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師生手繪「種子的初心」紀念鍾揚 用創意傳播正能量獻禮復旦校慶

師生手繪「種子的初心」紀念鍾揚 用創意傳播正能量獻禮復旦校慶

環境越惡劣的地方,生命力就越頑強。鍾揚就像這青藏高原的藏波羅花,深深紮根,頑強綻放。他把生命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再艱苦的野外條件也無法阻擋鍾揚帶著學生外出採樣,再危險的環境也阻撓不了迎難而上。昨天,一部時長2分10秒、名為《種子的初心》的微視頻讓鍾揚老師的形象再次走進公眾視野。這部微視頻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師生出品,既為113周年校慶獻禮,更意在向時代楷模致敬,用創意傳播「鍾揚精神」。

青年報實習生 黃婕 記者 劉昕璐

6幅畫作追尋鍾揚的生命高度

《種子的初心》微視頻一經上線就引發大量關注和廣泛好評。青年報記者獲悉,項目團隊由師生共同參與,歷時2個多月,從一次次群聊到一幅幅構思策劃,從鉛筆草圖到水筆注文,再到十幾小時拍攝剪輯,新聞學院師生用微視頻表現繪筆下的「鍾揚精神」。

微視頻的製作過程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鏡頭下還原王舒華同學作畫過程,另一方面是後期合成,包括給每幅畫的不同場景配上解說的文案、背景音樂以及最後的剪輯、精修。

「舒華是鍾揚故事畫的原創,也是微視頻背後的隱形功臣。」微視頻的總負責人閆一平說道。王舒華是復旦大學廣告學系大二的學生,她以鍾揚老師事迹作為線索,發揮擅長畫畫的優勢,繪製了定格6個經典瞬間的一組人物故事畫。

王舒華說,繪製鍾揚老師故事畫的契機是多方面的。鍾揚教授意外去世後,社會上開展了很多的追憶、事迹弘揚之類的活動,校團委的《復旦青年》里也有一些追憶和學習的專題。在這樣的氛圍下,對於鍾揚教授的事迹就更加熟悉了。加上自己平時很喜歡畫畫,經常會創作一些感興趣的主題畫。「學院想繼續推出關於學習『鍾揚精神』的文化創意作品,經過頭腦風暴,我們就有了創作故事畫的想法。」

「為向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鍾揚另闢蹊徑,勤學苦讀,在1979年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招生考試。最終,年僅15歲的鐘揚以全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被錄取至中科大少年班無線電專業」「鍾揚一生的故事,就是種子的故事。他所收集、播撒、培育的種子,將會在未來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鍾揚老師值得關注、值得被傳播的事迹實在太多了,但篇幅有限,只能選取其中的幾個重要片段作為素

材。「整個作品由6幅畫面構成,在架構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時空線索的相片流,另一部分是展現一些報道中我比較關注的細節。」王舒華說道。

用創意傳播鍾揚精神

在以時空為線索的相片流部分,王舒華是想像鍾揚老師在人生的重要節點都有拍照留念。通過大學入學,再到進入武漢植物所、擔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結緣好友金力教授,以及毅然決定教育援藏等幾個節點,串聯成一條相對完整的時間線。每張照片都成為後來整體作品的背景或點綴。

「我想畫得有趣可愛,但又想表現得尊重和正式一些,這讓我思量了很久。」王舒華坦言,在創作之初不乏糾結的時候。最終,在完成梳理鍾揚老師的人生軌跡後,她還是選擇盡量畫得有趣一些,「因為鍾揚老師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人。在創作的過程中,場景和片段都屬於合理想像,人物故事畫的呈現在形式上則是有趣的,兩者並不矛盾。在夜宿藏地那張畫里,我其實不知道老師具體去過西藏哪些地方,所以就強化周邊的生態環境來合理體現。」

野外教學、露宿藏地以及種子主題的三幅畫,是讓王舒華在很多報道中最為感動的三個細節,她選用單幅的形式呈現出來,希望更好地傳遞鍾揚老師的精神。

「一方面我想傳達鍾揚教授這樣一個偉大的人,是從當年的小小少年一步步走來的,另一方面使用大量他和學生在一起的畫面來表達鍾揚教授培養了很多人才,他的理想、學識和精神是後繼有人的。雖然他的生命已經結束了,但是他留下了會蓬勃生長的種子。」王舒華還一直有感於鍾揚教授在培養學生上不是單看成績,「在為西藏生態學研究培養人才的時候,他培養了很多學術基礎不是特別好但真正有志於此的人才,這一點讓我很受觸動。」

出品傳遞鍾揚精神的「新導體」

新穎別緻的故事畫,加上後期微視拍攝與合成的專業體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成為傳遞鍾揚精神的「新導體」。

6幅畫作初稿完成後,王舒華要和復新傳媒團隊合作,共同完成一個微視頻。對於「合體」,大家都認為,視頻和手繪都是傳播鍾揚精神的載體,只要能夠起到傳達的作用就是成功的傳播形式。手繪是當下較為流行的,復新傳媒團隊都是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學過視頻拍攝和後期合成,微視頻又短小精悍,兩者結合會更加生動有趣,也能帶來更好的傳播效果。

鍾揚老師的一生,就是種子的故事,為國家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科學的種子,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生態學科科研教學人才。他所收集、播撒、培育的種子,將會在未來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不是傑出者才善夢,而是善夢者才傑出。鍾揚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周曄介紹,這部《種子的初心》在復旦113周年校慶時發布,作為一份獻禮,更是向鍾揚老師致敬,激勵廣大學子以「種子精神」披荊斬棘,築夢前行。「這是響應向時代楷模學習的號召,新聞學院圍繞學思踐悟『鍾揚精神』開展的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之一,通過手繪人物故事畫,並將畫作繪就的過程攝製成短片,力求讓『鍾揚精神』變得生動、鮮活。」

在周曄看來,主創人員先從有關文字材料中理解鍾揚精神,到找來老照片參考,再深入到那個時代去把握人物的精神內涵,這個育人的過程甚至比作品本身更可貴。

無論王舒華還是視頻團隊,他們都說,參與的過程讓自己收穫滿滿。「也是因為鍾揚老師,生物信息學對我而言已經是一門有溫度的學科了。現在想到那些在天地間行走的學者,總會心生感動。」王舒華這樣感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魯迅長孫對話但丁家族代表團
職場新寵 為小玩偶改頭換面 一單收入超200元

TAG:上海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