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不見經傳的軍神,直言頂撞秦始皇,蒙恬拜入其門下

名不見經傳的軍神,直言頂撞秦始皇,蒙恬拜入其門下

原標題:名不見經傳的軍神,直言頂撞秦始皇,蒙恬拜入其門下



尉繚,魏國大梁人(河南開封),在被秦王賞識之初,他曾公開抨擊秦王,「缺少仁愛,而有虎狼之心,窮困的時候容易禮下於人,得志的時候也能輕易吃人」。公元前237年,魏國日益衰敗,他在魏國得不到重用,因此來到秦國,蒙恬親自為之牽馬,多次請求才拜入門下。尉繚向秦王獻計獻策,從而得到秦王賞識,官居國尉。尉繚以「離間計」獻破壞六國合縱,使秦免遭亡國;同時以「離間計」作為補充,使秦兼并六國得以順利進行;他的思想貫穿於秦始皇,為秦始皇統一六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尉繚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關於尉繚的事迹,史書記載得非常少。《史記》中韓非、李斯都有傳,而尉繚僅附在《秦始皇本紀》中,所載無幾。為什麼這樣一個對秦的統一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在史書上卻沒有留下較多的事迹呢?尉繚的軍事思想與秦王的謀略衝突是一個重要因素



尉繚的軍事思想表現在他的著作《尉繚子》之中。在《尉繚子》中,尉繚提出必須經過大規模的戰爭來實現統一,而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必須加強治軍的手段,具體來說,對於統領千人以上的將校,防守投降、棄軍逃跑,便宣布為「國賊」,不僅要奪官抄家,斬首示眾,還要掘其祖墓,把親屬充為官奴;對統領百人以上的軍吏,若有上述罪行,宣布為「軍賊」,奪官抄家、斬首示眾,親屬充為官奴。在嚴刑的同時,還要做到賞罰分明,即「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喜者賞之」。


尉繚還認為:軍隊不應進攻無過之城,不能殺戮無罪之人。他甚至提出:軍隊所過之處,農民不離其田,商賈不離其鋪,官吏不離其府。另外他希望靠正義的戰爭來取得「不戰而勝」。這些主張與贏政是矛盾的。所以,秦王與尉繚不止一次地發生衝突,多次戰役中,秦王不讓尉繚參與,而是令受其思想影響的秦軍將領依照一貫的殘暴手段打擊六國。所以,秦軍將領們在統一過程中個個留下了「美名」,如王翦、李信、蒙武等,而身為國尉、執掌全國軍隊的尉繚卻在此時出現空白。秦國統一以後,尉繚的使命也就完成,受到冷落就更自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天下任俊 的精彩文章:

鴻門宴上的座次,最信任的不是范增,最卑微的不是劉邦
對百姓最好的清朝皇帝,也是被黑化最慘的皇帝

TAG:文天下任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