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道之初——知足感恩

行道之初——知足感恩

06

無呵食好惡

學前思考:

1、為什麼不應呵食好惡?

2、天下最大的敵人是誰?

3、作為在家居士,應如何面對食物的好惡?

受用飲食的時候,我們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可以呵嫌飲食的粗糙、精細。要知道如果你生貪生嗔,這個都是三途的業的。所以不可以對可口的飲食生貪,對不可口的飲食生嗔,不可以來說它的好壞。

三心不了滴水難消」,現在為什麼觀堂那寫的對聯,首先就要讓我們能夠知慚愧了。這就是說初修學的人,你真的要從這幅對聯你修!就是你一開始只要你能夠學戒持戒,有戒德知慚愧

在大律里,佛常對比丘教誨:樂學戒知慚愧行頭陀。這樣的人都是佛讚歎的人!因為頭陀行的人,本身就少欲知足的,我們現在我們不能達到那個頭陀行,行苦行了,但是我們可以能建立我們的戒德。出家人和在家人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因為他的戒律多,戒德的殊勝。

我們常常說戒德戒德,很少聽人講到定德慧德,戒為什麼稱為德,也就是說,戒德告訴你都是看的見,摸得著的,你能夠當下起修的。

若一開始,你不要賠本,你一定按照這個戒律,然後如法的去做,只要你樂學戒,只要你知慚愧,每天能夠反省。就象我們說的十養德,每天要總結一下今天善多惡多是無記多,把那十養德好好的去讀一讀。做一個出家人,威儀篇完全夠我們用的了,但是我們哪一個把它當成一個法去修的了。

所以要檢點自己,就是如果我今天生煩惱了,和這個同學過不去了,或者無名火生起來了,到晚上一定要懺悔的。生慚愧心,我來幹什麼來了,我是發大心求佛道度眾生來了,我這點事還打不過去。我這還值得煩惱嗎?什麼比成佛的事重要,什麼比修行還重要,這個修行人不能戰勝自己,天天被我所打倒。到最後就象世人所說的天下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不能誰把你擊敗的了,自己把自己擊敗了,就單憑這樣的想,我每天也不能生煩惱的了。所以學戒就是要讓我們知慚愧的。就是要讓我們腳踏實地的去做的了。

所以這個根本,然後就抓到了。只要你能夠好樂於學戒,能懂得慚愧懺悔的。今天不管居士們供養上來什麼我們都敢受的。如果不學習無行持,滴水難消,不學不修,學是勤修功德地,戒為無上菩提本的。如果你不學修,就一天的話打妄想,雖出離家,也不能得到其真實的利益的。所以就要學就要修,雖然我們現在固然懂得不多,但我們肯這樣去做,這就可以。努力的來學來修就好了,如果不學修,就像剛才說的那個飲食,每天一味的計較衣食,這樣的人你問他哪裡去。你自己就知道哪裡去了。滴水難消的,不要說你吃飯了,喝口水你也把它消化不了,希望大家用心。

可能現在當小眾你們覺得沒辦法來理解,總覺的這些都是太簡單的。也許過了那麼多年以後,就像在這住了多少年出去以後,再回來一遍重溫習,就覺的實在是值得,一個威儀門把佛法都給我們說了,只是看我們怎樣去理解,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就是跟你初學的人,你一遇他你能做的來。就是縱然你學的很高深的人,也不見得你能做的到。我們想想連最基礎的都沒做到,高深的,只是說你從理上明白了,但是在實修實證上,你很難得到這個受用的。所以條條戒都沒有離開心的,要想根治於這顆心,我們就要知道心是從哪裡表現的,心是你遇所到的境上面表現出來。你的心是好心是壞心,也就是是貪心是嗔心是愚痴的心,如果你坐到這裡的話,哎呀我是好心,我的心呢清凈了,這個不敢恭維,你遇到這個境以後,才能考驗出來你的心有沒有被境所轉,不是坐到那說我清凈了,就是在你的生活的當中,只要你吃飯只要你穿衣只要你為人處事你就看看你的心究竟把它調伏了多少,究竟清凈了多少,正因為我們這顆心很容易被境界所轉,所以佛告訴我們遇到這些境界,我告訴你怎樣做怎樣做。

因此,遇到飲食,你不管他好不管他壞,你要懂得我今天來做什麼的,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所以訶食的好壞,這說明貪心嗔心在裡面,現在告訴你不要去訶。我們就是修行了。

——摘自如瑞法師釋講《威儀門·下篇》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特別備註:自知才疏學淺,故不敢擅說微末,如此刪減,難免有漏,惟願三寶慈悲加持一切圓滿,諸位大德堪忍指正,大眾慈悲布施歡喜。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道莊嚴 的精彩文章:

TAG:聖道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