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國以法治國,統一六國前使秦國強大,統一後為何卻加速滅亡?

秦國以法治國,統一六國前使秦國強大,統一後為何卻加速滅亡?

原標題:秦國以法治國,統一六國前使秦國強大,統一後為何卻加速滅亡?


所謂秦法嚴酷,其實是一個謊言,秦朝之所以會成為暴秦,主要在於秦始皇的濫用國力,老百姓不得休息,陷入非死即反的困境。


而倘若合理運用秦法,秦斷不會二世而亡。


為什麼這麼說?咱首先來看,嬴政一共在位36年左右,前26年他在做什麼?殺嫪毐、流放呂不韋,而後滅韓滅魏滅趙滅燕滅楚滅齊,單是一個白起率領的軍隊,就殺了近90萬人。皇甫謐《帝王世紀》說:「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有五百餘萬,推民口數,當尚千餘萬。及秦兼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殺傷三分居二。」也就是說,秦國吞併六國的戰爭,使軍民死傷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單是一統六國,秦國就殺掉了山東六國三分之二的人口,這個數據,你拿去和殺人如麻的希特勒比,哪個多?


殺了這麼多人,剩下的六國之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和你有殺父之仇、殺兄之仇和殺子之仇,你說說看,這個仇找誰去報?

好,就算他們不想報仇,只想活命,那麼秦始皇接下來的國策又是如何的呢?


第一樁,是修阿房宮與驪山墓,秦始皇徵發了多少人呢?最高峰時達70萬人,而為秦皇陵陪葬的妃子、工匠等等又有多少呢?據說秦皇陵關閉之際,還能聽到裡面的鑿擊聲(想逃出來)。自然,這個具體數據,要等開啟陵墓才有可能得到。



秦漢之際,有個打驪山逃出來的修墓人,後來做了盜賊,再後來便成了項羽的部下,他便是英布。


而此後起義軍進逼關中之際,秦二世大為震驚,問:「怎麼辦?」一個叫章邯的財務官跳出來說:「盜賊已經來到這裡,兵眾勢強,如今調發近處縣城的軍隊為時已晚。驪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們,發給兵器,讓他們出擊盜賊。 」於是大赦天下,財務官章邯變成了領兵大將,帶領驪山刑徒上戰場,一下子便打敗了起義軍。可見當初被抓去驪山的70萬人,主要是社會上的精壯勞動力。


其次,是修長城。先說長城,秦之前其實不是沒修過長城,趙國也修長城,燕國也修長城,為什麼前者百姓不抱怨,而後者憤怒。因為之前的修長城,是一個長期性工程,慢慢修起來的。而且修城的人,就是靠近邊疆,受過草原民族侵襲之苦的百姓。他們修長城,一個是農閑季節才修,一個是確實需要修,所以他們沒有怨恨。


而秦始皇呢,是從全國徵發勞動力,很多齊、楚、魏之地的農民,被強行徵募到北方邊地修長城,一個原因:他們不是當地人,沒有理由受這苦;另一個原因,幹活的強度也太大,以前三國修長城強度沒這麼高。



即便如此,修長城的人也沒有造反,造反的是留在家鄉和出發走到半途的人,因為畏懼。畏懼的人是最容易造反的,因為他們想得一條生路。

此外,其實還有幾條。但放不下了,總而言之,秦國的法律雖然嚴酷,但只要是法,只要公正,就沒有造反的理由。


令秦人造反的不是秦法,而是秦始皇的濫用民力,換句話說,是嬴政和他的兒子,將舉國百姓,逼到了非造反不得活的境地之上。


實際上,雖然秦始皇的人氣很高,但這完全建立在非真實的基礎之上,倘若你真生活在那個時代,要麼造反,要麼去死,沒有二路可走。


《憑欄觀史》特約撰稿人:司馬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憑欄觀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戰國四公子是六國最大的毒瘤,除了信陵君沒一個好人
韓國的「三千里錦繡江山」,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TAG:憑欄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