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上公辦園,先交2萬元?這項被禁止的收費換個馬甲還在繼續收……

想上公辦園,先交2萬元?這項被禁止的收費換個馬甲還在繼續收……



近年來,一些城市出現了家長被迫「自願」交一定數額的捐贈費後,孩子才能入公辦幼兒園的現象。這些捐贈費每年少則數千,多則數萬,給幼兒家庭造成較大經濟負擔。這項事實上的非自願收費為何能夠大行其道,且至今屢禁不止?




 


動輒上萬,入園需交「買路錢」




「我家孩子今年就該入園了,可是這費用實在交不起。」

重慶市民譚女士最近正在為孩子張羅入園,跑了附近的幾家公辦園,卻發現

每家都要收一萬至三萬元不等的捐贈費,「不然報名免談」。




譚女士遭遇的情況不是孤例。在網路上搜索「幼兒園捐贈費」,搜索結果高達140多萬條,諸如《濟南幼兒園向家長收萬元「捐贈費」引爭議》《成都幼兒園強制家長「捐助」兩萬元建園費》等新聞屢屢曝出。




實際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早在2011年印發的《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中就明確規定,幼兒園收費統一為保育教育費、住宿費,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幼兒家長收取捐贈費等與入園掛鉤的費用。但半月談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

入園捐贈費在一些地區仍然大行其道,還有公辦幼兒園以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校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名義向家長「伸手」。



2017年9月,重慶市民張先生將孩子送進主城一家示範性公辦幼兒園就讀。報名入校時,幼兒園明確表示每年要收一萬元的捐贈費,而且3年的捐贈費用要在入學前一次性交清。




「我們是工薪階層,但為了孩子讀書,咬咬牙還是出了這筆『買路錢』。」

張先生說,事後他就捐贈費的事情向教育部門諮詢,得到的回復是,幼兒園收取的這筆錢屬於家長個人自願對幼兒園的捐資助學費用,不存在違規收費的情況。




「現在繳納捐贈費都是自願的了,但是不繳納就不準孩子就讀,我們家長有選擇的餘地嗎?只能是『被自願』了!」

張先生說。




「誰都知道強迫家長交捐贈費是違規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捐贈費和入園招生掛鉤,家長不想交都不行。」

一位教育系統幹部向半月談記者道出玄機:「國家鼓勵社會團體、個人自願捐資助學,但是誰會無緣無故地去給幼兒園捐款呢?只有那些想讓孩子上這家幼兒園的家長掏錢了。」




這位幹部說,以重慶市為例,大部分學位緊張的公辦幼兒園都在收取捐贈費,

少則一年四五千元,多則一次性交兩三萬元以上。


 




屢禁不止,捐贈費大行其道為哪般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各地教育部門對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制訂了相關規定。以重慶為例,公辦幼兒園保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公辦一級幼兒園保教費的市政府指導價為

400元/月

,二級、三級公辦園分別為

300元/月和200元/月

,各區縣制定的具體收費標準不超過市政府指導價。




「這個收費標準太低了!」重慶一位公辦園園長告訴半月談記者,

公辦園保教費收費長期偏低,遠遠低於實際辦學成本,相當於是「虧本辦學」。




按照規定,幼兒園的辦學成本包括教職工工資、津貼、補貼及福利、社會保障支出、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等費用支出。「我們園有45個教職工,有編製的只有30人,剩下的都是臨聘,主要是保育員和工勤人員。」這位園長告訴半月談記者,作為財政差額撥款單位,這15個臨聘人員每年50多萬元的工資只能由幼兒園自籌。

「我們上哪兒找這筆錢去呢?實際上就是用家長交的捐贈費來解決的。」




另一位公辦園園長給半月談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作為公辦一級園,入園幼兒的保教費是一年4000元左右,再加教育部門發給我們每生每年800元的辦學經費補助。「這樣核算下來還是入不敷出,

