無人問津。

「近期債券時間違約頻發,導致需求萎靡,」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對彭博新聞社表示,「東方園林自身評級不高,且屬於今年違約較為集中的上市公司,因而發行較為困難。」

東方園林則對彭博新聞社表示,公司的發展有與之相匹配的資金計劃,此次發行公司債不會對公司資金造成影響,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彭博數據顯示,本次發行之前,東方園林待償還的公開債券規模達74億元人民幣,其中接近一半將在年內到期,而5月22日就需要兌付一筆8億元的超短融券。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為此次債券發行出具的評級報告中,提示的主要風險就包括了近年來東方園林剛性債務規模迅速增長,「公司面臨較大的即期債務償付壓力,同時,外部融資環境的變化亦可能對公司盈利空間產生影響。」

東方園林5月21日收盤報17.94元,跌4%,為三個月低位,盤中跌幅一度達9.5%。

東方園林近一年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彭博

彭博彙總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境內債券市場至少已發生14例新的債券違約事件,其中在2018年首次出現違約的6個發行人中,有4個是上市公司。市場對於交易所公司債、再融資壓力較大、低評級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的信用風險高度警覺。

「目前國內債券里AA評級的債券投資人基本不敢買,AA+評級的也會看得非常非常仔細,」中信建投(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董事周耿在電話採訪中表示,隨著這輪違約風險的暴露,國內的信用風險定價和衍生品的運用都有希望得到顯著改善。

撰文:彭博新聞社 編輯:陶曉菲、王越丁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這一家中國公司或將擊碎特斯拉的夢想
顏即正義?不,現在是顏即高薪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