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歡迎關注【武夷岩茶課堂】

凡你想知,務必告知,我若所知,知無不言,我所不知,查盡史料,為卿解之。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優異的品質、優良的品種和獨特、精湛的製作工藝,形成了武夷岩茶顯著""岩韻""。

武夷岩茶湯色澄亮,清澈艷麗,性和不寒。香秀而清,味醇而厚。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隨園隨園食單》中是這樣描述武夷岩茶的:「予嘗盡天下名茶,惟以武夷山頂所生,沖開白色者為第一。」

乾隆丙午(1786)年秋天,七十歲的袁枚,風塵僕僕遊覽了武夷山,千里迢迢來嘗武夷茶。


據《隨園食單·茶酒單》:「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初次品嘗武夷岩茶的人都會有袁枚一樣的感受。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袁枚還稱「茶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非此不足以自豪,非此不足以待客。」

武夷岩茶特別注重茶滋味,先聞其香,後嘗其味。

高沖淺斟慢飲,是品武夷岩茶的特有韻趣,以獲得一份生活的藝術享受。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小壺泡法和蓋碗泡法在福建、台灣、廣東已歷史悠久。

紫砂壺具有保溫聚香不悶味的功能,瓷質蓋碗利於分辯香氣;又由於岩茶的鮮葉原料較為成熟,加工後成品的芳香物質沸點較高,通過沸水沖泡有利於香氣揮發。

品茶講究環境、心情、最好選一個比較雅靜的環境,有一套常用的小壺,小杯等茶具,配上潔凈的山泉水,人身心放鬆。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品嘗方法:通常有壺泡法和杯泡法兩種,人多時宜用壺泡,人少用杯泡。浸泡時間,依照泡飲者的習慣和愛好,適當調節茶量、水量、用高溫度水沖泡。

茶量:以容器大小而定,一般以容器量的半數。

水量:以茶量為準,一般一克茶葉20到25毫升水。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水溫:初沸100度,特別是第一次沖泡。

浸泡時間:根據茶性而定,清香型的出湯可快些。好的武夷的武夷岩茶三泡後才顯內在的品種。

沖泡方法:沸水高沖,衝到略高於容器面,颳去壺、杯表面泡沫,凈蓋後蓋好,分杯應低斟,可減少茶香飄逸。

品飲方法:品茶應先看水色是否清澈艷麗、橙黃或深橙黃色,水色是否三層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為優;再聞其香,香氣要純無雜氣且幽香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領略水香與聞香是否一致。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二泡:應重點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有沒有明顯的苦澀味和雜味,茶湯雖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較原來有沉的感覺。

三泡:應重點放在岩韻上,茶湯在口腔中是否有鮮爽感,有一種天然韻味,在喉頭有潤滑爽口之快感。武夷岩茶大紅袍十分講究「岩骨」表現為喉韻口感和杯底香,(杯中茶水飲完後聞杯底香等)。

武夷山岩茶品飲淵源與沖泡方法



文說茶文,同講盞史,偶看山水,引經據典,多為編整,勿K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