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足準備 多層次資本市場擁抱「高精尖」產業

做足準備 多層次資本市場擁抱「高精尖」產業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從滬深交易所推進中國存托憑證(CDR)向符合條件的企業敞開第二上市地的大門,到新三板推出「三板+H」為掛牌企業提供多個選項,再到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改革發行制度擁抱新經濟、獨角獸,如何更好地服務「高精尖」產業,讓優質資源生根發芽成為了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資本市場發展的主題。

多位交易所相關人士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將為高精尖產業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服務,從主板、創業板到新三板,都在積極對接創新企業和「高精尖」產業,交易所正在就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的實施做準備工作。

迎接「高精尖」

交易所在準備

在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上交所副理事長張冬科透露,證監會最近正在研究CDR的實施細則,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看到具體政策出台,上交所正在積極做好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的準備工作。

張冬科認為,符合要求的試點企業數量不可能很多,但上市速度會相對較快。「新政向市場釋放了新的信號,即中國資本市場是有包容性的,是開放的,資本市場對現有制度進行改革,包括信息披露、監管制度等」。

這是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要求。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能為高精尖產業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服務。一方面,高精尖企業是技術與資本、人力資源與金融資源有效結合的平台,其發展周期較短,市場競爭激烈,在創業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不同階段,企業融資需求各不相同,需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服務。股權融資能夠有效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使企業輕裝上陣,有能力加大研發投入。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風險定價和避險功能可有效促進高精尖產業的創新發展。高精尖企業技術創新周期長、投入大、不確定性高、傳統金融服務難以覆蓋,資本市場投資方與投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與高精尖企業的特徵相適應。

一組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到今年4月,交易所市場繼續推行新股發行的常態化,共有463家企業進行了IPO融資,融資的總額達到了2652億元,其中132家為高精尖行業的企業,融資約650億元,佔25%;新三板2017年至2018年4月,累計股權融資約1600億元,其中高精尖行業企業融資約550億元,佔比35%。

單就去年一年,證監會審核推動上市公司涉及高精尖產業的項目佔比達到33%,交易金額約1500億元。

在深交所所服務的2100多家上市公司中,高精尖產業企業超過1000家,市值超過11萬億元,規模佔比近50%。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介紹,深交所湧現出京東方、碧水源、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一批對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引領作用和示範意義的企業。

為了推進交易所更好地服務新經濟和「高精尖」產業,滬深交易所都在提升服務。

張冬科表示,將對上交所已上市企業進行優化,包括重組、併購、再融資、提升治理水平、提升信息披露的質量等;對擬上市企業做好融資保障;為優質企業發債、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做好服務等。

李輝指出,將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高精尖企業通過IPO、再融資等方式藉助資本力量做大做強,引導高精尖企業充分利用公司債,特別是雙創債,可續息債以及資產證券化產品等固定收益創新工具,不斷豐富籌資形式,拓寬融資渠道。同時,積極推進以產業整合為重點的市場化併購,積極推動並全力配合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等。

新三板擁抱新經濟

在交易所迎接「高精尖」產業的同時,新三板市場也在擁抱新經濟方面做著布局。

全國股轉公司副總隋強表示,新三板現在有11300多家公司,有70%屬於高新技術企業,這些高新技術企業,就是新三板將來主要服務的對象,下一步將按照精細化分層的思路匹配差異化制度安排,這些差異化制度安排,包括交易、投資適當性、信息披露和監管等。

上周五新三板剛剛公布了2018年的創新層名單,940家掛牌企業入圍,這意味著新三板市場下一步改革啟動。

具體來看,創新層仍然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機械設備、互聯網、文化傳媒等幾大行業為主,其中信息技術行業企業仍然數量最多,佔比為18%,與去年幾乎持平。電子設備、機械設備、互聯網、文化傳媒等行業創新層企業佔比略低於去年,而基礎化工、有色金屬、建築、交運設備等行業創新層企業佔比高於去年。

有市場人士表示,從新三板實踐來看,基礎制度設計可以很好的對接新經濟企業需求,比如支持企業存量股份掛牌、進行公開轉讓、開展持續融資,比如依託主辦券商推薦和持續督導建立市場化遴選機制,比如實施市場內部分層、探索差異化的制度服務體系,比如推出「新三板+H股」模式等,上述制度安排體現了鮮明的新三板特色,與新經濟企業、創業資本的需求高度契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雄安新區規劃定了!不建高樓大廈、嚴禁大規模房地產開發、限制承接中低端第三產業……
獨角獸概念又多了幾十隻!有投資者竟比上市公司還急,誰在渾水摸魚?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