每年有四五十萬的經費缺口。現實困難擺在那裡,我們收捐贈費也是不得已。」




公辦園學位「一位難求」則是捐贈費大行其道的另一個原因。

「現在公辦園比較熱門,我們每年收取5000元的捐贈費,報名的家長仍然是絡繹不絕。」

上述園長說,她所在的幼兒園收取捐贈費後,排隊入園的家長並沒有減少,而且還要提前一年報名。「聽說還有人按照捐贈費來給幼兒園排序,認為捐贈費收的越高,這個園的保育質量就越好。」




一位園長說,幼兒園收取的捐贈費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和有關社會捐助教育經費的財務管理辦法執行。

「這些錢也不是全都進了幼兒園的口袋,像我們區的規定是幼兒園自留60%,其餘40%的捐贈費上交區教委統籌使用。」




該區教委綜合教育科科長證實了這一說法,並解釋說,上交的捐贈費由區教委在全區範圍內統籌安排使用,主要用於幼兒保育、教育活動和改善辦園條件。



「名不正言不順」,入園捐贈費能否取消




「捐贈費名不正、言不順,不僅家長投訴多,說起來也不光彩,我們也不想收這筆錢啊!」

多位公辦園園長告訴半月談記者,收取捐贈費本屬無奈,如果能通過其他途徑實現收支平衡、保證幼兒園的日常運營,她們贊成取消捐贈費。




「捐贈費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政府投入嚴重不足,才使得社會捐贈成了辦學經費的重要來源。」

多位受訪的教育專家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捐贈費屢禁不止的問題,各級政府必須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

一方面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以緩解「入公辦園難」,另一方面加大對公辦園辦學經費的保障力度。




「保教費標準長期偏低,也影響幼兒園的良性可持續發展。」一位教育系統幹部說,像重慶市現行收費標準是2012年制定的,已經實行了6年。但現在優質公辦園的生均辦學成本都在千元以上,在財政投入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長期保持低收費必然導致幼兒園收支困難。




「我們之前做過一個簡單的摸底,詢問家長們能否接受將保教費提高到每月600~800元、同時取消捐贈費,結果大部分家長都表示支持。」

重慶市渝中區桂花園幼兒園園長應敏說,適當提高現行的公辦園保育費收費標準,有助於緩解幼兒園的收支平衡壓力,促進公辦園保育質量良性發展。




應敏同時建議,調整公辦園收費標準應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同時兼顧經濟困難群眾的利益。

「對於一些低收入家庭,政府可以有針對性地發放補助或減免保教費,確保不增加他們的學前教育支出負擔。」




重慶紅岩幼兒園園長竇作琴說,現行政策規定對於新招收的工勤人員實行勞務派遣,不再具有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編製,他們的工資只能由幼兒園自籌,這對公辦園也是很大的負擔,亟待加以解決。




熱點閱讀:


奢侈化、媚外化、景觀化,是森林城市還是「綠色政績」?


前門生態農莊,後門污水直排!農家樂成污染監管盲區


「洗白」「黑評」,給錢就刷屏 是誰製造了謠言紛飛的「爆款輿情」


架空一代:當Wifi成為「底層需求」,我們離真實世界有多遠?



每月交1萬保護費,微信轉賬、電話下單,農村地下賭博泛濫觸目驚心!







在文末留言區留言參與互動,留言內容獲點贊數高者即可獲得本期送書《大國工程》,祝好運!







來源:《半月談》2018年第10期,原標題《交錢的「被自願」,收錢的「不得已」 

想上公辦園?先捐2萬塊!》


半月談記者:

張桂林 柯高陽

| 編輯:李力


主編:許小丹


編輯:鄭雪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月談 的精彩文章:

當心!95%工業控制系統有漏洞,面臨巨大安全風險
嚴打「保護傘」!半月談近日關於黑惡勢力的揭露報道,地方政府反饋了

TAG:半月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